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憲玲+張宏艷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6.160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自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66例,依據患者來院先后順序均分兩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33例老年患者為參照組,接受圍術期護理的33例老年患者為研究組,最后對兩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結果 兩組老年患者經不同方法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手術用時(50.5±13.4)min、首次排氣時間(8.6±2.2)d和住院天數(2.9±0.9)d同參照組(92.8±19.6)min、(11.4±2.9)d、(4.4±1.3)d比對明顯較短,SAS評分、SDS評分的改善情況同參照組比對明顯較優(yōu),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1%)同參照組(27.3%)比對降低顯著,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后可知,研究組(97.0%)明顯高于參照組(75.8%),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可以使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顯著降低,縮短住院用時,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也會有所提升,可在臨床上優(yōu)先選擇和大力推廣。
[關鍵詞] 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圍術期護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6(a)-0160-03
Analysis of Nursing Effect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us Cholecystiti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REN Xian-ling, ZHANG Hong-y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Zaozhuang Mining Group Tengnan Hospital,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6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us cholecystiti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66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us cholecystitis from August 2015 to Jul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with 3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finally the improvement of adverse emotions,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operation time, first exhause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50.5±13.4)min, (8.6±2.2)d, (2.9±0.9)d vs (92.8±19.6)min,(11.4±2.9)d,(4.4±1.3)d], and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improvement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vious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6.1% vs 27.3%),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7.0% vs 75.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us cholecystiti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hich can be priority selection and great promotion.endprint
[Key words] Senile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us cholecystitis;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stage; Analysis of effect
在突發(fā)性疾病中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較為常見,且在老年人群中有較高的發(fā)生率,該疾病的引發(fā)因素與膽囊頸管結石阻塞和膽汁嵌留膽囊出現急性炎性反應存在相關性。從治療方法來看,臨床常選擇手術治療。由于老年患者缺乏對該疾病的認知,在實施手術時容易出現多種不良情緒,加之對手術效果的擔心會使負性情緒加重[1]。因此,在圍術期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對臨床和患者的康復均有重要意義。該次研究分析不同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對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66例進行探究,以下為研究結果和護理過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中方便抽取的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66例,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臨床證實。其后依據患者來院先后順序均分兩組,即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患者例數33例。研究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齡為76歲,最小年齡為50歲,年齡跨度經計算后為(62.4±3.4)歲。參照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52歲,年齡跨度經計算后為(63.6±3.3)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計數,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數據間的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的護理模式為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而后配合醫(yī)囑和護理人員的相關工作,將基礎護理模式進行實施。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模式為圍術期護理,詳情護理內容為以下幾項。
術前護理:①加強基礎護理。老年患者進入醫(yī)院后護理人員需協助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對其臟器情況和膽囊實際情況進行了解,而后對患者的膽囊壁火毒和膽囊周圍臟器的相關性進行掌握,進而對手術難度進行評估。而后將靜脈通道予以建立,并對患者的水電解質異常進行糾正,而后實施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療。對患者的各種合并癥進行控制。除此之外,還需告知患者適當的休息,在手術前需禁食,并將導尿管和胃管進行放置,同時實施常規(guī)備皮。②心理疏通。老年患者較易合并其他疾病,且病程相對較長,癥狀容易出現反復[2]。與此同時,由于多數老年患者缺乏該疾病的認知,加之對手術的不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會變得更為嚴重。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并告知患者需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和顧慮進行表達。與此同時還需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講解結石性膽囊炎的相關知識,同時將手術方法、手術流程、手術必要性和手術期間需要注意的事宜進行告知,加深患者進一步認知的同時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明顯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治療依從性進行顯著提升。
術中護理:患者實施手術時,護理人員需事先將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確?;颊咛幱谑孢m狀態(tài)。而后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并選取患者適宜的體位,在此期間還需將襯墊放置在患者的臂、護腕以及頭架上。將患者的切口處于干燥和平整狀態(tài),避免傷口出血感染,患者完成手術后需將其放置在平車上,并將患者送回病房,告知患者的手術情況,同時告知患者家屬手術十分順利,從而消除患者和家屬的不良情緒。
術后護理:①基礎護理?;颊咄瓿墒中g后,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心電監(jiān)護,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待患者麻醉清醒前需選取適宜的為,即去枕平臥位,讓其頭向一側偏離,在此期間還需將患者鼻腔口腔中的分泌物及時清除。若患者麻醉完全清醒需選擇半臥位,這樣可以使切口張力和疼痛感明顯降低。而后對患者進行扣背和翻身,對痰液的排出起到促進作用,必要時予以霧化吸入。②飲食指導?;颊咄瓿墒中g后,護理人員需結合老年患者的飲食習慣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待患者術后腸蠕動恢復后,日常飲食需以流質飲食為主,隨著康復的實際情況向半流質飲食和普食進行過度。除此之外,還需加強維生素、蛋白的攝入,并確保低脂飲食,與此同時還需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③并發(fā)癥護理。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防止出現并發(fā)癥,如:壓瘡、腸粘連以及靜脈血栓等[3]。對患者的引流管進行觀察,并妥善固定,確保引流管高度在腹部切口以下。在此期間,還需對患者的引流液性質、顏色和量進行觀察。同時還需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紅腫和滲血,引流管和切口換藥需在無菌條件下操作,并嚴格遵循流程。除此之外,還需對患者進行觀察,看是否出現腹脹、腹痛以及反跳痛,對患者是否出現膽漏進行觀察,一旦患者出現異常需立即上報主治醫(yī)師,從而獲取及時有效的解決措施。
1.3 指標觀察
對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護理后的圍術期指標進行統計,主要包括:手術用時、住院天數和首次排氣時間,而后利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評價,分界值為50分,若患者的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不良情緒較為嚴重。而后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利用該院自用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發(fā)放,在患者出院時如實填寫,調查內容包括:護理服務、護理態(tài)度以及護理水平,結果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項: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相加。最后對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統計,主要癥狀為切口感染,最后將研究結果進行詳細記錄[4]。
1.4 統計方法
研究中涉及的數據結果由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和計數,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的呈現形式分別為百分率(%)、均數±標準差(x±s),檢驗方式分別為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方法護理后的圍術期指標結果
研究組33例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參照組33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手術用時、首次排氣時間和住院天數同參照組比對明顯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endprint
2.2 不同方法護理后的滿意度調查結果
研究組33例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對該護理模式非常滿意的患者20例,比例經計算后為60.6%,對該護理模式基本滿意的患者12例,比例經計算后為36.4%,對該護理模式不滿意的患者1例,比例經計算后為3.0%,護理滿意度經計算后為97.0%;參照組33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后,對該護理模式非常滿意的患者15例,比例經計算后為45.5%,對該護理模式基本滿意的患者10例,比例經計算后為30.3%,對該護理模式不滿意的患者8例,比例經計算后為24.2%,護理滿意度經計算后為75.8%;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同護理滿意后的心理狀況
研究組33例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后,SAS評分為(31.63±6.3)分,SDS評分為(32.64±6.6)分,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后,SAS評分為(41.22±5.6)分,SDS評分為(43.43±6.7)分,組間數據經統計工具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535 7,t2=6.590 7,P<0.05)。
2.4 不同護理滿意度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研究組33例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后,2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經計算后為6.1%;參照組33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后,9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經計算后為27.3%;組間數據經統計工具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45 5,P<0.05)。
3 討論
結石性膽囊炎在臨床疾病中較為常見,且主要臨床特征以腹部劇烈疼痛為主,與此同時該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有較高的發(fā)生率[5]。通常情況下,該類患者常表現出放射性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會為患者帶來諸多痛苦,加之該類疾病常合并膽道感染和阻塞,這樣不僅會對其生活質量有著不利影響,同時會對其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從目前的臨床治療方法來看,臨床常選擇手術治療。由于老年患者自身體質相對特殊,且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衰退,在一定程度上會提升感染發(fā)生率,與此同時,在實施手術時還會提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對其治療效果也造成嚴重影響。有學者研究后指出[6],在手術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降低,同時可以使其不良情緒進行改善,從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圍術期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較為常見的,通過對患者實施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等一系列護理措施,使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行緩解的同時,可以使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顯著降低,這樣可以使手術的最佳效果得以發(fā)揮[7]。結合該次實驗數據也可以看出,研究組、參照組患者分別接受圍術期護理、常規(guī)護理,前者護理滿意度(97.0%)明顯高于后者的(75.8%),從圍術期指標來看,研究組患者的手術用時、首次排氣時間和住院天數同參照組比對明顯較短,從不良情緒改善情況來看,研究組相對較優(yōu),組間數據經檢驗統計學意義形成。最后對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統計,研究組(6.1%)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3%),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研究結果與既往的研究結果存在一致性[8]。
綜上可知,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可以使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顯著降低,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艷,劉飛勇,何靖雯,等.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6):38-39.
[2] 明文英.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大家健康,2013(12下旬版):287.
[3] 李愛萍.圍術期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3):160-161.
[4] 蔡燕珍.圍手術期護理在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5,15(8):87-88.
[5] 董海菊,楊冰.圍手術期護理在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6,10(3下旬版):16.
[6] 何建青.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4,27(38):141.
[7] 陳婷.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5,28(52):225-226.
[8] 劉玉琴.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70例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36):131-132.
(收稿日期:2017-0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