汪曉妹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青海 西寧810000)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測定在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傷中的意義
汪曉妹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青海 西寧81000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極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極大地損害機體各項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2],該并發(fā)癥發(fā)生后還會大大增加患者糖尿病的治療難度。本文通過檢測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水平探討其在老年2 型糖尿病(T2DM)腎功能損傷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收治T2DM老年病患52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WHO于1999年制定的T2DM診斷標準[3];②無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外傷性感染、肝臟功能不全;③早期腎功能損傷標準:內生肌酐清除率為51-70 ml/min。排除標準:①有高血壓、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出現(xiàn)糖尿病合并急性并發(fā)癥;②伴有其他對糖代謝產生影響的疾病;③有精神疾病或處于妊娠哺乳者。26例同時存在腎功能損傷者納入研究甲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51-77歲,平均(65.3±2.4)歲;糖尿病病程2.1-10.6年,平均(6.6±2.0)年;合并冠心病6例,高血脂9例,高血壓11例。26例無損傷者納入研究乙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50-78歲,平均(66.8±2.1)歲;糖尿病病程2.3-11年,平均(6.8±1.7)年;合并冠心病5例,高血脂9例,高血壓12例。隨機選取26例健康的同時段入院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體檢結果無任何異常者,無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史者,無既往腎臟疾病者。男、女分別為14例、12例;年齡53-79歲,平均(66.5±1.8)歲,3組各項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接受檢測前,受檢者均須禁食約10 h,于第2日抽取受檢者空腹狀態(tài)下3 ml的肘部外周靜脈血,離心后4℃存放24 h后取上清液行相關指標測定。血清Cys-C、sCr測定選用乳膠顆粒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實施。儀器為日立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mAlb檢測采用雙抗體夾心酶標免疫分析法。行尿mAlb/Cr比值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Ccr)=(140-年齡)×體重(kg)/0.818×Scr(μmol/L),女性再乘以0.85。
Cys-C的參考值為0-1.55 mg/L,超出該范圍時即可判定為陽性;mALB的參考值<20 mg/L,超出該范圍即可判定為陽性;尿Cr的參考值為10-300 mg/L,超出相應范圍判定為陽性;mAlb/Cr參考值為<30 mg/g。
Cys-C水平研究甲組與其他2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乙組Cys-C水平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mAlb/Cr比值由高至低依次為研究甲組、研究乙組、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對比均有顯著性(P<0.05);研究甲組尿mAlb、SCr水平均顯著高于其他2組(P<0.05),研究乙組與對照組對比則差異無顯著性(P>0.05 )。見表1。
單獨行Cys-C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57.79%、76.92%,mAlb/Cr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1.54%、75.00%,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Cys-C與mAlb/Cr串聯(lián)檢測時(需Cys-C、mAlb/Cr同時陽性),診斷的特異性較單獨行Cys-C、mAlb/Cr檢測顯著升高(P<0.05);兩指標并聯(lián)檢測時(Cys-C、mAlb/Cr任一陽性即可),診斷的敏感性較單獨行Cys-C、mAlb/Cr檢測顯著升高(P<0.05)。見表2。
表1 三組間腎功能相關指標的比較
注:t1,P1為研究甲組對比研究乙組,t2,P2為研究乙組對比對照組。
表2 不同檢測方式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對比
注:a與單獨Cys-C 或mAlb/Cr檢測,χ2=8.254、9.426,P<0.05;b與單獨Cys-C 或mAlb/Cr檢測,χ2=8.308、6.933,P<0.05。
糖尿病腎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發(fā)生病變而導致,是出現(xiàn)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因素,臨床發(fā)生率較高,當前還沒有完全統(tǒng)一闡述該病的發(fā)病機制[4-6]。計算腎小球濾過率為T2DM腎功能損傷臨床診斷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傳統(tǒng)方式。但該種方式操作繁瑣、復雜,且需要行多次測定,診斷準確性也欠佳。Cys-C、UAlb/Cr等檢測逐漸應用于T2DM腎功能損傷早期診斷中。本研究為進一步分析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水平與老年T2DM早期腎功能損傷存在的關系,對伴有腎功能損傷的T2DM者、無損傷的單純T2DM者、健康者行Cys-C、mAlb、SCr測定,計算mAlb/Cr比值,并對對比分析。
血清胱抑素C在人體中產生速度不受年齡、性別、炎癥等影響,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7]。加上該蛋白的分子量小,可透過腎小球濾膜,被完全吸收。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血清含量會增多,腎小管不會分泌Cys-C,因此該項指標檢測在腎臟損害診斷早期診斷上具有重要價值。肌酐為機體中肌酸代謝產物,少量來源于機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肌酐較易通過腎臟從機體中排除。在活動相對恒定、控制對蛋白質攝入情況下行血清肌酐水平檢測,該項指標水平能夠反映受檢者腎臟排泄功能。研究顯示[8,9],在腎小球濾過功能有明顯減退的情況下,血肌酐水平均表現(xiàn)出明顯升高,同時行肌酐、尿素氮檢測時,當二者水平均有明顯升高表明受檢者腎臟存在程度嚴重的損傷。尿微量白蛋白(mAlb)為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等初發(fā)腎臟受損的一個重要表征[10]。
本研究結果顯示,伴有腎功能損傷研究甲組患者在尿mAlb、血清Cys-C、SCr水平及mAlb/Cr比值方面均高于其余2組,這幾項指標與T2DM腎功能損傷存在密切相關性。近年來,已經研究結果表明,T2DM者腎功能存在輕度損傷時,其血清Cys-C水平便會表現(xiàn)出較大程度的升高[11]。mAlb/Cr是現(xiàn)階段T2DM早期腎功能損傷診斷中的一種重要指標。但有報道指出,當受檢者存在尿路感染、糖尿病酮癥或飲食中蛋白量時,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會受明顯影響,因此,行UAlb/Cr比值測定對T2DM腎功能損傷進行診斷時,漏診率相對較高。本研究顯示,單純行mAlb/Cr、Cys-C測定時,診斷陽性率分別為61.54%、57.69%,兩指標并聯(lián)檢測診斷的敏感性高達92.31%,串聯(lián)檢測的特異性高達96.15%,均較單獨行Cys-C、mAlb/Cr檢測顯著升高。
綜上所述,血清胱抑素檢測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檢測應用于老年T2DM病患早期腎功能損傷臨床診斷中具有極為重要的臨床價值,可將該種方式作為早期腎功能受損診斷的一種手段。
[1]張韻倩,徐叢榮,池飛燕.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11(4):540.
[2]周 波,覃雪梅,楊曉玲,等.沙格列汀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7(8):88.
[3]Zhou X,Li L,Kwong JS,et al.Impact of bariatric surgery on ren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J].Surg Obes Relat Dis,2016,12(10):1873.
[4]任志龍,張 璐,楊定平,等.轉鐵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應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早期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學,2016,19(12):530.
[5]Yan ST,Liu JY,Tian H,et al.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renal damag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lin Exp Med,2016,16(3):437.
[6]周 蓓,陳學峰,方晨圓,等.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5(9):66.
[7]楊 娜,劉 祿,魏 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9(6):447.
[8]Thomas MC,Paldánius PM,Ayyagari R,et al.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DPP-4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Renal Impairment[J].Diabetes Ther,2016,7(3):439.
[9]黃杰清.淺論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在診斷早期腎功能受損方面的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3):207.
[10]寧冬梅,丁濤.血清胱抑素C、視黃醇結合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臨床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11(12):117.
[11]黃 俊,王永紅,馬華蘭.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17(1):207.
1007-4287(2017)12-2151-03
汪曉妹(1980-),女,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