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芳
【摘要】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就故事型課存在問題,進行嘗試改進,有效地解決傳統(tǒng)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以“一師一優(yōu)課 一課一名師”為契機,打造小學英語優(yōu)質故事課
【關鍵詞】英語故事課 優(yōu)質課堂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在教育部組織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我們學校以此為契機,制定實施方案,營造以優(yōu)課創(chuàng)名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氛圍,樹立以優(yōu)課創(chuàng)名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探討以優(yōu)課創(chuàng)名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途徑。以各教研組為單位,組建活動小組,形成了“人人來曬課,人人創(chuàng)優(yōu)課”的良好氛圍。
一、找問題,悟方法
我?guī)У氖切W六年級的英語課,我根據六年級的教材、教學實際和在不同英語課型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英語故事課型存在諸多問題,如:對課文中的story time 缺少真正的實踐,教學難點多、任務多、不好把握,很少嘗試。也沒有更多的優(yōu)質的示范課去聽,缺少對故事教學模式的了解,缺少調控策略的引導,對故事教學還存在著許多“迷惘,恐慌”,沒有達到小學階段對故事教學的要求和目標。根據這種情況,我知難而上,選了六年級英語上冊第六單元《How do you feel ?》Part C story time作為本次曬課的內容。以前的故事課老師不布置課前預習,無人指導、目標不明確,課堂上,老師還是按照平時上單詞教學、對話教學來進行教學,毫無趣味可言!
二、研策略,定目標
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C部分中的趣味故事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學生帶來樂趣,更重要是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語言拓展內容,以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禜ow do you feel ?》Part C 的教學目標如下:1.認知目標:(1)能夠理解單詞及短語:on soon,TV show,popcorn,wait,check,make plant,grow.(2)能夠按照正確的意群及語音、語調朗讀故事。(3)能夠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領悟一個哲理——No pain,no gain.(4)能夠分角色表演Story time中的故事。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學會體諒別人的感受和心情,并對疏導他人情緒提出建議。
三、理學情,備教材
其實人教版的“story time”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易為學生接受,故事的寫作沒有采用敘述性,而是采用對話體,聲音富有童聲童趣,插圖采用的是可愛的Zip 和Zoom的形象,情景清晰、真實。本故事中,Zip在等著Zoom做的爆米花,卻發(fā)現Zoom在院子里種玉米,他告訴Zip:“Im making popcorn! First,I had to plant the seed.Then I have to wait for it to grow,and then...”Zip 聽到這兒大呼:“Oh,no!”情節(jié)曲折變化,富有幽默感。符合六年級敘述的審美、心理特點,也給他們帶來無窮樂趣!特別是這個意想不到的結尾更是讓大家忍俊不住。我認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和閱讀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并且有著很強的表現欲。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一定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一定的自我學習的能力,會利用網絡資源,在網上搜索有關學習信息的能力。
四、講創(chuàng)新,求實效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我精心設計了一個課前導學微視頻,提出教學目標和學生自學任務單。如:(1)大聲朗讀小故事,錄下來和好朋友交流。(2)自己用英語寫出爆米花種子,種植、生長的過程。這個課前導視,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難點,有效的保障了復習環(huán)節(jié)的扎實性。然后根據整體呈現,結合分段解讀的思路,設計了邊學邊演的環(huán)節(jié):Task1:Watch and answer:(1)What will Zoom do? Why? (2) What does Zip want ?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聽故事,通過學習策略學會借助圖片獲取信息并初步感知故事。順勢指導學生朗讀、模仿、表演。學生很會表演、很活潑、很有表現欲,哪怕他們就說上一兩句,他們都會在不斷的表演中體會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從而真正發(fā)自內心地去閱讀。Task2:(1) How does Zip feel?指導學生找出Zip在等待的過程中心情的變化。我借此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再嘗試表演。雖然是一兩句臺詞,孩子們也是一絲不茍的去表演。Task3:指導學生根據故事發(fā)展的可能性猜測:What is Zoom doing? 通過這幾個活動,學生被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一步一步的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故事。Task4:Listen and number在學生學習認知基礎上建構整體故事框架,通過這個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文意,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Task 5:Listen and imitate 1.Act out the story,小組合作表演故事,在準確朗讀的基礎上開展聽音跟讀,通過帶動作讀,有感情的讀,激發(fā)學生角色感覺。并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親身體驗并參與其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在互助互學中共同進步,樂于展示,感受英語故事學習的樂趣。(2)戴上頭飾表演爆米花種子的生長過程,讓學生同時明白玉米的生長需要很長時間。這樣有助于深化角色扮演,淡化文本閱讀,故事寓意不言其中。(3)最后再來個Summary:We learn a story about “Zip is waiting for Zoom to make popcorn, but Zoom to plant the popcorn seed”. The seed to grow for a long time, we need more and more times, Thats it, NO pain, no gain.
五、勤努力,磨優(yōu)課
本課設計好后,為了確保上好課,我們英語組成員明確了兩個關鍵:一是以學生為中心,二是以優(yōu)質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充分應用。因為我是老教師,信息技術方面比較欠缺,經過網上曬課操作技術培訓,我制作課件,運用課件的能力得到很快提高,同時也懂得了不使用新技術、新資源、新手段、新思維,不能曬課;使用不恰當也不是好課。我運用希沃進行備課,遇到信息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就找信息技術課老師、或找年輕老師,邊學邊用。針對英語學科特點,合理運用。這節(jié)課也通過了“初備—說課—二備—試講—三備—審定”的磨課過程,并最終趨于完善、成為有學習價值的故事型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