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春婷
摘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最高宗旨。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所學知識,制作簡單明了的思維導圖,讓每位學生快速準確地理解記憶所學知識,并能生動形象地表演對話,在表演中提升情感價值,真正體驗到英語課堂上的快樂,從而達到預設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課堂;情境教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用觀點和圖片,從中心概念發(fā)散出的以綱要形式顯示大腦思維活動的地圖,遵循思維導圖,可以讓人在思考、記憶、分析時,充分發(fā)掘其潛能,激發(fā)靈感與想象,真正體現(xiàn)教育的發(fā)展已經成為“以人教人”的模式。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情境教學中更是起到了引領作用,真正培養(yǎng)學生樂學善學英語的能力。
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問題情境
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時,重點就是掌握一些日常單詞和日常用語,記憶單詞就成為她們學好英語的基礎。對于她們來說年齡小,記憶力好,但是深度記憶不牢固,也就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羅列簡單的思維導圖,通過圖片、卡片和關鍵詞,讓學生在愉快得氛圍中牢記英語。
如教2B unit2 At the zoo,教師巧妙地提出問題“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學生們舉起手,高興地回答:“Yes。”教師快速地把zoo這個單詞貼在黑板上,然后問:“What can you see at the zoo?” 學生們迫不及待地說:“I can see a dog/cat/panda/tiger…”老師把所回答的單詞及對應卡片逐一粘貼在黑板上。有的學生還拓展了課外所學的知識giraffe/leopard/sealion...讓所有的同學一起分享,這時老師利用簡筆畫把沒有準備的動物卡片和單詞,快速地繪畫在黑板上,讓他們直觀地記憶所學單詞(圖一)。
利用思維導圖,設計繪畫情境
學生在學習對話時,在教師的引領下掌握簡單的句型,致使他們不善于思考,只是簡單地接受知識。因此,教師要先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自己找出關鍵詞,帶著中心詞,在對話中感知、思考、領悟繪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幫助理解記憶。在此基礎上,遇到難點,教會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尋求答案,最后由他們自己提出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拓展知識。開始時,學生們繪制出的思維導圖比較膚淺,不著邊際,繪畫太多,重點偏離。這時就需要老師給予及時的點撥,注重把握學生思維火花閃現(xiàn)的一瞬間,引導學生及時修改。久而久之,學生便有了善于質疑的能力,能夠提出較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也能將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迎刃而解。
如教4B unit5 Seasons,同學們根據(jù)課題能夠找出關鍵詞Season,然后像剝洋蔥一樣,開始分層找出四季spring,summer,autumn和winter。在進一步挖掘教材深度時,有的同學就不能再進行內容的延續(xù),只是根據(jù)對話內容,單純地在天氣的這一層面內簡單描寫所做的事情,思路不是很清晰;有的學生就能很巧妙地把天氣和與天氣相關的事情,以及課外所學知識全部體現(xiàn)在一張思維導圖中。這時,教師找準時機,表揚了拓展活動中思維導圖繪制好的學生,并且進一步給學生明確,在哪個層面進行拓展的,讓他們心中有數(shù)。在老師的指點下,一部分學生恍然大悟,進行合理修改,一張清晰的思維導圖就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圖二)。
利用思維導圖,設計故事情境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越來越系統(tǒng),越來越復雜,學生的探索能力逐漸提高。如果單純講解語法,整個課堂就會死水一片,枯燥乏味,但是語法又是高年級必須扎實掌握的知識。這時,老師要想方設法尋找一些吸引學生的故事情境,讓他們在生活中感知理解。語篇教學又講求整體性,不可分割教學。要想讓學生在學習中如魚得水,教師就要開動腦筋,把所學知識串聯(lián)起來,使學生能有清晰的思路來分析整篇文章。
如6B unit8 our dreams,課文中包含將來時和一般現(xiàn)在時,如果讓學生只讀書,學生的興趣將會大減,于是我們想到了視頻和思維導圖相結合的方法,搭設語法支架,讓學生在故事中自然掌握語法知識。我們利用課間錄制了一段班級學生長大后自己的愿望,他們扮演著各種滑稽動作,讓其他學生一看就知道他們的夢想是什么。在這樣開放自由的情境中,學生思路開闊,善于表達自己的見解,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操練了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結束語
思維導圖不僅能促進學生大腦的發(fā)展,還為小學英語情境教學課堂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揮想象,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和獨到見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星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