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特約撰稿 喻家卿
八個鮮紅指印背后的正義
文 《法人》特約撰稿 喻家卿
認識陳昶屹的時候,我只知道他是位法官,那是在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的百姓宣講團上,我作為指導老師,幫助他修改宣講稿。那篇稿子,文筆秀麗,敘述流暢,絲毫看不到常寫判決書的法官的影子。這是法官寫的嗎?我心生興趣。當陳昶屹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時候,更讓我驚奇——修長的身材,鼻梁上架著淡雅的眼鏡,輕聲細氣,完全沒有人們頭腦中法官的形象?!拔倚r候,挺瘦的,個子也高,人們都叫我面條兒?!彼芙≌?,只是更像是一位學者。
陳昶屹的講稿,修改起來非常順利,我在旁邊怎么說,他就在電腦上怎么改,等我說完了,他也改完了,效率極高。在我指導的宣講員中,只有我和他采取的是這種方式。在修改講稿之余,我跟他聊了許多他的成長經歷,問了他的辦案體會。說到自己,他總會有些靦腆,像是個大姑娘。
我上網搜了搜,好家伙,陳昶屹不簡單哪,1980年出生,如今已經是海淀中關村法庭的庭長了。他可不是那種動動嘴兒就行的庭長,是個真刀真槍,沖鋒陷陣的庭長。每年他都要審理300多個案件,一年才365天呀。這還不算,他還主持過兩個國家課題,出版了3本書,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過14篇論文,撰寫1200余篇普法文章,被聘為人民大學法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
“你是神嗎?也太能干了?!蔽覇査?。他笑了笑說:“一點兒都不神。我喜歡法官的工作?!?/p>
為什么喜歡法官的工作,陳昶屹講了一個他媽媽的故事。
陳昶屹出生在四川的一個小鎮(zhèn),爸爸是家小醫(yī)院的藥劑師,收入不高,養(yǎng)活一家三口,不是那么富裕。媽媽又從工廠下崗了,家里的生活就更困難了。陳昶屹說,那時候,每頓飯吃的幾乎都一樣,紅薯飯和南瓜飯。這種飯,吃上一兩頓,那叫換換口味,要是頓頓吃,胃里反酸得咽不下去。陳昶屹立下志愿,大了一定要讓爸爸媽媽過上富裕的生活。
陳昶屹的媽媽,也不忍心讓剛剛10歲兒子總是吃摻了紅薯和南瓜的飯,就到街上去賣一些小玩具小用品。媽媽風里雨里的雖然收入不多,但也慢慢地有了一點兒積蓄,想著用這些積蓄把生意做得再大一點兒。“這天,忽然來了個媽媽的朋友,說遇到了急事想借點兒錢。媽媽沒有猶豫,就把她做生意積攢下的錢和下崗補貼,一共3000塊都借給了那個人,連個字據(jù)都沒寫。”陳昶屹說:“讓我媽怎么也沒想到的是,那個朋友借錢離開后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眿寢尩难蹨I,永遠地存在了陳昶屹的心里。他不知道,這是不是讓他學法律、做法官的初衷。但是,在他的心底深處,卻有一個始終存在的情懷,那就是為弱者討公道,讓百姓體驗到公平和正義。
該地區(qū)煌斑巖的存在,往往標志著礦體埋深同時如果構造主變帶有煌斑巖侵入,則表示該地區(qū)構造出便帶具有延伸較大的特征,還表明很有可能存在根且成礦,深度更大,根部可能有隱狀礦體。
陳昶屹,1980年12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后。2005年進入海淀法院工作,2015年3月任中關村人民法庭副庭長?,F(xiàn)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
人們總說,法律無情。陳昶屹審理過許許多多的疑難案件和引起社會關注的重大案件,他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如果不加倍地付出,就無法實現(xiàn)自己當初的職業(yè)理想。
2012年的深秋,陳昶屹承辦了一起棘手的案件。
那一天,他接到一張《陳訴狀》,上面摁著8位農民工鮮紅的指印,讓他在心里感到有種震撼。這些農民工在一家飯店打工,飯店總是拖欠工錢。他們后來陸續(xù)地都辭職了,但是飯店老板始終就沒有給他們結算工錢。8位民工把飯店告上了勞動仲裁委員會。誰知道,他們拿不出勞動關系的證據(jù),所以敗訴了。明明是飯店想賴賬呀!走投無路的他們又想到了法院。
那8個鮮紅的指印上,陳昶屹看到了農民工們心里的委屈,還有他們對法官的期盼。8位農民工,用無助的眼神看著陳昶屹。陳昶屹從那些眼神里,好像看到了媽媽曾經無助、絕望的眼神。他下了決心,一定要還農民工們一個公道!他清楚極了,感情代替不了法律。法官遵循的是“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農民工們在飯店的務工證據(jù),上哪兒找去呀?
陳昶屹把案卷從頭至尾,認真地看了好幾遍。從法律上講,勞動仲裁委的裁決是正確的,因為8名原告拿不出證據(jù),證明自己曾經在飯店工作過,就沒辦法認定他們和飯店存在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就不能支持他們索要工資的請求。多年的職業(yè)感覺告訴陳昶屹,這個案子沒有這么簡單。對法律的尊重和對百姓的情感,都讓他不能按紙面內容一判了之。
在法庭上,被告一口咬定跟原告不存在勞動關系。再看8名原告,雖然這次拿出了一些新的證據(jù),但還是不足以證明與被告有勞動關系。被告有些得意了,他還反問原告:“我們的員工,都有商廈辦理的出入證,你們有嗎?”8名原告懊惱地搖了搖頭。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聽著原告的問話,陳昶屹忽然靈光一閃,抓住了這個話頭兒。他問被告:“是不是由飯店所在的商廈物業(yè)公司負責辦理出入證?”得到肯定答復后,他又問被告:“辦理出入證時是不是有底檔?如果查到出入證底檔,是不是就可以證明是飯店員工了呢?”在一連串的追問之下,被告不情愿地承認物業(yè)公司那里的確有員工出入證的底檔。
陳昶屹又問原告是不是查過底檔,原告的眼神頓時一亮,當即表示申請法院去調查。
陳昶屹抓住時機,果斷地宣布:“既然原告提出申請,被告又同意,法院決定去物業(yè)調查。”
被告聽了陳昶屹的話,苦笑地著把手緩緩伸向桌子上的手機。這個動作,哪能逃過陳昶屹的眼睛?!暗纫幌?!”他大聲地對被告說:“調查前,我有言在先,不準弄虛作假,不準通風報信”。
“不會,不會?!北桓鏌o奈地點點頭,又問道:“今天是不是就可以回去了?!?/p>
陳昶屹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們現(xiàn)在就去物業(yè)公司調查!”
被告的臉上一下子露出了吃驚的神色。
陳昶屹又補充了一句:“出發(fā)之前,請大家把手機都關掉,暫存到書記員那里?!?/p>
陳昶屹宣布休庭后,原告和被告都把手機交給了書記員。臨走前,被告提出要先上趟廁所。他的手不自然地摁住了褲兜,匆匆地走出了法庭。這個小動作,還是沒有逃過陳昶屹的眼睛,他馬上讓書記員跟著被告去廁所。被告褲兜里還有一部手機,他正準備在廁所里打電話報信兒,被書記員逮個正著。
陳昶屹在同原告、被告一同乘車,去調查現(xiàn)場的路上,又想起了當年媽媽帶著他走街串巷叫賣小玩具的那段艱難歲月。他在心里默默地感嘆,勞動者們掙的每一分錢,都是汗水泡過的呀。
已經是深秋的季節(jié),天已經黑了,外面還下著大雨,十分寒冷。
陳昶屹帶著原告、被告到了物業(yè)公司辦公室,經過逐一核對,終于在一大堆底檔中找到8名原告的資料。8名原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但陳昶屹笑不起來,因為沒有宣判,案子還沒完呢。他決定趁熱打鐵,連夜趕回法院繼續(xù)開庭。
資料顯示飯店為原告辦理了出入證,結合其他證據(jù)足以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當鐵一般的證據(jù)擺到被告面前時,他只好低下了頭。
8名農民工終于拿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血汗錢!7萬多塊錢,數(shù)額并不多,但對于8個農民家庭來說,卻是過年關的急用錢。他們憨厚地笑著,用一雙雙粗糙的手,緊緊握住了陳昶屹的手。幾天以后,他們還送來了一封感謝信,那信里的詞句,一看就是文化人代寫的,可那上面分明帶著8名農民工的體溫。
2017年的5月3日,陳昶屹和另一位法官,作為全國法院系統(tǒng)的代表,應邀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和首都法學專家、法治工作者、高校負責人代表的座談會。他認為,基層法律工作者不僅要做法治建設的司法工匠,更要做“尊法”理念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只有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義,才能讓人民群眾從行動上的“學法”“守法”“用法”,真正內化為思想上的“尊法”。
曾經在美國,陳昶屹的法律觀念讓一些美國律師感到非常不理解,中國年輕的法官對于國際最前沿司法理念的了解,竟然超過了許多美國法官。
陳昶屹心中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在中國法庭上審理的案子,成為影響世界的案例;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就是要讓當事人,贏,贏得堂堂正正;輸,輸?shù)眯姆诜?。讓正義的天平永不傾斜,讓法治的陽光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