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摘 要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學質(zhì)量密切相關。一直以來,有關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論文層出不窮。然而,很少有論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本文就此為基點,為了解決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來提高小學的閱讀教學水平、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7-0096-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課堂是教師進行教學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而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雖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仍有一部分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停留在單調(diào)的理解大意、找出文章結構、探求文章的內(nèi)涵上,雖然這可以鞏固學生語文閱讀的基礎知識,但在一定程度上卻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下面筆者對如何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一些探討。
1.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要注重基礎,合理歸納教學重點。教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領導人,所以教師不能忽視他們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合理加工教學內(nèi)容、歸納重點,避免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走過場”的現(xiàn)象,就變得十分重要。同時,老師也可以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結合具體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也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目的意義,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讓各種教學方法有效地運用起來,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學習的目標要明確、具體。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要明確。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基本的字形、字音以及對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閱讀卻一直貫穿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始終,因此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快捷明了的方式,如表格、列大綱細目等,明確地顯示預期的教學效果,并對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所觀察到的反應進行描述。
3.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可以依照課文內(nèi)容,利用一些圖片、配樂朗誦、音頻視頻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呈現(xiàn),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閱讀,融入文本,感悟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情感內(nèi)涵。在這樣開放、氣氛和諧融洽、趣味性十足的課堂學習中,有助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味快樂,提高學習效率。
4.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發(fā)散學生思維,同時加強評價的針對性。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一階段的學生正值想象力、思維極為豐富、敏捷的年齡。在他們眼中,一篇文章的理解視角多樣,甚至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對于學生的這些獨特見解教師們必須予以尊重,而不是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去否定他們的想法,更不能挖苦嘲諷。否則會限制或是阻礙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鼓勵學生,認真回答學生的問題,可以運用一些表達技巧或肢體語言等不失鼓勵性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才會更好的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讓我們的閱讀教學充滿無限活力。
5.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身為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時刻關注最新的教育動態(tài),通過對新的教學理念和目標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做一位與時俱進且綜合素質(zhì)高的好教師。此外,還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文本,明確語言閱讀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加強閱讀指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簡而言之,小學閱讀教育是為以后的語言表達、語文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老師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重視起來,勇于探索去尋求適合自己的、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營造一個高效、融洽自主的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許福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9).
[2]王友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04).
[3] 范百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1):33.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