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玉玲
摘 要 教育倫理是應用倫理學的分支學科,隨著長期的發(fā)展,在教育倫理的課堂管理中不僅確保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且還是師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方法。文章在這里主要是對教育倫理視野下課堂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 教育倫理 視野 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7-0025-02
倫理化的課堂管理要重視學生的生命以及個性,要將學生的生命質量提高,進而進行管理和教學活動。文章在這里主要是對教育倫理在課堂管理的意義,以及倫理精神在課堂管理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一、教育倫理對課堂管理的意義
1.教育倫理有利于調節(jié)課堂管理和教學活動中的各類因素之間的聯(lián)系。所有的教育行為是指人和物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在進行課堂管理的時候,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關系是呈現(xiàn)出多層次、多方面的,所以教育倫理在很多方面影響著老師的課堂管理和教學活動。在課堂管理和教學當中要將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以及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系處理妥當,這樣才能更好地對這些關系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和處理,這樣才能確保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達到教學目標。
2.教育倫理有利于老師合理、科學、人性化地選取與學生身心發(fā)展相符合的課堂管理模式。課堂管理是執(zhí)法的有目的的活動。老師在對課堂進行管理以前,怎樣培養(yǎng)學生,在觀念上已經(jīng)有了一種預想的結構或者預期的想象,且還要作為依據(jù)來選取與學生身心發(fā)展相符合以及能夠對教學要求進行滿足的課堂管理方法。嘗試使用這些課堂管理方法來對相關的課堂活動進行組織,讓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能夠達到預想的變化,出現(xiàn)明顯的個性特點。老師要以學生為本,要對學生人格和個性尊重的前提下,選擇與學生發(fā)展相適應的管理方法。所以,教育倫理產生的意義就在于老師要將倫理精神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讓它能夠選取合適的、有效的課堂管理方法。
3.教育倫理有利于達到課堂管理中老師管理特點的個性化。人類正在進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老師的管理風格特點以及教學理念從思想理念形態(tài)朝著社會物質轉化。教育倫理的價值意義就是怎樣把老師已經(jīng)擁有的知識文化和專業(yè)技能,在進行課堂管理的時候產生老師自己獨有的管理特點。
二、倫理精神在課堂管理中的作用
在當前的課堂管理上,老師和學生在倫理上的需求都是位于缺失的情況,這些都不能夠體驗到課堂充滿生命意義的幸福感。在具體的課堂中,老師由于對學生缺少人性化的關懷,有的時候會使得學生用對抗的形式將心理的需求表達出來,這樣就造成師生都困惑的情況。總而言之,課堂上老師管理倫理的匱乏,體現(xiàn)在對公正的缺失、自由的漠視等。因此在課堂管理中堅持倫理對教育活動的意義比較大,還能夠提高課堂管理以及課堂教學的質量。
1.有利于老師倫理素養(yǎng)的提高。老師在教學系統(tǒng)中所表現(xiàn)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師的倫理素養(yǎng)對于教學的倫理品行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老師的倫理素養(yǎng)主要具有倫理認知、倫理感情以及倫理實踐三個方面:倫理認知是指老師對傳統(tǒng)倫理內的各類特性以及核心含義的任意體會,在倫理體系當中的要對自由、民主、和諧等核心內涵要有明確的感悟;老師的倫理情感是要聽從內心的道德標準,對好的倫理價值要尊重和敬仰;倫理時間是指在具體的實行當中實踐本身對倫理的認識。課堂管理內的倫理精神,會經(jīng)過提高老師的這三個層次來慢慢的提升老師的倫理素養(yǎng)。
2.促進課堂管理活動。第一,倫理精神有利于達到課堂管理中老師課堂管理理念的轉變,慢慢從重視效率朝著重視公平的方向轉變,從控制轉變?yōu)檎n堂自由民主,讓老師形成具備倫理特征的管理方式,促進課堂管理活動朝著理性化、規(guī)范化的方向轉變;第二,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具備生命意義,讓課堂成為老師和學生生命成長健全的場地;第三,有益于課堂管理活動中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在實際的課堂管理中具備復雜性和挑戰(zhàn)性的,在這當中有可能出現(xiàn)許多阻礙教學發(fā)展的突發(fā)事件,這就要老師去處理,老師根據(jù)自己倫理素養(yǎng)的提高,讓自己的行為慢慢地規(guī)范化,還能夠選取科學的、有效的課堂管理方法。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幸福感。倫理精神使得我們去反思在課堂中存在的工具理性和主體異化的狀態(tài),讓我們意識到課堂是富有生命意義的,是學生對內心幸福追求的場所。倫理精神能夠改變老師的課堂管理行為,對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進行維護。還能夠對課堂管理以及教學活動內的各類關系進行調節(jié),在進行課堂管理的時候,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多層次以及多方面的,所以在進行課堂管理和教學的時候要將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正常進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總而言之,倫理化的課堂使得課堂管理發(fā)展趨勢得到明確,使得課堂管理能夠追求效率的時候,還能夠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所以倫理精神下的課堂管理能夠讓學生得到許多的課堂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李惠琦.教育倫理視野下的初中課堂管理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潘秀梅.倫理學視角下初中課堂管理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4.
[3]王麗娟,王志彥.社會轉型視域下教師課堂管理倫理訴求[J].當代教育科學,2010,(15):20-22,26.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