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語文在生活中各個領域方面都有涉足。從大的方面來講,語文是中國千百年來華夏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從小的方面來說,語文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它關系著我們?nèi)粘I钪信c他人的交流和溝通方面的能力。小學的語文教學應當從與生活相關的方面開始,培養(yǎng)學生日常生活方面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溝通交流方面的水準。
關鍵詞:小學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學方法
在生活中,每一次的與人交流都是在考驗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然而在有些教師教學中,學生該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他們自認為學生只需要自學便可成材。然而結果卻并非他們所預料的一樣。學生口語方面的能力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教師方面的幫助。小學語文課堂便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該方面能力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應當合理利用這個平臺,用來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方面的能力。
一、交流是語言積累的重要方式
通過長期對學生進行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對自己喜歡的一些事物如動畫片、游戲方面雖然經(jīng)??梢院屯瑢W討論的津津有味,但是他們用的是他們之間獨特的交流方式,并沒有運用口語交際方面能力。例如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可能想要在課堂上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卻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法其描述,不知道如何將自己心中所想進行有效的去組織語言,只能支支吾吾的說幾個相關方面的但是雜亂無章的詞語,這是學生交流少,語言積累方面不足的表現(xiàn)。針對學生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語言交流方面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多交流,引導學生怎樣去表達自己內(nèi)心所想。小學生是一群學習能力很強的群體,他們能在這些活動中很快的累積語言交流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二、針對學生不同階段進行不同強度的訓練
訓練一直都是鞏固能力,提升能力運用熟悉度的一種方法??谡Z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離不開訓練??梢愿鶕?jù)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學習的不同階段,制定相不同強度的訓練。在學生口語交際能里還不夠強的時候,教可以設定一些生活中的簡單場景,讓學生扮演場景中的角色進行兩兩對話訓練。在學生對口語交際能力有著初步掌握的情況下,可以加深生活場景的復雜程度,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實現(xiàn)多人對話,甚至可以讓學生合作完成一些簡單的生活情景劇。例如對小學課文中的一些以故事題材的課文進行分角色演繹,讓學生置身于角色的處境。通過角色間的對話來提升自己的口語對話水平。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組織一些簡單的辯論賽或者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即興演講,這是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學習效果的一種極大的考驗,同時也是最大程度上對該能力的一種訓練。分層次的對學生進行口語方面的訓練,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當前階段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使訓練具有更加顯著的效果。
三、立足學生,構建新穎輕松口語交際模式。
教學模式是先進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間的一座橋梁,一種中介,是包括教學思想、方法結構、整體設計在內(nèi)的相對穩(wěn)定的一種教學思路。在教學中采用了多種口語交際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伙伴式”口語訓練模式。
我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伙伴式”學習小組,盡可能為他們提供語言實踐的真實場景和互動對象,如“周日家鄉(xiāng)一處游”“我邀伙伴來做客”“調查訪問傳信息”“大棚地里話新鮮”......利用每天的“談天說地十分鐘”一周一次的口語訓練課,采取“組內(nèi)互動”“組間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進行模擬交際場景訓練。另外,口語教學不應止步于課堂,應延伸至學生日常的生活當中。我經(jīng)常性會布置一些要求各組學生去親戚家串門等等類型的作業(yè),然后回到課堂與各組同學一起分享。
2、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的開放式口語交際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充分表現(xiàn)出來的自主性。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如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探索,主動參與并體現(xiàn)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中想說、會說、善說,并且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個性化語言。
3、擬訪談式口語訓練模式。
擬訪談是模仿記者采訪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的一種訓練方法。這種訓練可以在師生間開展,可以在生生間進行;可以一問一答,可以幾人問一人答;可以訪談一個話題,可以分幾個小組訪談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話題。這種形式多樣,自主性較強的模擬訪談訓練使學生不僅喜愛交際,而且能學會一些交際的技巧。
三、從對比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改進
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從中吸取經(jīng)驗。然而僅僅通過訓練并不能把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因此要通過自身和他人溝通和交流方面的對比才能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對自身加以完善。教師可以在班級上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小型的演講比賽,讓學生學會傾聽講臺上學生的口語表達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暴露其口語交際方面的問題,要教育學生不要對其進行嘲笑或者諷刺,而應該從他人的問題中審視自己是否有著相同的問題。教師在此過程中也應當做到屏息靜聽,避免干擾學生思維。教師點評學生時也要注意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對自身充滿信心。 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因此在口語交際技巧的學習過程中,傾聽他人的表述很重要,只有傾聽,才能發(fā)現(xiàn)自我方面的不足,才能一點一點的完善自己,加深對口語交際能力的掌握程度。
小學生口語交際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充分付出自己的精力,耐心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去溝通和交流,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口語方面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武維衛(wèi).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1
[2]譚智.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微探[D].遼寧師范大學 2009
[3]石芳媛.農(nóng)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 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