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吉
摘要:從校園環(huán)境、人際關系、班級管理和個性發(fā)展方面入手,讓學生在健康的集體輿論下和快樂的學習氣氛中通過多樣的人際交往、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每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而全面的發(fā)展,從而形成一個上進、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體諒的班集體。
關鍵詞:班級和諧;個性;管理
所謂“和諧班集體”就是讓學生在健康的集體輿論下和快樂的學習氣氛中通過多樣的人際交往、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每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而全面的發(fā)展,從而形成一個上進、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體諒的班集體 。我認為構建和諧班集體應該從校園環(huán)境、人際關系、班級管理和個性發(fā)展方面著手。
一、校園環(huán)境的和諧
學生的良好教育需要一個好的環(huán)境,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去設法建立良好的班集體環(huán)境,給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環(huán)境。
教室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室環(huán)境的好差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著較大的影響。我們應把教室建設成能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能力的地方,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我班開學初就對教室做了布置,“公布欄”除了一些學校常規(guī)制度外,還有班費支出,“學習欄”有各科學習要求,及先進分子公示等。“展示欄”有學生的美術作品,有學生旅游的靚照,有各次活動的獲獎通報……“黑板報”專欄讓學生自己分工合作設計、完成,能說的就說,能寫的就寫的,能畫的就畫,能評的就評……另外,還強調地面要保持干凈,桌椅要擺得整齊;平時強調學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靜與祥和,告示學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時候不允許不文明的言語、動作在教室里發(fā)生。這項工作很瑣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這項工作,班集體的良好環(huán)境才能得到保障。
二、人際關系的和諧
教師往往容易犯的毛病是對成績好的學生和一些調皮而成績差的學生在公開場所分別對待。對后者討厭有余,導致他們破罐子破摔。對前者則使他們驕傲自滿,進而又使大部分學生灰心喪氣,從而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我班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有的甚至被溺愛。有的嫉妒同學成績,諷刺挖苦先進;有的成績無望,上課愛講點小話……所有這些需要良好的師生關系來妥善處理,各個擊破,化解矛盾,否則必然影響班風學風,使得學生之間不和諧,管理混亂,教育無力。
1、把握班級人際關系的脈搏
開學起就通過學生隨筆、作業(yè)記載、紀律記載、與學生個別談話、班會大探討,專題講座等方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并進行研究,看清班級人際關系現(xiàn)狀,弄清每個學生在班級關系中的地位。抓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教育,收到了好的效果。
2、強化集體觀念
我一直尊重班級學生的個性和自尊,形成師生和諧相處的格局,以“心中有同學,心中有老師,一切以班級榮譽為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當然了,39人的班中總有性格孤僻的學生,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不協(xié)調的情緒。比如我班有男生作業(yè)常不能按時完成,要組長、科代表和學習委員督促;還有的上課玩手機,對學習興趣不高等。這時候,班級環(huán)境一方面教育同學們應寬容別人的錯誤,引導他們換位思考,打消相互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主動找學生談話,給予細心詢問和指導,令其在學習上盡力而為,盡最大的努力多學知識,將自己融入到同學們當中。
三、班級管理的和諧
我常想: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們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管,不是批,而是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是學生能自己認識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覺改造自己,自覺努力前進。我己開始從班級管理中解脫出來,就是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使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
1、校規(guī)與班規(guī)的執(zhí)行
管理班級要有班主任的個性融入其中,這樣管理才會有以人為本的個性,才有民辦學校的特色。但這并不是說由班主任一人說了算,校規(guī)與班規(guī)在對學生宣講時,主要是“應該怎樣”而不是“不應該怎樣”,講清為什么“要這樣”,盡可能少一些“不怎樣”就“會怎樣”。我相信這樣的講法,比起強迫服從規(guī)章,更容易讓他們接受和認同。
2、問題大家解決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一個班免不了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xiàn)。有了問題怎么辦?專制型的教師可能就會自己說了算。這樣表面上看問題好像解決了,但學生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很可能對老師的處理并不滿意,但礙于老師的威嚴,不敢跟老師提意見。老師也不了解學生的心思。長此以往,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開展班級工作就會困難重重。我覺得在處理問題前聽取同學們的意見,要個證據(jù)確鑿,然后再做決定才行。在工作中,我努力地向這個方向發(fā)展。當班里出現(xiàn)問題時,我總是先找一些相關的同學都談談自己的看法,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提出建議。一個人所想的總是有限,但通過分析和比較學生們的意見,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有說服力。把自己的管理意愿以集體輿論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集體去影響每一個學生,學生會真切感到集體對他們的關注和監(jiān)督,想到自己與集體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集體,必須管好自己才行。
四、個性發(fā)展的和諧
和諧班集體的構建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學生身上,學生個性素質的高低是評價班級是否和諧的一個重要標志。我覺得要做到:
1、要承認學生差異,要有正確的人才觀
好的班級肯定有一些素質較高的學生,反過來,學生的素質高了,自然這個班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班級。班主任要注意消除另眼相看后進生的行為,鼓勵學生要有互助友愛的精神,正確看待學生之間的差距,承認每個學生將來獲得的成就有差距。因此,我們就要靈活處理事務,對學生期望值不能在一致高度。
2、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學生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滿足后,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和自尊需要。而班級的后進生更渴望得到信任、尊重和關心。因此我的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堅持表揚為主,多鼓勵,少批評如何構建和諧班級體。
3、教師要“業(yè)精為師,德高為范”
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就要有高素質的教師。 “打鐵必須本身硬”,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我們老師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掌握現(xiàn)代各方面信息,用切身體驗和真情實感去教育學生,做學生的楷模,以自己優(yōu)秀的人格本色去影響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知識上的啟導者、思想上的引路人,這樣的教育才是最生動、最有效、最深刻的。這樣的教育才會產(chǎn)生和諧社會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