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傳
[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 方法 該研究所選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給予CT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觀察比較。 結果 全部50例患者中,子宮肌瘤患者人數、卵巢腫瘤例數分別為20、30例;30例卵巢腫瘤患者中,17例為囊腺癌,4例患者為顆粒細胞癌,2例為纖維瘤,4例為內膜樣癌,3例為畸胎瘤。子宮肌瘤的最大直徑為6~19 cm,平均為(9.5±1.3)cm;卵巢腫瘤的直徑為5~17 cm,平均為(12.3±2.3)cm。在子宮動脈顯示率方面,子宮肌瘤組患者和卵巢腫瘤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卵巢腫瘤患者的卵巢動脈顯示率60.0%、卵巢靜脈顯示率80.0%均顯著高于子宮肌瘤患者的卵巢動脈顯示率35.0%、卵巢靜脈顯示率6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進行CT檢查,能對腫瘤的供血血管狀況進行有效顯示,對于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非常重要。
[關鍵詞] 子宮肌瘤;卵巢腫瘤;CT診斷
[中圖分類號] R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3(b)-01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diagnosis value of hysteromyoma and ovarian tumor.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and ovarian tumor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given the CT examin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50 cases of patient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and ovarian tumor was respectively 20 cases and 30 cases, in the 30 cases with ovarian tumor, 17 cases were with cystadenocarcinoma and 4 cases with granular cell carcinoma, 2 cases were with fibroma, 4 cases were with endometriocarcinoma and 3 cases were with teratoma, and the biggest diameter of fibroid was between 6 and 19 cm, and the average was (9.5±1.3)cm, the diameter of ovarian tumor was between 5 and 17cm and the average was (12.3±2.3)cm,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uterine artery display rate between the hysteromyoma group and ovarian tumor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arteria ovarica display rate and ovarian vein display rate of hysteromyoma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ibroid patients, (60.0%, 80.0% vs 35.0%, 65.0%),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CT examination for hysteromyoma and ovarian tumor can effectively show the blood supply vessel of tumor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ysteromyoma and ovarian tumor.
[Key words] Hysteromyoma; Ovarian tumor; CT diagnosis
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是臨床中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發(fā)生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1]。對于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來講,患者早期的臨床表現并不顯著,早期診斷的難度較大,選擇影像學輔助檢查方法能有效幫助診斷。CT檢查具有比較理想的組織對比和詳細的斷面解剖,在整體觀察以及局部解剖方面具有比較顯著的優(yōu)勢。該研究方便選擇該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所選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經過手術病理檢查確診;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增多、腹瀉、下腹部具有包塊等;患者年齡為25~52歲,平均年齡為(40.2±1.3)歲;患者腫瘤直徑均≥5 cm。全部50例患者中,子宮肌瘤患者人數、卵巢腫瘤例數分別為20例、30例;在基線資料方面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給予CT掃描檢查,并分析患者的CT掃描檢查結果。檢查前患者應保持空腹狀態(tài),并于檢查前2 h給予濃度為2%的含碘溶液口服,劑量為1 000 mL,防止正常的小腸和卵巢相混淆。檢查前應告知患者喝水,充盈患者膀胱,選擇陰道塞來標記患者子宮。給予654-2肌注,劑量為20 g,選擇1 000 mL的鹽水對患者實施灌腸處理,讓患者直腸保持沖水狀態(tài),讓顯像質量得以有效提升。選擇飛利浦微平板64排128層螺旋CT機掃描檢查,全部患者均選擇CT平掃和CT增強掃描,將患者恥骨到腎門部位作為掃描范圍,電流和電壓分別設置為200~230 mA、120 kV,掃描層厚和掃描螺距則分別設置為5 mm、1.016,重建層厚和重建間隔分別設置為1.25、1.25 mm。在對患者實施增強掃描時,應注射對比劑碘海醇90 mL,選擇追蹤法讓動脈期相的準確性得以保證,將平均注射速率設置為2.5 mL/s,將影像數據輸入到CT影像分析工作站中,選擇二維多平面、曲面和三維容積來對數據進行重建,分析映像圖像,對卵巢靜脈、卵巢動脈以及子宮動脈情況進行重點觀察,安排2名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CT檢查臨床醫(yī)師來判斷臨床診斷結果。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子宮肌瘤組患者和卵巢腫瘤組患者的卵巢動脈顯示率、卵巢靜脈顯示率和子宮動脈顯示率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理學診斷結果觀察
全部50例患者中,子宮肌瘤患者人數、卵巢腫瘤例數分別為20、30例;30例卵巢腫瘤患者中,17例為囊腺癌,4例患者為顆粒細胞癌,2例為纖維瘤,4例為內膜樣癌,3例為畸胎瘤。子宮肌瘤的最大直徑為6~19 cm,平均為(9.5±1.3)cm;卵巢腫瘤的直徑為5~17 cm,平均為(12.3±2.3)cm。
2.2 卵巢動脈、卵巢靜脈、子宮動脈顯示率觀察
30例卵巢腫瘤患者中,卵巢動脈顯示率為60.0%(18/30),卵巢靜脈顯示率為80.0%(24/30),子宮動脈顯示率為96.7%(29/30)。20例子宮肌瘤患者中,卵巢動脈顯示率為35.0%(7/20),卵巢靜脈顯示率為65.0%(13/20),子宮動脈顯示率為100.0%(20/20)。在子宮動脈顯示率方面,子宮肌瘤組患者和卵巢腫瘤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卵巢動脈顯示率以及卵巢靜脈顯示率方面,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是臨床婦科中發(fā)生率較高的兩種類型,在臨床癥狀以及發(fā)病年齡方面,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比較類似,所以在對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進行鑒別診斷時,難度較大[2]。選擇CT影像學輔助檢查能對患者的子宮、卵巢解剖結構進行有效觀察,進而為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的鑒別診斷提供科學依據[3-4]。子宮肌瘤是一種實性球形包塊,和子宮肌層相比較,子宮肌瘤的質地更硬,表面光滑,和周圍肌組織的界限比較明顯。選擇CT對子宮肌瘤進行檢查,診斷準確度和敏感性較高,CT檢查的影像學表現一般為:子宮表現為不均勻或者均勻增大,宮腔影表現為變小、閉塞、偏移,腫瘤體表現為均勻實體性密度,腫瘤存在比較清晰的邊界,和周圍脂肪組織存在明顯分界[5]。
如果卵巢腫瘤較小,則常常位于盆腔內的左右兩旁;而如果卵巢腫瘤較大,則可能位于盆腔入口處,中線附近、膀胱上方或者下腹部。卵巢腫瘤則因為卵巢發(fā)生腫脹、增大、新生物,而且種類復雜,如果卵巢腫塊巨大,通過觀察腫塊的生長方式、組織結構,也不能對其來源進行有效判斷[6]。分析該研究結果發(fā)現,在全部50例患者中,子宮肌瘤患者人數、卵巢腫瘤例數分別為20、30例;30例卵巢腫瘤患者中,17例為囊腺癌,4例患者為顆粒細胞癌,2例為纖維瘤,4例為內膜樣癌,3例為畸胎瘤。子宮肌瘤的最大直徑為6~19 cm,平均為(9.5±1.3)cm;卵巢腫瘤的直徑為5~17 cm,平均為(12.3±2.3)cm。如果子宮肌瘤或者卵巢腫瘤的直徑大于5 cm,子宮肌瘤則會發(fā)生中線偏移,和子宮的關系并不緊密;卵巢實性腫瘤則會因為腫塊較大而對子宮造成壓迫,所以在鑒別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時存在較大的難度。對于良性卵巢腫瘤來講,其CT征象主要表現為輪廓光整,主要為橢圓形或圓形,內部結構為囊性、實性均勻,畸胎瘤則不均勻;如果囊腫為實質性、液性腫瘤則表現為軟組織密度,畸胎瘤則存在較多的脂肪性低密度;囊性患者表現為均勻薄壁,或者腫瘤壁不容易察覺;實性或囊性患者表現為無鈣化,畸胎瘤壁則表現為鈣化,內含骨質密度;囊腫無強化,實性患者則存在輕微的均勻強化;病變范圍比較局限,很少合并腹水。對于惡性卵巢腫瘤來講,其CT征象則主要表現為:輪廓為不規(guī)則分葉狀;內部結構主要為不均勻,多囊實性;密度表現為混合密度,主要為實性;腫瘤壁為不規(guī)則厚壁;病灶內存在不定形鈣化,存在顯著的不均勻強化,病變范圍主要累及腹腔和盆腔,常常合并腹水。
在對卵巢周圍血管進行檢查時,常規(guī)CT檢查的顯示率較差,所以在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7-8]。應用64層螺旋CT掃描檢查,能對患者的盆腔解剖結構、子宮和卵巢的解剖結構進行有效觀察,能更好顯示卵巢靜脈和卵巢動脈。臨床研究發(fā)現,通過了解子宮、卵巢的供血動脈、引流靜脈來源、走向、分布情況、形態(tài)以及數量,能有效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9]。該研究主要分析了子宮動脈、卵巢靜脈、卵巢動脈的情況,卵巢靜脈嚴重腰大肌前緣向上行,和卵巢血管蒂相連接,并于左側回流到機體左腎靜脈,于右側回流到機體下腔靜脈;卵巢動脈的出發(fā)位置為機體腎動脈下緣,并沿著機體腰大肌前緣下行,直到卵巢位置;子宮動脈的出發(fā)位置為髂內動脈,并沿著機體盆側壁內向、下向、前向進入到機體子宮。臨床實踐發(fā)現,如果卵巢靜脈和卵巢動脈進入到腫塊,則可以判斷卵巢為該腫塊的來源,如果子宮動脈存在明顯增粗,同時進入到腫塊,則可以判斷子宮為該腫塊的來源。所以仔細分析腫瘤附近的子宮動脈、卵巢靜脈和卵巢動脈情況,能對腫塊血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進而來鑒別性診斷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分析該研究結果發(fā)現,在30例卵巢腫瘤患者中,卵巢動脈顯示率為60.0%(18/30),卵巢靜脈顯示率為80.0%(24/30),子宮動脈顯示率為96.7%(29/30)。20例子宮肌瘤患者中,卵巢動脈顯示率為35.0%(7/20),卵巢靜脈顯示率為65.0%(13/20),子宮動脈顯示率為100.0%(20/20)。在子宮動脈顯示率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卵巢動脈顯示率以及卵巢靜脈顯示率方面,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姚劍明[10]通過分析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發(fā)現,子宮肌瘤組患者的卵巢動脈顯示率為33.3%,卵巢靜脈顯示率為66.7%,子宮動脈顯示率為100.0%,卵巢肌瘤組患者的卵巢動脈顯示率為39.4%,卵巢靜脈顯示率為75.6%,子宮動脈顯示率為93.9%,該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進行CT檢查,能對腫瘤的供血血管狀況進行有效顯示,對于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 張笛.分析子宮肌瘤應用CT診斷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6,22(9):49-50.
[2] 卿時軍,雷光武.CT對巨大子宮肌瘤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6,23(1):38-39.
[3] 李之冰.CT檢查在子宮肌瘤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2(12):36-37.
[4] 倫鳳森.B超與CT檢查在子宮肌瘤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24):149-150.
[5] 劉小順.CT檢查診斷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2(12):39-40.
[6] 李俊.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觀察[J].今日健康,2015,14(10):407.
[7] 徐玫.子宮肌瘤的CT表現分析[J].健康導報:醫(yī)學版,2015, 20(9):249.
[8] 方軍平.探析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8):123.
[9] 張海東.CT應用于子宮肌瘤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5,28(3):1402-1403.
[10] 姚劍明.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2(16):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