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高年級英語語言思辨能力培養(yǎng)進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高年級學生對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思辨能力的需求;然后,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思辨能力進行了詳細說明;最后,對全文內容進行總結概括。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 思辨能力 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184-01
1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核心素養(yǎng)中思辨能力的需求分析
步入高年級后,小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發(fā)音、組句、理解大意的能力。而學習一門語言只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辨能力,增強遷移知識、理解語言特征、掌握語言邏輯的能力,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起來。
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思維更加靈活,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角度看,培養(yǎng)思辨能力能夠讓學生擺脫“知識教條”,提高其自主探索的興趣;從教學的角度看,培養(yǎng)思辨能力能夠簡化學習難度,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研究英語語言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必要的,是符合師生需求的。
2 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言思辨能力的具體措施
英語語言與漢語語言存在著很大區(qū)別。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過程中,需要找到英語語言的特點和思維模式,進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是靈活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提出了具體的培養(yǎng)措施。
2.1 關注教材“一問多答”,避免學生語言思維的單調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常常出現(xiàn)“語言固定模式”,無法對同一內容做出不同方式的表達。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思維,思考辨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針對學生的這一學習短板,通過運用教材對話的“一問多答”進行引導,逐漸豐富學生的語言思維。
例如,在“what's your hobby?”一文的講解中,針對“你的興趣是什么?”這一核心話題,進行“一問多答”地辨析。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單元中核心問題出現(xiàn)的地方進行劃線,并標出這些對話的回答內容;然后,對核心問題的回答方式和內容進行總結,這包括:I love making models/I collect stamps/My hobby is keeping pets/I love to cook and bake. 這些回答已經整理出對話中的多種情況,開闊了大腦思維,學生也能夠體會到英語語言的豐富性,推到“一問一答”的固定思考莫斯,進而改變其對英語對話的單一性認知;最后,教師從聽對話、小組練習對話、寫作練習等角度對“一問多答”的內容進行重復性學習,從而避免語言思維上的單一性。
2.2 結合空間位置,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特征的思辨認知
英語語言具有明顯的空間性,具有從“直接感官”到“抽象認識”的延伸性。英語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具體的單詞和句子結構,還要根據英語語言的這一特性進行思維認知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語言使用規(guī)律,從而靈活地進行知識遷移,完成更多的英語句子。
例如,在“Where is Ben ?”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對所有的回答進行研究,開闊學生對英語語言特征的認知。首先,從大多數的回答模式“誰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出發(fā),引導學生對各部分的具體連接方式進行觀察??梢钥吹剑凇罢l”與“做什么”之間加上了“always/often/something/never”等詞,用來說明頻率;在“在哪里”部分加入了“at/on/in”等表示空間的位置的詞;最后,針對變化比較大的“at/on/in”這些介詞從空間位置的角度進行分析??梢宰寣W生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這些詞出現(xiàn)的位置,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做事情的人與地點的空間位置關系,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語言特征認知。有了直觀的認知后,便可以向著抽象的方向延伸,表達“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在我記憶中”等等。
2.3 借助英語短文,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邏輯的思辨認知
小學高年級學生還需要加強語言邏輯的思辨認知能力,從而能夠組織語言進行簡單地日常表達。教材提供了多篇規(guī)范的英語短文,具有比較強的語言邏輯,能夠滿足學生對語言邏輯學習的要求。這些文章的層次性比較明顯,所以,需要在課堂講解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
例如,在“飲食文化”單元中,能夠看到一篇講述“東西方飲食文化的不同,東方不同位置的文化也不同”的文章。首先,分析文章的基本框架。這篇文章分為兩段,第一段講解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第二段講解東方不同地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然后,詳細講解各部分具體內容。第一段從中國人喜歡吃米和苗條,西方人喜歡吃面包;中國人喜歡用筷子和勺子,西方人喜歡用刀子和叉子講解。第二段用“廣州飲食習慣”和“北京飲食習慣”來說明不同地區(qū)飲食習慣的不同;最后,學習具體的句子寫作內容?!坝檬裁垂ぞ叱燥垺奔瓤梢员磉_為“use bowls”,也可以表達為“eat meals with a knife”;吃多種并列食物,表達為“eat noodles、 pancakes and dumplings”或者“enjoy sweet and sour food”。三步分析的英語文章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做好語言邏輯方面的思辨認知,讓學生達到較高的學習水平。
3 結語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思辨能力是提升英語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加強學生語言遷移能力的有效途徑。經過長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從語言思維、語言特征、語言邏輯角度講解英語知識能夠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對英語知識形成整體認知,也能夠為學生的后期學習打下良好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