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科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知識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讓他們熟練地運用學到的語言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在設計教學時,要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和能力,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關鍵詞:趣味教學;問題教學;合作學習;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4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進行知識教學的同時,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通過自主探究掌握課文內容的重難點,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探究新課改的要求,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用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讓他們主動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究,加深他們的知識和情感體驗,使語文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高效進行。
一、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在進行學習時很難長久地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活躍,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內容。例如,在學習生字時,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來引出生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生字的字、形、義,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使課堂氛圍活躍,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和學生、教師進行積極的討論,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在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進行,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創(chuàng)設。
二、運用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主動性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把問題作為學習的挑戰(zhàn),積極地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究。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地從已有的知識中調取相關信息,為解決問題提供有利的知識依據,使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問題教學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通過探究主動發(fā)現問題,并大膽地提出問題。在主動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找到了思維的矛盾點,提出問題。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重點問題進行討論,讓他們在討論過程中深入思考,獲得新的認識,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通過問題的解決,他們掌握了課文內容,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思維深入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過程中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合理地進行小組分配,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優(yōu)差結合,使他們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由優(yōu)秀的學生帶領中等生、后進生深入分析課文內容,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要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參與到學習中。要使合作學習取得實效,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擺脫形式主義的影響,根據教材內容的難易合理選擇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深入思考,加深對課文重點內容的理解。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對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關注,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發(fā)展,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合作學習能活躍課堂氛圍,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思維更加活躍,能快速地找到分析問題的角度,深入地挖掘教材內容,獲得新的認識。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學習任務,在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小組之間形成了競爭的關系,他們都想盡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每個人都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地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和討論,使合作學習獲得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注重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精神動力,并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在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中,他們能積極地思考,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批評要適度,使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激勵下高效地進行。適當的表揚和批評對學生學習會起到激勵作用,其中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懲罰更有激勵作用,在低年級或成績差的學生身上更能體現這一點。教師在進行表揚和批評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及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同樣,積極的鼓勵和適當的表揚也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肯定的一種方式,它可以使學生更有自信心和上進心。在表揚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好的行為進行表揚,教師要明確學生哪一種行為值得表揚,應該強調值得表揚的行為。在教師明確的評價過程中,學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練習,使他們的語文能力獲得有效提高。在課堂上,除了教師的評價,還要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在互評過程中,學生相互進行評價,能讓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同時學習其他學生的優(yōu)點,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自評時,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計劃進行分析和反思,使他們找到學習的方法和目標,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中,學生能獲得綜合全面、正確直觀的評價,對他們起到鞭策和引導的作用,使他們能繼續(xù)進行知識探究,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總之,在新課改的進程中,教師要實現創(chuàng)新、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認真探索,多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能力,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采用真正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知識探究中,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6):45.
[2] 李建華.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之我見[J].語文學刊,2011(12):15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