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
【摘 要】課堂評價能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促使學生更好的發(fā)展。而陽光評價是公開的、充滿活力的點評,將其應用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能使教師更具親和力,還能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激情,使音樂課堂更加精彩。
【關鍵詞】陽光評價;音樂課堂;精彩
據(jù)澳洲網消息,學生學習音樂有助于大腦發(fā)育,因此小學音樂課不僅能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氛圍,還能促進其他科目的學習。近日,麥考瑞大學對兒童時期學習音樂對聽覺和視覺能力的影響進行研究,其研究顯示:學習音樂課程一年半后的學生在學習周邊事物時更有優(yōu)勢,進行樂器訓練的學生在統(tǒng)計學習時學得更好,以音樂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可以作為特殊學習障礙的潛在治療方式。由此可見,音樂學習是學習語言、閱讀,以及第二語言的關鍵基礎,是一項基本性技能。而陽光評價應用于課堂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將陽光評價巧妙應用于課堂的策略。
一、陽光評價應用于音樂課堂中的效果
根據(jù)小學藝術(音樂)課改后頒布的指標來看,小學藝術(音樂)課程的評價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能力為主,并能凸顯學生的優(yōu)缺點,起到激勵與提高的目的。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需有助于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與進步,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與動力,提升音樂課程教學的質量。
陽光評價使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都以開放的姿態(tài)捕捉學生的不足與優(yōu)點,對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點評,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潛能。同時,將陽光評價應用于課堂,教師可將學習內容和生活實際、社會現(xiàn)實、科學發(fā)展、藝術創(chuàng)造等多元素相結合,創(chuàng)設一種多元化、動態(tài)化的激勵評價機制,把學生個人評價和集體評價、即時評價和終結評價、社會評價和學校評價結合起來,促使學生主動、自覺學習。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了求知的愉悅、創(chuàng)造的欣喜,讓學生愛上音樂課堂,樂于為音樂課堂增添精彩。
二、巧妙將陽光評價應用于音樂課堂中的策略
1.簡潔生動
簡潔生動的評價不僅能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還能讓學生理解教師所表達的意思。倘若教師的評價無法使學生理解自己哪里做得好,哪是做得不好;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那么教師的點評便變得蒼白無力。因此,教師評價語的準確性顯得猶為重要。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藝術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課《快樂的樹木》之《山林的歌》時,教師可先利用謎語導入,讓學生猜一猜“小燕子的歌是?布谷鳥的歌是?花喜鵲的歌是?這個謎語的謎底。當學生都大聲答出謎底——報春的歌、播種的歌、祝福的歌等。教師可隨口表揚其真聰明,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答案,另一方面還起到表揚的作用。簡潔準確的評價語能讓學生清楚自己的是否正確,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大的進步或提高。
2.積極向上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而陽光評價恰恰能指出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讓學生有被賞識的感覺。同時,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對學生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地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這與課堂陽光評價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學習《山林的歌》這首歌時,可讓學生先聽一聽錄音,當錄音播放完畢后讓學生將自己想象出的畫面進行描述。當學生根據(jù)教材描繪了小燕子、布谷鳥和百靈鳥歌唱的情景時,山林里熱鬧非凡,教師可點評其想象力豐富,將歌曲中的情景形象的描繪出來,語言表達能力強。如此,激勵學生將思緒都放在想象中,引領學生化身為山林里的小鳥,感受小動物的活潑可愛的音樂形象,并帶領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設計律動、創(chuàng)編舞蹈等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技能,從而讓學生不僅學會唱歌,而且能在唱歌的同時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演唱歌曲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xiàn)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由此可見,積極向上的評價可以激活音樂課堂的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音樂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3.注意力度
陽光評價需與生活相聯(lián)系,因此在課堂中要注意評價的力度與范圍,盲目的進行點評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且若是學生唱錯了節(jié)奏也予以表揚,就會使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越來越差。由于《山林的歌》這首歌旋律輕柔,學生在最初的學習中難免會唱出與之不相符的情感,教師可對其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勵學生再次聽賞歌曲《山林的歌》的動畫視頻,并告知其再聽賞一次肯定行。如引導學生通過動畫視頻,在舒緩的音樂中跟著旋律走,來到樹林中傾聽大自然的故事……可愛的動畫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其將自己融入動畫中,將手放在耳邊仿佛在傾聽可愛的小動物述說的故事。這時,不僅讓孩子們走入了音樂森林里,聆聽《森林狂想曲》,為學唱后的身勢動作創(chuàng)編做好了鋪墊。在隨后的學唱中,教師讓孩子們多聽感知歌曲。第一遍視聽了解歌曲內容;第二遍邊聽歌曲邊做二拍子的身勢伴奏,感受歌曲節(jié)奏;第三遍利用二部輪唱合唱形式,跟著錄音播放的音樂嘗試進行兩個聲部間的協(xié)調與控制,體會用聲部輪唱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的藝術形象。多次的聆聽讓孩子對樂曲更加熟悉,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當課堂結束時,讓學生回想自己是不是再試一次就能跟上音樂節(jié)奏了,鼓勵學生保持再接再厲的精神。
4.靈活切入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注意力難以維持40分鐘的課堂時間,其學習興趣也會隨著注意力的轉移而降低。因此教師可在學習《山林的歌》這首歌時,將樂譜符號分解成一個個符號,對能細心聆聽找出樂譜的學生進行表揚,當學生發(fā)現(xiàn)該首歌曲中眾多小節(jié)的旋律基本相同并指出時,教師可當即表揚其細心。
與此同時,創(chuàng)造是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使學生積累音樂創(chuàng)作經驗和發(fā)掘雙早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山林的歌》這首歌曲的歌詞短小,歌頌了幸福的童年生活,非常適合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作。當學生能熟練演唱出完整的歌曲后,教師先提出了“小動物們會述說哪些故事”讓學生開動小腦筋想一想、說一說,再按照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填空創(chuàng)編歌詞,并提醒其一定要注意節(jié)奏。當學生創(chuàng)編的非常合適時,教師除了語言上的鼓勵,還請全班學生演唱新創(chuàng)編的歌詞,讓學生感受的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其他孩子的再創(chuàng)作。同時,教師需認真傾聽,善于發(fā)現(xiàn),敏銳地捕捉并牢牢把握每一個適當?shù)慕虒W契機,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通過評價來引導課堂教學進程,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5.因人而異
陽光評價需針對學生不同表現(xiàn)給予不同的評價,在教學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教師要求孩子們自行創(chuàng)編時很多學生都能動起來,但再請學生表現(xiàn)時,有的學生缺乏自信,不敢獨立表演。于是,教師可請全班學生一起來表演,并對全體表演的學生進行公正的點評。對于創(chuàng)編的比較有新意的學生可再請這些學生上臺展示,讓“小觀眾”評一評其的表現(xiàn)好在哪里,培養(yǎng)其自信心。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往往不同,對于理解片面或缺乏深度學生,教師需運用適當?shù)脑u價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將問題的理解逐步走向圓滿。
三、結語
綜上所述,巧妙的將陽光評價應用于課堂,會無形中提高音樂授課教師的魅力,還能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陽光評價還能增強學生對音樂學習及表演的信心,使學生大膽在課堂中盡興表演,讓音樂課堂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張慧萍.構建多元化小學音樂課堂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02):137.
[2]劉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才智,2017(04):98.
[3]薛飛.愛上音樂課,我們從評價開始[J].戲劇之家,2017(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