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樂
摘 要:當前多媒體廣泛應用于數(shù)學教學之中,教學理念也向興趣教學轉變,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情境、課堂活動的安排等占用了本來就不多的課堂時間,造成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際有效時間的縮短。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達成教學目標是當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難點。本文從簡約教學入手,對如何構建簡約課堂、提高教學效率進行了研究。全文首先闡述了什么是簡約課堂,然后論述了如何構建簡約數(shù)學課堂,并穿插教學實例,對其進行了講解,希望本次探索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發(fā)展起到推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簡約課堂;課堂構建;課堂效率
簡單和復雜是初中教學中很難掌握的教學技巧,在課堂中,講解太過簡單,學生容易一知半解,太過繁復,則容易浪費課堂時間,降低課堂效率。青少年的注意力、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對講課進度進行全面的把握,便于學生的理解吸收。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是教學中的難點。因此需要我們研究出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結構,以構架式的方式,將知識點、學生精力、教師的講課節(jié)奏銜接起來,提高教學效果,這就是簡約課堂所要起到的作用。
一、 如何構建簡約課堂
1. 什么是簡約課堂
簡約指的是保持知識點、課堂結構的完整簡單,便于教師的掌握和學生的理解,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課堂結構的簡單。教學活動中有很多的環(huán)節(jié),如背景介紹、隨堂復習、新知識點介紹等。簡約的課堂結構要直指教學主題,多而不亂,井然有序又相互遞進。簡約的課堂結構應該是一種線性結構,學生、教師都可以按照既有的結構跟上課堂進程,具有穿插知識點和聯(lián)系教師與學生的作用;知識結構簡約,指的是保持數(shù)學教學中知識點的精華。當前很多教師在課堂中注重知識點的拓展,旁征博引,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簡約的知識點要求教師能辭少意多、簡潔明快的進行講解,指導學生自行推導,便于學生記憶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井然有序的課堂紀律和師生互動。課堂紀律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較難掌握的因素,尤其是在小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混亂的課堂秩序給教師的工作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困難。所以,應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管理學生。
2. 初中數(shù)學簡約課堂的構建
簡約課堂的構建應首先設立簡約的課堂目標,當代教學設計應達到以下三個目的:教學的目的、教學的策略與媒介、量化的評價教學效果及材料,需要教師研究教材,確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然后對達成目標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設計,最后進行教學評價。根據(jù)《課程標準》及學生的特點,教學目標的制定應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方面,一節(jié)課進行1~3個知識點的講解。如人教版八年級《菱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達到以下三個效果:一、以菱形的定義為起點,探索并證明四邊形是菱形的必要條件;二、分析菱形邊、角、對角線的關系,理解菱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定理;三、運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拓展。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設定,課程可分為自主探索、知識總結、知識應用三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學生都應達到相應的目標,最后教師評估教學效果及學生掌握重點知識的情況。
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應注重對核心問題的講解。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概念是學習知識的基礎內(nèi)容,也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關鍵。在概念教學中,應盡量去粗取精,避免無用信息對學生的干擾。個別字句的差異就可能造成學生理解的錯誤,教師可以運用反例使學生對概念進行辨析,以掌握知識點最核心、本質(zhì)的內(nèi)容。如對于圓周角的概念,大部分教師在講解中一般以圓與角的位置關系進行講解,在課前預習的時候,就可將幾個角與圓相交、相切等的圖像讓學生進行思考判定,解答:頂點在圓上的角、角兩邊與圓相切或相交的角是不是圓周角,并說明理由。在課堂上,可通過圓心角與圓周角的對比讓學生比較記憶兩種角的不同。在此過程中,主要通過學生預習、教師引導對比等簡單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梳理概念特點,目的明確,同時與其他概念比較,加深記憶效果。
在教學方法上,創(chuàng)設情境要簡潔。情境創(chuàng)設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過多的情境引入只會擾亂學生的思維。選取素材要簡單明了,不要提高學生理解的難度浪費課堂時間。在多媒體的應用上,應力求簡單。很多課件花團錦簇,甚至遮擋了字幕,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傳統(tǒng)的模型、黑板等能起到作用不必再用課件增加備課時間。
二、 初中數(shù)學簡約課堂教學的理性要求
1. 教學目標求簡明
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以及落腳點,教學目標當中包含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但是,單純地依靠一堂課程的教學是難以使得學生的這三個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的,這是因為目標的達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當中對目標進行達成。因此,簡約數(shù)學教學的目標就是利用優(yōu)質(zhì)以及高效的數(shù)學教學,使得學生的基礎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使得學生的人格能夠得到有效的健全。實際上,數(shù)學課的目標就是為了使得學生能夠?qū)虒W內(nèi)容當中的基礎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
2. 教學內(nèi)容求簡要
每一節(jié)課都有固定的時間,學生的精力也比較有限。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當中做到“簡而豐”、“少而精”。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教師還應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但是,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繁瑣的教學情境會造成課堂教學的混亂。這就需要保證情境創(chuàng)設為教學服務,根據(jù)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深入的鉆研,對教學當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突破。
3. 教學方法求簡捷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教學方法的選擇,則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而定。例如在對《正比例函數(shù)》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形式對正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zhì)進行演示,這樣直觀的教學方法,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而在《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教學當中,一些教師讓學生剪下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在自己動手實踐當中進行探討,則能夠使得學生很快地找到結論。endprint
三、 教學案例分析
以解直角三角形為例,課前直接以問題導入,在課件投影上預設三道問題:在△ABC中∠C=90°,已知∠B=60°,求其余的邊與角;已知BC=5 cm,求其余的邊與角;已知∠B=60°,BC=5 cm,求其余邊和角。通過三個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至少知道幾個條件可求出直角三角形其余元素。通過學生的疑惑、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預設問題,然后分組討論,教師要注意在此過程中的課堂紀律,進行巡視指導。根據(jù)之前的問題和學生討論,將結果歸納為: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互余和三角函數(shù)三個知識點,學生得出,根據(jù)上述條件,已知其中兩個元素,即可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其余三個元素??偨Y討論之后,應立即進行練習。如設計銳角或鈍角三角形,已知其中兩邊及一個角,求其余條件。
在進行課堂實踐過程中,學生在討論和解題中的表現(xiàn)并不理想,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首先,預設問題模糊,學生在前兩道題無解后對第三道題失去信心;其次,討論過程中認真思考的學生較少,這與分組方式、對學生的評價反饋有關;最后,在隨后的測驗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并不熟練,可能與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關。
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出如下改進:首先,優(yōu)化例題要求和出題目的,在出題過程中可將例題分為已知一邊、一角或兩邊兩種條件,其中角與邊可設計為相對或相鄰,兩邊可設置為斜邊、直角邊或兩直角邊;其次,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或?qū)σ恍┳⒁饬Σ患械膶W生進行分組引導,教師直接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最后,課堂教學要增強學生的思考并加強對于題目的講解。在講解題目時,選取最優(yōu)解題方法,著重分析解題步驟,如已知一邊一角時優(yōu)先求另一角,已知兩邊先用勾股定理求第三邊。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求解中,教師要著重理清直角三角形重建的步驟。新授課時教師應監(jiān)督學生認真書寫解題過程并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印象。
四、 結語
簡約教學對于教師的要求一點都不簡單,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核心知識點,化繁為簡,并能有效的教授給學生。在實施過程中,還要求教師不斷調(diào)整教學步驟、方法,力求以最簡單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不能為了簡約而簡約,簡約教學應對以往繁復的教學步驟進行優(yōu)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參考文獻:
[1]劉岳,康翠.初中數(shù)學簡約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5,015(9):41-44.
[2]葛暢.初中數(shù)學簡約課堂教學的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23(7):23.
[3]胡高文.初中數(shù)學簡約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6,071(3):73.
[4]黃靜.簡約課堂,彰顯數(shù)學魅力——《5.2平面直角坐標系(1)》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3,113(10):143-144.
[5]陳云.觸摸“簡約”,追求“高質(zhì)”——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輕負增效”[J].考試周刊,2016,054(63):60-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