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瑞紅
摘 要:對話教學是現(xiàn)今教育領域中正在發(fā)展的新方式,它能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使教學質量更佳,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也應注意對話教學的主體,避免成績分極,讓對話教學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教育;概括;方法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小學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斷探索與實踐,而對話教學模式則是工作者們最新的成果,現(xiàn)今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小學教育,當然包括數(shù)學教育。
一、對話教學的概括
1.對話教學的含義
早在孔子時期、柏拉圖時代,就出現(xiàn)了對話教學,古時的對話教學更多的目的是引導世人如何修身立命。但時至今日,現(xiàn)今所謂的對話教學,就是指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方式,以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為“對話”的主旋律。但對話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對答,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教學不僅包括提問和問答,還包括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獨白與傾聽,欣賞與評價;它是指蘊含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言說,它需要師生彼此敞開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共享。
2.對話教學在現(xiàn)今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一所小學,該所小學的校長對學生在課堂是否進行對話教育做了實驗,在兩個數(shù)學成績相同的班級,一個班級采用對話教學的方式,另一個班級則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任務結束后,兩班學生的成績:進行對話教學的班級成績要高于傳統(tǒng)方式教學的班級。這也表明了對話教學的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對話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能自己檢查自己的學習狀況,有效運用已學的知識,盡可能自己解決自己所存在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同時還可以增加師生間的彼此信任,同學間則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讓班級更團結。
二、對話教學的實施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實踐對話教學的具體方式
(1)進一步實踐“對話教學”,重視“生生對話”的引入
在一所小學每堂數(shù)學課上教師都會準備小組式的有獎交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更多地進行學生間的交流、溝通,在交流中教師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與,在課程結束的考試中學生大多都獲得了較少的成績。這也表明了“生生對話”在對話教學中重要作用。
“生生對話”是“對話教學”的基本模式之一,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在講解數(shù)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先不公布答案而讓小組自主地分析問題,并盡可能地解決;在交流中出現(xiàn)障礙時,教師可以及時地給予適當?shù)奶崾疽员憬涣?、溝通的順利開展。教師還可以將小組交流設置為有獎式,使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能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良性的競爭意識。
(2)采用“鼓勵式”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傾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還可以在需要時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指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公布自己的作業(yè)答案,在公布后無論結果如何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谋頁P,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以表揚的方式使學生收獲學習的成就感。
2.對話教學的注意事項
在某所小學,一位教師在對話教學中僅僅重視那些數(shù)學成績或綜合成績在班級處于中等以上的學生,大多數(shù)對話也均在這些學生中進行,成績在班級靠后的學生則少有在課上說話的機會。在學期末的考試中,該班級就出現(xiàn)了成績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那些在課中有較多對話機會的學生成績都很理想,而那些班級成績靠后的學生則成績極不理想,甚至在學習中出現(xiàn)了厭學現(xiàn)象,除此之外在學習方面也沒有自信。
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教師在對話教學中忽略了對話教學的初衷,對話教學應為每位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互相對話中以及合作中得到發(fā)展,如果教師僅僅憑借成績就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會給學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更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同時,在對話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的是師生、學生間展開的雙向互動交往,對話教學更應關注的是合作和共同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適當?shù)卦黾訉υ掚p方的互動,突出學生在對話中的主體地位。
總之,現(xiàn)今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對話教學,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除此之外,還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之間能增強集體的團結性,使學習效率更高。在小學對話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秦嵩.淺析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6(22):125.
[2]周玉.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6(6):19.
[3]張鴻.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的研究[J].讀與寫(中旬),2016,13(2):22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