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軍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未來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就業(yè)競爭愈加激烈。在當今國家倡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形勢下,職業(yè)院校的美術專業(yè)因學生就業(yè)的廣泛性,決定著職業(yè)院校的美術專業(yè)教學更應該找準市場定位。作為職業(yè)學校的美術教師,為培養(yǎng)出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性高素質的、適應市場需要的學生,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健康良好的藝術素質和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呢?我認為,美術課堂教學方面與中職學校的創(chuàng)新教育密切相關。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生力軍的美術教師更應該在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上下工夫,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學習和思維,以適應未來工作的挑戰(zhàn)。
【關鍵詞】美術欣賞 ; 中職 ; 能力培養(yǎng) ; 教學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46-01
一、中職美術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是中職美術教學的前提。美術欣賞為繪畫藝術、手工制作、美術設計提供了審美標準和價值取向。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反復地觀賞和品味美術作品的豐富內涵,那些動人的藝術形象和色調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快感,學生可以體驗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產生共鳴,從而觸動學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對藝術美和生活美的感知能力。
2.繪畫技能技巧訓練是中職美術教學的重點。繪畫技能技巧訓練內容頗多,包括透視的基本原理、素描作畫、簡筆畫、水彩水粉畫、國畫等。教師除認真地教授理論知識外,還要讓學生勤加練習,熟能生巧。在教學內容中,要分清重難點和側重點,例如素描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作畫的一般規(guī)律,能觸類旁通即可。要學會分階段教學,區(qū)別對待教學內容。在日常美術教學中,可以用傳統(tǒng)的方法開展教學、進行實訓練習,也可以組織一些比賽。
3.手工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能力。手工與繪畫密不可分,屬于同一學科的兩個不同方面,是中職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它是運用手的技能,通過使用簡單的工具,對指定的材料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塑造物體的平面或立體形象。手工教學可以幫助教師科學合理地指導學生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空間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身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能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中職美術教學不夠重視。美術這門學科由于沒有被列入中職的范圍之內,許多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不把美術教學當回事,甚至有些學校直接不開設美術課程,久而久之,美術這門課程逐漸退出了現代中職生的生活,只有一部分美術特長生在參加培訓。
2.美術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美術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可能會曲解美術的真正含義,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不能單純地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講授,美術作為一門藝術性的學科,課堂應該是活躍的而不是像學術研究般深沉。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審視美術作品,學會用辯證審美的眼光去感受它真正意義上的美,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理性的思維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美術鑒賞的真正目的。
3.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不高。目前舊的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使得許多學生舍棄自己的休閑娛樂時間去努力學習課本知識,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勝利,漸漸地對其它與考試無關的專業(yè)失去了興趣,認為花費時間去學習它還不如去做兩道試題,說不定對考試有益。于是,多數學生便不去學習美術,只忙于自己的考試基本課程。
三、針對美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對策
1.教師應該全面把握教材,靈活應用。中職美術教學包括多種類型,譬如教師解說、學生討論、問答等,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授課方式,學會隨機應變,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授課之前,教師應該認真?zhèn)湔n,把握教材中涉及的內容,區(qū)分重難點,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培養(yǎng)審美能力,發(fā)現生活中的美。
2.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藝術真正的美在于眼睛對美的捕捉和對生活的感悟。美學使人智慧,可以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通過運用美學價值較高的作品來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欣賞美術、熱愛美術,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盡情感受來自多方面的美,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自身價值。
3.將欣賞美術歸入考試范圍。審美能力不是一個人生來就有的,它需要經過后天的學習和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就開始不斷地練習和實踐。一個擁有審美能力的人能夠用積極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熱愛生活。然而受到傳統(tǒng)考試制度的影響,教育教學者以及學生自己已經習慣于通過考試來衡量自己的能力水平,所以,將美術納入考核范圍,能夠督促學生學習美術,提升自己的審美價值觀。
四、創(chuàng)新教學,激活學生創(chuàng)作思維
“美術”不僅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藝術。它所表現的內容都來源于生活,所以只坐在教室里面對著課本的美術創(chuàng)作是停滯的,我們要適當拓寬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空間,把學生帶出教室,走進鄉(xiāng)間田野,自然校園,讓學生們用“美術”的眼光觀察創(chuàng)作,如陽光下的莊稼、花草,操場上嬉戲的同學。用真實的美術形體刺激學生們的眼球,激發(fā)其作畫欲望;激發(fā)學生通過靈感動筆作畫,沒有技法指導,沒有思維定向,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自由捕捉真實的藝術瞬間。這樣學生創(chuàng)作出的是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而此時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是無比活躍的,想要禁錮住都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死板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究,進行合作學習。正所謂:課堂不出彩,活動來幫忙。學生只有把學習與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了,創(chuàng)作思維才能真正地被激活起來。此外,想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上,首先要從導入上下工夫,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要別致新穎,讓人眼前一亮。其次在課堂問題的設置上,也不能死板地局限于課本的知識上,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照本宣科地回答就行了,而應把視野拓寬,深挖教材,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課外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判斷的能力,又實現了培養(yǎng)學生脫離課本學習的目標。
總之,面對著新的課程改革,面對著社會對綜合人才的需要,職業(yè)院校的美術老師任重而道遠。只有教師不斷地學習探究,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走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才能提高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素質高的、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黎.論美術教育與國民素質[J].美術,2000年,06期。
[2]杜玫.兒童繪畫與智力開發(fā)[M].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