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芬
責任意識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對家庭、社會、國家等應負的責任;另一方面主要是個人對自身所應承擔的責任。每個人在社會家庭中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一、大學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的作用
1.有利于造就社會主義接班人
當代高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能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人才。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與奉獻精神,將當代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四有”新人,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將自身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在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提高自己,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2.是建設社會主義的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內在要求。在建設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大學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當代大學校園是知識的聚集地,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場所,而大學生是重要人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入階段,需要更多的人才去承擔改革的使命,因此,需要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意識,這樣才會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站到歷史的高度認識到自身的責任。
3.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責任,盡到責任,可以促進社會的良好發(fā)展。人的責任有一定的本質屬性,是人與外界聯(lián)系的紐帶,可充分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每個大學生才會盡到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才能夠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使身心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二、培養(yǎng)大學生責任意識的措施
1.發(fā)揮教學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尤其要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此,高校需要適當發(fā)揮政治教學的作用,提高思想理論課程的實踐性。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價值核心觀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懂得個人發(fā)展沒有辦法離開社會的發(fā)展,社會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來滿足個人的發(fā)展。同時,也需要個人努力對社會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盡可能地承擔責任,這樣才會使大學生的個人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
2.強化教師的作用
在責任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身作則,利用自身的責任心去提高學生的責任心。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同時也是青少年的靈魂導師,其他任何途徑都沒有辦法代替。言傳不如身教,在大學階段,教師是學生良好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可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一些學生很喜歡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在責任教育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要先做到;若是學生不能做到的,那么教師自己不應該強迫學生做到,應利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這樣才能夠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重視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責任意識作為一種品質、一種習慣,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培養(yǎng),在生活中加以沉淀,責任教育是一種養(yǎng)成式教育。責任教育的培養(yǎng)應該重視社會實踐的作用,從而實現(xiàn)認知與責任的統(tǒng)一。高校在發(fā)展過程中,需要組織學生適當?shù)貐⒓右恍┥鐣嵺`,讓學生們通過實踐了解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可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這樣才會使當代大學生認識到責任意識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 瀟.論大學生家庭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6).
[2]丁 鳳.當代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探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