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貞俠
摘 要:《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是計算機的重要基礎課程,是一門對實踐要求很高的專業(yè)基礎課,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直接影響課程的學習質量。本文通過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改進和優(yōu)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調整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完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面向對象;案例;實踐教學;能力達成度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127-0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目前已經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基礎課程,在課程設置上有C++和Java,學生通過這兩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建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掌握面向對象程序開發(fā)的基本方法。學生不僅可以學習軟件開發(fā)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整體素質。但目前這兩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老師上課講時能聽懂,但自己動手編程時卻不知如何是好;給出現(xiàn)成的程序能讀懂,自己編程卻什么都不會。缺乏實際的動手能力,已經成為學生學習該課程最大的障礙。本文從如何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方面討論如何通過教學實踐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面向對象實踐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教學動手環(huán)節(jié)欠缺
在目前教學過程中,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以老師教授為主,而老師的側重點在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想的建立,這就造成學生上課時概念聽懂了,卻沒有實際編程的能力。因此在課程教學方面,需要設計一個貫穿C++和Java兩門課程的案例,在講授概念和思想的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由淺到深的訓練實際編程能力。
(二)缺乏對實際動手能力的考核環(huán)節(jié)
盡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是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但是一直以來,考核仍然是采用卷面考核方式,因此少部分學生不重視實驗課,直到課程結束,也從未實際調試過程序。針對課程特點,急需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三)實踐教學的質量評價體系不完善
實踐教學的質量是程序設計類課程的生命線,面對復雜工程,用計算機的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專業(yè)水平的具體體現(xiàn)。完善、合理的質量評價體系有助于幫助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評價體系的反饋可以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修正。但目前的評價體系設計不能提供一個量化的數(shù)據,還不盡合理,評價點不科學,評價后忽視后期跟蹤改進,因此,評價體系急需完善。
二、基于案例的實踐教學與考核新模式探索
(一)加強師資隊伍的項目開發(fā)能力培養(yǎng)
基于案例的教學需要授課教師有一定的項目開發(fā)經驗,設計的教學案例難度適合本科學生,并且能涵蓋教學中的所有知識點。缺乏實際項目開發(fā)經驗是目前高校專業(yè)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1、通過網上共享資源,吸收和借鑒國外相同課程的實踐教學資料,學習其精華部分,豐富自己的實踐教學的授課案例;
2、鼓勵教師參加企業(yè)項目開發(fā),或者到派教師前往企業(yè)參加短期培訓,通過參與實際項目的開發(fā)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
3、與企業(yè)研發(fā)工程師多交流,聽取一線工程師對教學環(huán)節(jié)案例設計和實驗項目設計的意見和建議,邀請工程師參與部分實踐課程,豐富教學形式;
(二)完善實驗指導書
提煉多年實踐教學的經驗,將已有的實驗項目進行分析總結,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形成實驗指導書。在試驗內容設計上,首先嘗試采用案例方式,將最后的綜合實驗分解到每個章節(jié)中;其次重點章節(jié)采用題目分層的方式,即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只需完成必做題目,鼓勵中等以上的同學完成選做題目。
(三)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適合程序設計課程的考核方式,將筆試改為上機考試。考核方式的轉變,使得學生不得不加強平時實際操作的訓練。在考試題型設計上,考慮到課程特點,除了程序設計題和程序改錯題,還通過選擇題及判斷題考核學生的面下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和概念。
(四)完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建立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可以為教學成果提供量化的數(shù)據指標,可以幫助授課老師分析教學的效果,在后續(xù)教學中不斷改進,實現(xiàn)對教學質量的保障和提高。整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分為能力達成度指標的設計和能力達成度指標的計算兩部分。
對于能力達成度指標設計,根據專業(yè)認證的需要及課程特點,規(guī)定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支撐以下幾個指標:
1、能夠開發(fā)滿足特定需求的軟件/嵌入式系統(tǒng)、軟件模塊/組件;2、掌握基本的實驗觀察方法、實驗分析理論和實驗數(shù)據處理方法;3、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夠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對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實驗報告、隨堂測驗、期末考試完成對這些指標的支撐,在學期末通過計算相關環(huán)節(jié)的得分情況,給出量化的數(shù)據。
三、存在的不足及后續(xù)改進計劃
通過以上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實踐教學,通過對能力達成度數(shù)據的分析,在后續(xù)的改進計劃如下:
(一)繼續(xù)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
盡管從實驗和考核方式兩個方面加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最后的數(shù)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際編程能力距離期望仍有距離。
(二)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要有探索精神
班級中只有極少的同學會主動完成實驗項目中的選做題目,如何有效的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畏艱難,善于思考是后面實踐教學環(huán)境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
(作者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改項目,項目編號:Y2016006。
參考文獻:
[1]趙涓涓,強彥,王楠.計算機類專業(yè)“卓越計劃”中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大學教學,2015,(9):70-72.
[2]崔雪冰,張俊峰.《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0,06.
[3]黃素萍.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