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它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新課的內(nèi)容,了解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上課再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解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發(fā)揮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習效率事半功倍。以《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課為例,闡述了作者是如何設計預習提綱,指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做好合作研討及展示的。
關鍵詞:預習;小組;有效
一、案例描述
在小學語文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厄運打不垮的信念》這篇課文中記敘了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困境中兩次撰寫《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xiàn)了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本節(jié)課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預習展示—評價反饋—小組合作探究—質(zhì)疑問難—展示交流—總結(jié)拓展。課前,我先給學生設計了預習提綱,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如下:
1.通讀課文。質(zhì)疑題目,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自己試著解決。
3.讀熟課文(把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段落畫出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4.我知道了。A.我讀懂了談遷是一個怎樣的人?并找出相關的句子。B.我搜集到的(主人公談遷的資料)。C.我還知道和談遷一樣有不屈不撓精神的人物。
(一)預習展示,評價反饋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厄運打不垮的信念》,齊讀課題,對于課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通過查資料,我知道了題目中“厄運”和“信念”的意思……
生:我知道“厄運”是指談遷寫的《國榷》書稿被偷了,“信念”是指他立志要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展示你們的預習成果。首先以小組為單位檢測生字掌握情況。(組長說,組員默寫并組內(nèi)評改)
師:統(tǒng)計各組結(jié)果相應加分。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展示課文的朗讀和談遷及《國榷》的資料。哪個小組先來?五組同學。
生:我們小組是齊讀課文……,我是五組一號我來介紹一下談遷,通過預習課文,我知道談遷是個熱愛歷史的人,而且……,我是五組三號我來介紹《國榷》……我們小組展示完畢,請其他小組給我們補充評價。
生:我覺得他們小組課文讀得比較流利,也很有感情,而且還全員參與了,我覺得他們的預習還是比較充分的。建議給他們小組加分。
(二)小組合作質(zhì)疑問難
師:五組同學剛才表現(xiàn)不錯,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或者遇到的不理解的詞語和你的疑問?
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師:哪個小組還有沒解決的問題,需要其他小組的幫助?2組。
生:我們小組解決不了“鴻篇巨制”的意思,需要其他小組的幫助。
生:我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工程大,功夫深厚的著作。
師:還有嗎?老師這里也有兩個詞需要幫助:“家徒四壁”和“一襲破衫”,哪個小組的同學幫我解決?
生:我知道家徒四壁的意思,就是說家里窮得只剩下四面墻了。
生:我知道一襲破衫的意思就是只有一件破衣服。
生:我覺得這兩個詞都是形容家里窮的。
師:你們說得真精彩,那現(xiàn)在我們再來展示一下你們的發(fā)現(xiàn)吧!
(三)展示交流
生:請同學們看到第一自然段,“由于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買書,只得四處借書抄寫。有一次……”從這里可以看出談遷是個刻苦好學的人。
生:請同學們看到第二段,從“茶飯不思”和“夜難安寢”這兩個詞我可以體會到談遷當時很傷心,自己花了很多心血寫成的《國榷》書稿被偷對他來說是一個可怕的厄運。
生:我給他補充一下,書稿是他花了20多年寫成的,并且此時談遷已經(jīng)年紀很大了,還體弱多病,書稿丟了再重新寫的話還要花很多時間、做很多事情,所以,書稿丟了對他來說是厄運。
生:請同學們看到課文倒數(shù)第二段,從“四處尋訪”“一襲破衫”“終日奔波”這幾個詞中我體會到談遷不怕艱苦、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搜集資料寫國榷不分春夏秋冬和嚴寒酷暑,每天都是在外奔波。
生:我覺得“四處尋訪”“終日奔波”這幾個詞應該重讀并且要讀出感情來。我來給大家讀一讀。
師:3組和5組的同學發(fā)言的很多,其他小組要加油了!誰再來說?
生:我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中用了很多數(shù)字,但我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生:我來給你解答這個問題,我們看到這些數(shù)字就知道談遷為了寫書是花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修改的,說明他編寫《國榷》很不容易。
生:我們小組有個問題:課文中前后兩次介紹了《國榷》,為什么要介紹兩次呢?
生:我覺得寫第二次是要和第一次的進行對比,讓我們知道談遷第二次制作比第一次的制作更翔實、更不容易。
生:……
(四)總結(jié)拓展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說明你們在課下預習得很充分,是啊,談遷是一個有著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堅強意志的人,讓我們再來齊讀課文,體會他的這種精神吧!
生:齊讀。
師: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和他擁有相同品質(zhì)的人,你能說出幾個嗎?
生:我知道張海迪也遭遇了厄運但是她……
二、反思
上完課,我突然驚嘆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前總是害怕他們自己學不好,不敢放手,卻不知有些問題是部分學生很容易就會解決的。通過本課,我意識到只要給學生指明方向,明確預習的任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學生一定會給你一份滿意的答卷。但要確保預習的有效性,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預習,教給他們預習的基本方法。
2.利用小組內(nèi)和小組間的競爭做好預習展示,激發(fā)學生的預習熱情。
3.隨時做好評價,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獎勵,讓學生體驗到榮譽感和成功感,讓學生有預習的動力。
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堅持下去,教會孩子有效地預習,我的課堂肯定會變成師生、生生間雙向交流的場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