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歷來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高中生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就數(shù)學這個科目而言,除了愛好和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接受能力外,個體的差異,更會導致學生對所講知識的領悟和掌握程度產(chǎn)生差距,如果把這些因素排除愛外,則對于高中數(shù)學教育有著更多的負面影響,也會使得學生的身心成長收到影響,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的做到分層教學,能夠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按照當前教學提綱的要求我們應該分成: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教學要求,也相應的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分層教學,這樣是為了能夠更好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的差異來進行差異化教學,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同,充分的把學生的差異化利用起來,進而分成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運用相應的教學任務,真正的做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從而使得學生的由被動學習逐步的變成主動學習,進一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教學 分層教學 縮小差距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7-0248-01
一、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分層教學在符合教材需要的前提下,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著很好的學習機會,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由于分層教學的時候,學生的教學的主體,從而使得分層教學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結果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良好的結果,不僅僅使得教學的進度達到了要求,還能夠更好的使得教學目的達到了預期,更加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得課堂教學結果更加的優(yōu)化,提高了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通過分層教學,不僅僅使得學生的學習水平有著一個極大的提高,還能夠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閑的更加的融洽,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針對不同的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犯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能夠更加的去了解學生,關注學生,也就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得到了很好的信任和了解。
二、充分了解學生,實施分層教學
老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時候,首先要做到的是對學生有著一個基本的了解,進而的要做到盡可能的去了解到每一個學生,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性格等等各個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方法來調查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風格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家長會與學生及班主任交流等途徑,更全面的了解學生個性特征。然后將情況進行綜合整理,分類歸擋,做到心中有數(shù)。當教師對學生有了充分的了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來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加努力,能夠提高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進而使得教育能夠更加公平的開展,在現(xiàn)在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的情況就是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來采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采用一概而論的教學方式,這樣就是的許多學生都沒有辦法去接受教師所教學的內(nèi)容。對于那些學習基礎好的,還能跟上,而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則根本不知所云,對于他們來說會很難理解,更談不上熟練掌握了,一節(jié)課下來可能會落下很多知識,基礎差的學生落下更多,學生就會變得氣餒,不敢問老師,也不好意思問其他學生,時間長了也就無所謂了,漸漸就會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橢圓的標準方程》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時,課標要求讓學生經(jīng)歷尋找橢圓標準方程的過程;掌握焦點在坐標軸上的兩種橢圓標準方程;會求解基本的橢圓方程等。對于第三層的學生,教學內(nèi)容重點在:體會知識發(fā)生過程,理解橢圓標準方程,給出基本量,會列出標準方程,給出標準方程,會得出基本量等。而對于第二層的學生來說,則要求參與知識發(fā)生過程,掌握橢圓標準方程,會結合橢圓定義與標準方程解題等。對第一層的學生而言,教學重點在主動參與知識發(fā)生過程,掌握橢圓標準方程,會靈活運用橢圓的標準方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能力等。這樣的分層教學讓所有學生都基本掌握了教學知識點,確保能銜接下一節(jié)內(nèi)容的繼續(xù),扎實了全部學生的基礎,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當?shù)谌龑訉W生積累知識到一定量時就有可能會質變,提高教學質量。
三、分層教學的具體幾點做法
1.老師要進行分層備課
了解學生情況后要對學生進行適合的小組劃分,比如分為一二三組,根據(jù)小組的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不同組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老師可以在備課時著重注意一下,哪些內(nèi)容對各個組是必須掌握的,哪些內(nèi)容是只作了解的,對不同小組在作業(yè)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這些都必須在備課時充分考慮。
2.課堂教學注意層次授課
進行分層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例如在教學“函數(shù)概念”一節(jié)內(nèi)容過程中,要求學生復習相應的舊知后,實驗教師設計如下一組問題:(1)什么叫函數(shù)?映射?(2)為什么說:“自變量有一定取值范圍?”(3)為什么說:“函數(shù)有確定的范圍與之對應?”(4)取值范圍可分別構成集合嗎?它們有何特點與關系?(5)你能從映射的角度重新定義函數(shù)嗎?(6)函數(shù)記號如何?新定義與原定義相同嗎?讓第三層學生回答1.2題,第二層學生回答3.4題,第一層學生回答5.6題。
3.注意分層布置作業(yè)
在教完一個概念、一節(jié)內(nèi)容后,學生要通過做練習來鞏固和提高,因此課后布置多層次習題是分層次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學中,布置如下三個層次的作業(yè)供各層次學生選擇:第三層:解下列不等式: 第二層:求下列函數(shù)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EMBEDEquation.KSEE3\*MERGEFORMAT(3)EMBEDEquation.KSEE3\*MERGEFORMAT 第一層:已知不等式EMBEDEquation.KSEE3\*MERGEFORMAT 1)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EMBEDEquation.KSEE3\*MERGEFORMAT ,求k的值:2)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實數(shù)集R,求k的值;
四、總結
總之實行“分層次教學”,由于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目的。但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新的操作難度大的工作,對教師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工作量更大,實行方法與措施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討與改進。
參考文獻:
[1]劉昌洪.數(shù)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讀寫算,2012,(16)
[2]趙彥杰.談高中數(shù)學“分層次教學”[J].教育學文摘雜志,2013,(31)
[3]楊光.高中數(shù)學"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新課程(教師版),2010,(3):106-107
[4]徐嶸.淺談“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4,(12):302-302
[5]曹清華.在層次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科學導報,2014,(2):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