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興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并將其的設為觀察組,并與同期的無病變人群150例為對照組。對所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診斷,比較兩組診斷結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CFV、MGV和SFV等的內徑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CFV、SFV、POV的CDFI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明顯,能清晰直觀的展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基本情況,為治療提供診斷依據(jù),值得推廣。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臨床研究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常見周圍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并發(fā)癥率,可能造成患者的永久性損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故此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需要采取適宜的診斷方式,達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目的。本次研究為了明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選取于我院住院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并將其的設為觀察組,并與同期的無病變人群150例為對照組。對所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診斷,比較兩組診斷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52例為研究對象,并將其的設為觀察組,并與同期的無病變人群52例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齡34~85歲,平均年齡(65.38±7.65)歲,對照組男性82例,女性68例,年齡33~84歲,平均年齡(65.43±7.5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沒有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方法
兩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下肢深靜脈進行觀潮,探頭頻率控制在5.0~10MHz,檢查前,需要患者保持空腹,并詳細的對患者進行講解彩色多普勒超超聲的基本功能,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并取仰臥位或是俯臥位,使得患者下肢得到充分外展。走向沿著患者的髖外靜脈逐漸向CFV、SFV、POV等,對患者的下肢深靜脈內徑和血流情況結果進行比較。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CFV、MGV和SFV等的內徑值和CFV、SFV、POV的CDFI值。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利用SPSS20.0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值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并使用(x+s)進行表示,數(shù)據(jù)中的計數(shù)資料使用卡方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當P<0.05時,說明相關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CFV、MGV和SFV等的內徑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的CFV、SFV、POV的CDFI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結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主要發(fā)生于股靜脈,并以老年為多發(fā)人群。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因素較多,其中以靜脈曲張;血液高凝狀態(tài)等為主。其主要的臨床癥狀以行走疼痛、下肢腫脹等。下肢深靜脈血栓需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如果治療不夠及時,就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永久性損傷的情況,危及患者的正常行走。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需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及早將血栓清除掉,避免機化血栓在患者的靜脈管壁上附著。這也就使得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變得十分重要,借由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能夠有效的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動態(tài)監(jiān)測,能夠做到無痛、重復診斷,可以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提供基礎信息資料,為溶栓和治療爭取時間,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本次研究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完成,并得到觀察組患者的CFV、MGV和SFV等的內徑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CFV、SFV、POV的CDFI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的血栓的效果顯著,可以有效完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過程監(jiān)控,可以作為下肢深靜脈血栓早期診斷的有效途徑,具有可重復診斷和準確性高的效果,且成本低廉,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差異顯著,值得推廣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