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
【內容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十分重要,科學的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成長及學習都大有裨益,雖然現(xiàn)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依然存在些許不足,但是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改進和創(chuàng)新,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以下將簡單分析初中語文讀寫教學的現(xiàn)狀,重點就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新模式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讀寫結合 初中語文課堂 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 教學現(xiàn)狀
一、初中語文讀寫教學的現(xiàn)狀
初中語文讀寫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首先,教學方式單一。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很難跳脫分數去客觀評估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在這種學習壓力較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很難得到培養(yǎng)。長期的進行閱讀教學及訓練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漸降低,這些都不利于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其次,讀寫興趣不強。閱讀與寫作訓練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在嚴謹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閱讀及寫作上,甚至產生不良心理,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及認知有一定的關聯(lián)。第三,觀察、積累不到位。寫作需要很多的教學素材,部分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寫作難的現(xiàn)象大都與其平時觀察不當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缺乏課外閱讀與社會體驗,學生的生活及學習僅局限于教材、家庭與學校,這必然會給學生的寫作帶來較大的阻礙。
二、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新模式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聽說讀寫,如何通過科學教學來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探究。讀寫結合在語文教學中可行性較強,學生在經過今年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較為扎實的語文基礎,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引導來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去閱讀和寫作。
1.在閱讀中進行素材積累
閱讀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應發(fā)揮出較強的積極作用,這也可以成為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源泉,通過閱讀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信息量對于寫作教學的開展十分有利。
語文教材中選用的文章大都經過了精心挑選,具有較強的文學性與藝術性,教師可以以閱讀教學為出發(fā)點,鍛煉學生的素材提煉能力。以《我的母親》為例,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及比對學生可以很快的抓住文章的主脈絡,掌握這類文章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我的……》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讓學生去更好的觀察自己周邊的人和事,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
2.通過文章分析掌握寫作技巧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既定的結構框架,而這一框架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綱,大綱好比一片樹葉的經絡,然后通過每一個短小的故事逐漸填充,使得這片樹葉逐步完整。部分學生缺乏耐性,并未意識到寫作前編寫大綱的重要性,邊思考編寫作,使得其創(chuàng)作的過程斷斷續(xù)續(xù),寫做出的文章情感表達平淡,無法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平平無奇的文章寫作無法幫助學生從中獲取寫作的成就感與喜悅,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需要教師結合閱讀教學來實現(xiàn)。
寫作可以從模仿開始,教材中就有很多值得模仿和借鑒的文章。如《蘇州園林》、《小石潭記》等,教師可以在閱讀中鼓勵學生去提煉文章信息,羅列出自己的閱讀大綱,通過對文章的通讀及大綱的羅列,學生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創(chuàng)新教學需要從主觀意識上與教學方法上同步進行,教師應立足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適度創(chuàng)新,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去自主學習,在讀寫教學模式中優(yōu)化教學質量。在課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分享自己讀到的精品文章,通過分享和解讀可以很好的觀察學生近期的閱讀狀態(tài),通過分享,學生可以更好的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此,語文課堂就可以在教師的設計與引導下變得渾然有趣??梢娊虒W創(chuàng)新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模式的重要基礎。
4.提升學生的讀寫意識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讓學生建立起讀寫結合意識,成為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微妙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未來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去進行自主化的讀寫結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講解《大自然的語言》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看到大自然的語言,你們會想到什么”這樣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思維活動。一些學生會說自己想到了天相與諺語;一些學生會說自己想到了大自然的景色;一些學生會說自己想到了季節(jié)的變化。之后,教師提出“如果以大自然的語言為話題進行寫作,你們會寫這些東西嗎?”這樣的問題,會引導學生將讀與寫進行結合。課堂中的教學引導,會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閱讀中找靈感、找話題,不斷積累素材,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點。
總結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如果無法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則意味著教學的質量亟待優(yōu)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難度相對較大,這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及分析能力,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方可輕松的進入寫作狀態(tài)中,讀寫結合的實施既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同時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以寫作的形式將自己的讀后感表達出來,這些對于學生而言都十分有利,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達到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聚茹. 探究初中語文構建有效課堂的策略[J]. 學周刊,2016(19).
[2] 李玲. 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2016(40).
[3] 陳瓊. 對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 課外語文,2016(08).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西董街道辦事處鶴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