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出生之時與其他人并無任何差異,但人生旅途中,命運卻千差萬別。筆者認為:要想學生以后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從小開始,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我們就應(yīng)該做到讓他們心中有愛,心中有夢,然后在父母的陪伴和老師的指導下,迅速付諸行動。
有一位木匠師傅,砍來一棵大樹,把它做成三個木桶。一桶裝糞,叫糞桶,臭氣熏天,眾人躲著;一桶裝水,叫水桶,忙碌奔波,眾人用著;一桶裝酒,陳年佳釀,眾人品著。桶是相同的,而結(jié)局完全不同。一個生命也是如此,初生之時都是一個鼻子兩只眼,一張嘴巴兩條腿,但后來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筆者認為,這是教育所帶來的差異,也只有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與人生。那么如何讓學生創(chuàng)造自身的價值,盡快地適應(yīng)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名事業(yè)成功的人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讓學生心中有愛
學生只有從小開始做到心中有愛,就會珍惜萬事萬物,用愛的眼光看世界;心中有愛,就能心生敬畏,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自然;心中有愛,就能懂得感恩,感恩祖國的富強安定,感恩社會的和諧共處,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恩自然的給予,感恩良知的慰藉。心中有愛,就不會背叛自己的祖國,背叛自己的靈魂;心中有愛,就不會只顧一己之私而殘害生靈,就不會稍有怨念而慘殺同類;心中有愛,就不會生產(chǎn)假奶粉假醫(yī)藥,不會讓別人吃地溝油,不會拐賣兒童,不會貪污受賄、不會見死不救,不會坑蒙拐騙,不會漠視生命。
教會學生心中有愛,就是要讓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一個連自己祖國都不愛的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會得到尊重;愛家鄉(xiāng),學生成才之后才能更好地投身家鄉(xiāng)的未來建設(shè)。教會學生心中有愛,就是愛家人,愛自己。如果不愛家何來長大以后對家的擔當與責任,不愛自己何來愛惜別人,愛惜生命;教會學生心中有愛,就是讓學生愛上自然,愛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人與自然息息相關(guān),沒有擁抱自然的胸懷,就沒有欣賞美景的眼光。
二、讓孩子心中有夢
作為教育者,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織夢的思緒與空間。只要學生心中有夢,他將會在生命歷程中不斷追求,努力拼搏,勤奮工作,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學習,他的整個生命將充滿活力。當學生心中真的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夢想,那他的世界一定是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在他一路的成長中,他將會發(fā)現(xiàn)前方有自己從未到達過的風景。所以,我們從小開始就要給學生灌輸夢想,因為有了理想的種子,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就會隨著自己的見識增加而逐漸調(diào)整,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夢想的贊揚與鼓勵。
夢想能到達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達到。給了學生插上夢想的翅膀,讓他們大膽地在夢想的小宇宙里翱翔,不怕傷害,不拍失敗,堅定地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激情耕耘,總有一天夢想會變成現(xiàn)實,即使不是童年那個天真的美夢,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他在叢中笑,這何嘗不是人生的收獲。
三、讓孩子迅速行動
行動具有神奇的力量,只有行動才能改變?nèi)松拿\。培養(yǎng)孩子的行動力,比獲得知識本身更重要。放學回家做作業(yè),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洗碗筷掃庭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堅持閱讀,上課認真聽講,課堂作業(yè)不拖拉,每天撿起一片垃圾,這都是從小培養(yǎng)學生積極行動、規(guī)范行為的表現(xiàn)。
當然在行動的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老師的指導。父母是學生的啟蒙老師,也是終身老師,指責、貶低、辱罵、暴力、賭博、拜金都將成為孩子心靈成長的毒藥,家庭的一切不和諧,都將影響孩子的成長。一個充滿溫馨和歡笑的家庭,孩子的心情一定是快樂的;一個充滿勤勞和進取的家庭,孩子的學習一定是積極陽光的;一個思想健康的家庭,孩子的思想一定是健康的;言傳身教,莫過如此。
同時,在行動的過程中,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個好老師一定深愛著他的學生,給予學生無私的大愛;一個好老師一定會積極彌補學生知識的欠缺,給予學生人生成功的引導;一個好老師一定會把教育當成人生的事業(yè),成為學生塑造夢想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用愛心和知識去觸摸學生的心靈,用師德與修養(yǎng)去凈化學生的心靈。
總之,要讓學生順應(yīng)時代的潮流,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就應(yīng)該讓學生從小就做到心中有愛,心中有夢,然后在父母的陪伴和老師的指導下迅速行動起來。這樣,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就能站得穩(wěn),行得正,受人尊敬,健康快樂地生活,在人生的大道上就能闊步向前,無畏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