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菊英
[摘要] 目的 探討孕期體重管理對足月新生兒體重及其妊娠結局的積極作用。 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婦產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162例足月孕產婦依據(jù)孕期護理方式差異分為觀察級及對照組,其中80例孕期僅予以常規(guī)產前管理護理,設為對照組,其余82例孕期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行個體化體重管理,設為觀察組,對比兩組孕期增重與分娩方式、新生兒及母體孕期并發(fā)癥等情況。結果 觀察組孕期增重明顯不及對照組孕期高(P<0.05);觀察組巨大兒、新生兒窒息、陰道分娩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32%、3.66%與95.12%,對照組此3項分別為20.00%、12.50%與83.75%,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研究對象產后大出血、產程阻滯、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壓等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性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必須高度重視妊娠期營養(yǎng)問題,臨床加強孕產婦孕期體重管理,不僅有利于控制新生兒及母體體重,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與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 孕期體重管理;足月新生兒;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1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c)-0173-04
Effect of Weight Management in Pregnancy on Controlling the Full-term Newborn Weight and Pregnancy Outcome
HU Ju-y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eight management in pregnancy on controlling the full-term newborn weight and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162 cases of patients full-term delivery wome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80 cases) adopted the routine management nursing before giving birth,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82 cases) adopted the individual weigh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weight gain, delivery metho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weight gain in pregna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giant baby, asphyxia neonatorum and vaginal delivery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7.32%,3.66%, 95.12% vs 20.00%,12.50%, 83.75%)(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nutrition issues in pregnancy, in clinic, enhancing the weight management of delivery women in pregnancy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controlling the weights of newborns and mothers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Weight management in pregnancy; Full-term newborns; Pregnancy outcome
良好的母體營養(yǎng)狀況有利于促進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孕前體重指數(shù)(BMI)以及孕期體重增長已成為影響孕婦妊娠結局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懷孕期間體重增長過度在臨床愈加普遍,這就增大了巨大兒、胎兒窘迫與難產等臨床病癥的發(fā)生率。在導致糖尿病的相關因素中,肥胖具有極大比例,在目前條件下,妊娠期肥胖誘發(fā)妊娠糖尿病已經(jīng)形成基本一致的認識。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孕前肥胖或者超重以及孕期體重過度增加等,均會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生率的上升。此外,孕期膳食結構也的影響孕婦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過量攝入高能量以及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將可能導致其子癇前期發(fā)病風險提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孕期體重管理已經(jīng)成為孕期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1-2]。該院該次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162例足月分娩的單胎孕婦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經(jīng)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所納入對象均為方便選取該院婦產科收治的足月孕產婦,共計162例。依據(jù)孕期產檢護理方式差異分組,其中80例孕期僅予以常規(guī)產前管理護理,設為對照組,年齡22~38歲,年齡平均數(shù)為(27.3±1.8)歲,建卡時孕周為10~13周,平均孕周為(11.3±2.1)周,BMI范圍在25.07~29.75 kg/m2,平均數(shù)為(26.3±1.5)kg/m2。其余82例孕期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行個體化體重管理,設為觀察組,該組年齡范圍在21~39歲,年齡平均數(shù)為(28.1±1.7)歲,建卡時孕周為10~14周,平均孕周為(11.9±1.8)周,BMI范圍在25.05~29.73 kg/m2,平均數(shù)為(26.1±1.7)kg/m2。所有孕婦均通過B超檢查為單胎妊娠,無妊娠合并癥[3]。該次對有剖宮產指征的初產婦予以排除觀察。組間上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僅予以常規(guī)系統(tǒng)產檢,對其孕期體重無特殊要求與控制。觀察組在行常規(guī)護理同時,為孕婦建立BMI體重管理卡,科學合理地對孕期體重進行控制;指導孕婦孕期適當運動與體育活動;在滿足孕產婦營養(yǎng)供給的情況下,加強宣教,指導孕婦孕期科學合理的控制體重,將BMI控制在標準值范圍內。孕前BMI的分型標準:孕前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值[孕前BMI=孕前體重/身高的平方(kg/m2)][4]。
1.3 觀察指標
測量兩組分娩前體重并計算BMI;對產后新生兒體重進行測量,若超過4 kg即視為巨大兒;觀察并記錄兩組新生兒及其母體懷孕期間與生產狀況(包括巨大兒、妊娠高血壓、新生兒窒息、糖尿病、產程阻滯與產后大出血等)。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驗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孕期增重情況對比
觀察組孕期平均體重增加(14.23±2.30)kg,對照組孕期平均體重增加(19.24±4.25)kg,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362 0,P<0.05)。
2.2 兩組研究對象分娩方式與新生兒情況對比
觀察組巨大兒、新生兒窒息、陰道分娩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32%、3.66%與95.12%,對照組此3項分別為20.00%、12.50%與83.75%,組間各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研究對象孕期并發(fā)癥對比
觀察組研究對象產后大出血、產程阻滯、妊娠糖尿病以及妊娠高血壓等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性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孕期各種營養(yǎng)素的均衡以及合理攝入,可以有效保障胎兒的正常發(fā)育[5]。臨床研究表明,大量高能量、高飽和脂肪以及高糖飲食攝入,將可能導致孕婦妊娠期糖尿病風險的增加;孕婦在孕期增重不足或者過度增重,則可能造成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或者過重,從而導致高危新生兒比例上升[6]。針對孕婦,必須保障其孕期得到科學合理的膳食安排,否則,將極易導致孕婦體重過度增長而引發(fā)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并發(fā)癥。孕產婦孕期體重增長與胎兒在母體的體重增長呈正相關,母體體重增長愈多其愈易生產巨大兒[7]。適齡婦女一旦懷孕,即乃整個家庭的重要保護對象,再加上受到孕產婦吃得越多越好越利于胎兒生長發(fā)育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使得孕產婦在孕期普遍存在大量攝入高蛋白與高熱量食物而出現(xiàn)脂肪過度堆積現(xiàn)象,最終導致孕期出現(xiàn)內分泌失調、脂質與糖代謝紊亂等問題,同時該種情況也影響了胎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孕期體重過度生長已嚴重威脅母體與胎兒的生命安全。
臨床相關報道指出[8]:孕前BMI高于標準的孕婦,妊娠高血壓的發(fā)生率為134%,高于標準BMI組5.1%的發(fā)生率。有研究結果表明,孕期體重增長、分娩孕周以及孕晚期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等,均會影響妊娠糖尿病新生兒的出生體重。這一結論能夠臨床監(jiān)測以及實施相關健康教育的科學依據(jù),有助于加強針對妊娠糖尿病孕婦的管理,盡可能降低巨大兒以及低出生體重兒比例[9]。有報道顯示,妊娠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過高,將會通過母嬰傳播方式,導致胎兒血糖水平也相應提升,從而造成胎兒高血糖,而母體子宮內胎兒胰島素代償性則相應增加。當新生兒出生后,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母體高血糖條件,但其體內胰島素含量海是處于高水平,這將造成新生兒低血糖發(fā)生率上升[10-11]。因此,控制孕前體重,加強孕期保健,可有效減輕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生。同非肥胖孕婦相比,孕婦肥胖者的妊娠糖尿病發(fā)生率顯著更高。分析認為,其原因是肥胖孕婦其階梯脂肪成分逐漸增多引起脂質代謝紊亂,最終出現(xiàn)妊娠高血壓與巨大兒等并發(fā)癥;同時,產婦脂肪過量堆積,也影響肌肉力量,這將不利于宮縮而易引起產后大出血等嚴重后果,還會引起第二產程的延長與新生兒窘迫等。孕前超重以及肥胖期體重的過度增加,都會導致孕婦剖宮產風險的上升。反之,則能有效降低剖宮產風險。因此,臨床應加強對孕產婦妊娠期間營養(yǎng)與體重的科學合理控制。
該院該次對觀察組予以了孕期體重管理護理干預,首先為其建立了BMI體重管理卡,并加強宣教,使其認識到孕期體重過度增長的危害性;同時指導科學合理安排飲食與適當運動和體育活動,將孕期BMI控制在標準值范圍內。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孕期增重明顯不及對照組孕期高(P<0.05);觀察組巨大兒、新生兒窒息、陰道分娩的發(fā)生率分別為7.32%、3.66%與95.12%,對照組此三項分別為20.00%、12.50%與83.75%,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期產后大出血、產程阻滯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不及對照組高(P<0.05)。這一結果表明,如果孕婦營養(yǎng)過剩,不但會導致其自身肥胖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同時還會增加巨大兒發(fā)生率。而孕期相對消瘦以及孕期體重增加相對較小的孕婦,其低胎齡兒以及巨大兒等相關出生風險均會得以有效控制。這一結論與王坤昌等[12]在《孕期體質量管理對母嬰體質量及妊娠結局的影響》一文中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體重管理的研究組279例中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產后出血、巨大兒發(fā)生率與278例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5%(6/279)、5.02(14/279)、0.72(2/279)、2.87(8/279);5.76(16/278)、10.79(30/278)、3.24(9/278)、7.55(21/278)。由此可看出,給予孕產婦孕期科學合理的體重管理,在確保母體與胎兒的營養(yǎng)供給同時,還應注意避免營養(yǎng)過剩及其引發(fā)的孕期病癥,從而有效改善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必須高度重視孕婦妊娠期營養(yǎng)問題,這不僅關系到孕婦本人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對其胎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造成影響。所以,必須予以合理的妊娠期營養(yǎng),這有助于改善其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妊娠結局。而目前針對妊娠期營養(yǎng)在不良妊娠結局中的具體作用以及機制等,還沒有完全明確,針對不同情況的孕婦如何正確攝入營養(yǎng)以及平衡膳食結構等,還沒有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意見。所以,還需要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加大研究力度,積極尋求孕期合理營養(yǎng)的相關科學依據(jù)。臨床加強孕產婦孕期體重管理,不僅有利于控制新生兒及母體體重,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與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該法深具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芳.孕期體重管理對控制足月新生兒體重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7):70-71.
[2] 涂紅星.孕期體重管理對控制足月新生兒體重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6):2658-2660.
[3] 田秀琴.孕期體重管理對孕婦體重及圍生期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33(28):35-36.
[4] 羅紅玲.孕前體重指數(shù)和孕期體重增加與妊娠結局關系的分析[J].廣西醫(yī)學,2012,34(3):309-311.
[5] 陳思卉,關愛民.孕期體重管理對降低妊娠不良結局的作用[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6):909-910.
[6] 林玉娜,周曉峰.孕婦孕期增重對妊娠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雜志,2015,22(32):169-175.
[7] 何紅霞.孕前體重指數(shù)及孕期體重增長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雜志,2015,6(29):11-12.
[8] 丁麗麗,程博,陳燕波,等.孕中期營養(yǎng)指導對妊娠糖尿病孕婦體重增長及妊娠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雜志,2015,21(12):69-72.
[9] 沈美云,徐旭娟,秦玲,等.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體重的相關因素分析[J].江蘇醫(yī)藥雜志,2014,40(22):1788-1789.
[10] 劉俊弘.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刊雜志,2014,16(11):1391-1392.
[11] 辛江波.孕期體重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3(32):24-25.
[12] 王坤昌,李桂平,周秀榮,等. 孕期體質量管理對母嬰體質量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