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對于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思想、塑造良好的性格具有重要意義,但前提是其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式。文章采用文獻梳理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在簡要論述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體育鍛煉規(guī)模與水平、體育鍛煉目的與動機以及體育鍛煉方式的基礎上,系統(tǒng)總結了其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據(jù)此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非體育專業(yè) 女大學生 體育鍛煉方法 發(fā)展策略
研究對象及問卷調查方式
文章以陜西省某高等院校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為了獲取更加準確的資料,本人針對陜西省某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設計出一份調查問卷,并在2015年12月進行了問卷的發(fā)放、回收與整理活動。具體來說,此次一共發(fā)放了300份問卷,回收264份,有效問卷為226份,有效回收率為75.33%,基本上能夠反映調查對象的實際情況。
研究結果與分析
1.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價值認知情況
對于體育鍛煉的價值認知情況直接反映了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愿,并由此在潛移默化中彰顯了其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影響到其體育鍛煉質量和效率,由此成為我們了解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首要內(nèi)容。在對226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隨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針對“您覺得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價值如何?”這一問題,有將近一半的調查對象認為體育鍛煉的價值非常大,有39.38%的人認為體育鍛煉的價值比較大,有10.18%的人認為體育鍛煉的價值一般,其他3.1%的人認為體育鍛煉沒有任何價值。由此看出,目前絕大多數(shù)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都認為體育鍛煉價值比較大甚至是非常大,對于體育鍛煉活動有著較高的價值認知,反映了其擁有強烈的體育鍛煉意識。這是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能夠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前提所在。
2.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規(guī)模情況
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價值有著較高的評價僅僅反映了其擁有強烈的體育鍛煉意識,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受時間緊張、學習任務重、場地匱乏、缺乏同伴等方面原因的影響,并非都會主動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為了進一步了解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規(guī)模情況,在問卷調查中也設計出“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會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這一問題,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會主動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但同時也有28.32%的學生不會參加體育鍛煉。這說明目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雖然大部分人都深刻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但有很大比例的學生因為各方面原因而不會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隨后,為了進一步了解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原因,在問卷中也設計出“如果您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原因是什么?(多選)”這一問題,分別有56.25%、40.63%和34.38%的學生是因為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沒有時間和缺乏同伴而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另分別有21.88%、14.06%、10.94%和10.94%的調查對象是因為場地匱乏、缺乏指導、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價值和個人身體不適的原因而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這充分說明了當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原因十分多樣,尤其是以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沒有時間和缺乏同伴為主,兼具其他方面的諸多原因。正如一位張姓女生所說:“自己雖然知道參加體育鍛煉對提高身體素質有好處,但由于學校缺乏網(wǎng)球場,沒有老師的指導,而且也沒有和自己一起學習的同學,因此也就很少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3.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方式的情況
參與體育鍛煉的方式即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由此反映了其體育鍛煉負荷、鍛煉內(nèi)容與鍛煉效果情況,成為我們了解當前高校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所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問卷調查過程中,針對“如果您參加了課外體育鍛煉,您主要選擇的是以下哪些體育鍛煉方式?(多選)”這一問題,在參加了課外體育鍛煉的162名女生中,有69.75%的調查對象選擇跑步進行體育鍛煉,有41.98%的調查對象選擇羽毛球進行體育鍛煉,還分別有29.63%和19.14%的調查對象選擇跳繩和排球進行體育鍛煉,也有10.49%、6.17%和4.94%的調查對象選擇籃球、足球和乒乓球進行體育鍛煉。這表明當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采用了以跑步、羽毛球和跳繩為主,兼具排球、籃球、足球與乒乓球之類的多樣化的運動方式,表現(xiàn)出獨立性高、運動量小、運動過程可控性強的特征,比較適合女生運動特點。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可以自發(fā)進行體育鍛煉之外,也可以參加學校所組織的各類運動甚至是參加商業(yè)健身房所提供的運動項目。為了深入了解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加各類型運動的意愿情況,在問卷調查過程中,也設計出“您傾向于參加以下哪些類型的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多選)”這一問題,有89.51%的調查對象傾向于自主安排體育鍛煉活動,有54.32%的調查對象選擇的是學校安排體育鍛煉活動,也有22.22%的調查對象選擇的是進入健身房,由此說明在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女生中,大部分學生傾向于以自己安排課外體育鍛煉為主,同時也希望學校能夠開展一些相關的體育鍛煉活動,其中也有少數(shù)人希望進入健身房進行更加專業(yè)、更具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活動。這充分彰顯了學校開展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根據(jù)女大學生的運動需求與運動特征,開展相關的體育鍛煉活動。
4.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情況
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情況即廣大女生希望通過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達到什么樣的目的,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等,表現(xiàn)了其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實際需求情況,是學校宣傳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依據(jù)?;诖?,在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中,設計了“請問您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是什么?(多選)”這一問題,如表1所示。這也充分反映了當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秉承以消遣娛樂、鍛煉身體、減肥和緩解學習壓力為主,兼具培養(yǎng)運動技能、結交朋友、塑造性格等多樣化的動機,而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也反映了女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價值有著多樣化的認識和需求。各學校需要以此為基礎來宣傳和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活動。endprint
5.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情況
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直接反映了其運動量以及實際運動效果情況,是我們了解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現(xiàn)狀另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首先,在問卷調查中,針對“您每個星期進行了多少次課外體育鍛煉?”這一問題,如表2所示。
隨后,為了進一步了解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每次體育鍛煉時間情況,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過程中,也設計出“您平均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長為?”這一問題,有38.27%的調查對象平均每次運動時長在31~60分鐘之間,有24.69%的調查對象平均每次運動時長在1~30分鐘之間,分別有19.75%和12.35%的調查對象平均每次運動時長在61~90分鐘和91~120分鐘之間,也有4.94%的調查對象每次運動時長在121分鐘及以上。這說明目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平均每次運動時間主要在1個小時以內(nèi),也有三分之一略多的學生每次運動時間在1個小時以上。
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體育鍛煉存在問題與解決措施
1.存在的問題
尚未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比例較高。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比例直接反映了當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規(guī)模情況,由此彰顯了體育鍛煉在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培養(yǎng)良好性格、緩解學習壓力以及娛樂過程中的實際價值。在所調查的226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中,有64人目前尚未參加任何體育運動,占調查對象的28.32%,即有四分之一略多的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參加任何的體育鍛煉。其原因涉及有56.25%、40.63%和34.38%的學生是因為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沒有時間和缺乏同伴而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另有21.88%、14.06%、10.94%和10.94%的調查對象是因為場地匱乏、缺乏指導、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價值和個人身體不適的原因而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這就要求學校必須采取相關措施,進一步提高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規(guī)模。學校尚未對女生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活動。通過以上分析發(fā)現(xiàn):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呈現(xiàn)出個性化的體育運動需求與運動特征。
2.解決措施
學校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女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其參與體育鍛煉的規(guī)模,學??梢詮囊韵聝蓚€方面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首先,立足于非體育專業(yè)女生的運動需求與運動特征,展開全面的運動宣傳活動。從而一方面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運動氛圍;另一方面深化其對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其次,則應根據(jù)非體育專業(yè)女生的運動特征與運動需求,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維護與管理活動,而且也可以組建各類運動團體,為其配備專業(yè)的指導老師等,進一步激發(fā)其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校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活動。針對非體育專業(yè)女生的運動需求與運動特征,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同樣是激發(fā)其參加體育鍛煉積極性所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手段。鼓勵女生制訂和實施訓練計劃。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目前,有86.73%的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都認為體育鍛煉價值比較大甚至是非常大,有71.68%的人會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活動,而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原因則是以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沒有時間和缺乏同伴為主,兼具場地匱乏、缺乏指導、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價值和個人身體不適等諸多原因。
目前,非體育專業(yè)女生主要是通過跑步、羽毛球和跳繩等方式參加體育鍛煉,目的主要是以消遣娛樂、鍛煉身體、減肥和緩解學習壓力為主,兼具培養(yǎng)運動技能、結交朋友、塑造性格等。
目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育運動的次數(shù)主要在3~4次之間,平均每次運動時間主要在1個小時以內(nèi),也有三分之一略多的學生每次運動時間在1個小時以上。
當前非體育專業(yè)女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尚未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比例較高;學校尚未對女生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活動以及體育鍛煉行為存在較大隨意性等。
2.建議
學校應立足于非體育專業(yè)女生的運動需求與運動特征,展開全面的運動宣傳活動,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維護與管理,甚至組建各類運動團體,為其配備專業(yè)的指導老師。
各個學??梢栽谶\動會之類的綜合性體育比賽中,增設女生運動項目,并鼓勵各個學院內(nèi)部或者是學院之間積極開展以女生為主的單項體育比賽活動。
學校應鼓勵各個學生能夠對體育鍛煉方式、頻次、時間、地點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并堅持加以執(zhí)行和實施。
參考文獻:
[1]常生:《中國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2]高凱:《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組織、運行、監(jiān)督方案》,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5。
[3]毛振明:《大學生體育與健康教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王景亮:《對女大學生體育態(tài)度及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當代體育科技》2013年第4期。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體育部 陜西西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