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辰梅
在一天的時間里,我聆聽了28位老師的師德故事。在他們質(zhì)樸、親切的講述中,我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用清澈的眼睛凝望講臺上的老師,內(nèi)心一片純凈。這一天,是我收獲滿滿的一天,因為,我對師德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在感動中滌蕩靈魂
在忙碌匆促的生活中,我日漸麻木的內(nèi)心已經(jīng)好久沒有被感動過了。而今天,我的眼睛幾乎一直是濕潤的,有的時候眼淚甚至控制不住一個勁地往下流。之所以說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就是因為老師總是用最平凡的故事感動我們;我們在感動中,沖刷心靈中的塵垢,滌蕩靈魂深處的麻木,喚醒一種久違的天真和單純。對工作用心良苦、對學生滿懷深情的老師,可親可敬!聽著你們的故事,我忍不住捫心自問:我也是老師,我為自己的學生付出了多少?我會花那么多心思去改變一個學生嗎?當我白發(fā)蒼蒼之后,細數(shù)自己的教育生涯,我能有多少令自己欣慰和自豪的學生?我能有多少獨屬于教師的“財富”和幸福呢?
沒有曾經(jīng)揮汗如雨的付出,就不會有之后回望無悔的收獲。所有老師都應(yīng)該像你們那樣,在為人師者的經(jīng)歷中,用愛心溫暖、用智慧引導、用良知守護學生,然后,能夠在某一天從容、欣悅地講述屬于自己的教師故事,并為自己的故事而感動。
二、在庸常中注入神圣
實事求是地說,教師職業(yè)沒有多少驚天動地、氣貫長虹的壯舉。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瑣碎而平常。是平庸嗎?其實不然。平庸者自會做得平庸,高尚者自會注入神圣。每一天的瑣碎,都可以因為教師對職業(yè)的一份敬畏而孕育出奇跡。我現(xiàn)在相信,老師真的可以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用一本精心挑選的書,對癥下藥,實施“書療”,讓學生如夢方醒,判若兩人;用一封飽含深情的信,化解學生心結(jié),用摯誠贏得學生的奮發(fā)上進;用一次徹夜長談,實現(xiàn)“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知遇”……當學生與老師相擁而泣,那晶瑩剔透的淚光便是對教育最美的詮釋!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銘。每一個老師都會在一個個庸常的日子里留下自己的教育足跡。愿每一個老師都能在庸常中注入神圣,創(chuàng)造神奇,讓自己的人生因此大不同,讓自己的學生因此大不同!
三、在對比中參悟卓越
三尺講臺的高度是一樣的,然而,站在講臺上的人卻高低不同。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對比,對比彼此的不同。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通過他人這面鏡子,我們會更清晰地看透自己,更深刻地領(lǐng)悟師德的內(nèi)涵和真意。在我們的印象中,師德就是滿腔熱情地對學生好,就是憑著良心盡職盡責。然而,在今天這些師德優(yōu)秀的老師身上,我們發(fā)現(xiàn),老師僅有熱情與良知是遠遠不夠的。新時代的老師需要更多的知識做基礎(chǔ),需要更多的能力做支撐,需要以德能成就德行,需要過硬的素質(zhì)成就自己的卓越。實施“書療”的老師成功在滿腹經(jīng)綸,深諳文學觸及靈魂的魔力;用精美繪本讓孩子們愛上學習的老師成功在她信仰“智育是可以打開德育的另一扇門”,懂得書本的誘惑可以改變荒蕪的心靈;“袖珍”語文老師的高大在于其在詩歌的天地里與學生進行抵及心靈的觸碰;“知心姐姐”的魅力在于她善用專業(yè)的心理知識化解學生成長的陰霾,把陽光灑落在心窗,把未來安放在夢想之上……總之,在這些妙招連連的老師面前,我們深深體會到師德不能再是“無知之德”或“無能之德”,我們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和能力讓師德更加有力量,讓老師更加有魅力。因此,師德不能只是我們顧名思義地、經(jīng)驗性地認知和理解,師德需要我們在對比中不斷參悟如何走向卓越。
四、在付出中守護尊崇
今天為我們講述師德故事的老師,之所以能夠光榮地站在講臺之上,是因為他們積年累月的付出,這是一份他們應(yīng)得的尊崇。然而,并不是每個老師都能擁有這樣的尊崇,事實是,很多老師都很難得到這樣的敬重,更有甚者,很多老師常常體會到人們的不尊重。尊師重道需要社會的倡導,需要人們的自覺,然而,作為老師的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來自社會和他人的尊重不會從天而降,所有的敬重都是老師群體里的每個人用能夠與尊重相匹配的言行和付出所贏得的。當我們每個人都珍視這份尊重,并愿意用自己平凡崗位上的付出去贏取這份尊重時,身為老師的每個人都可以沐浴在尊重的目光中,欣慰而幸福。反之,倘若老師群體中的某些人輕視這份尊重,用不當?shù)难孕袀α死蠋熜蜗螅抢蠋熑后w的每個人都要去背負來自社會的不屑的目光。這目光如刀,會傷害那些真正熱愛這個職業(yè)、珍視老師尊嚴的人。因此,“我是教師”并且“教師是我”,我們每個人都要和這個群體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共榮共辱。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深刻理解“教師”這個稱謂的特殊意義,用我們莊重的職業(yè)承諾,用我們無悔的付出去守護這個職業(yè)應(yīng)有的尊崇,去贏得這個職業(yè)特有的榮耀。
五、在拒絕悲情中擁抱幸福
有的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帶著病痛堅持上課;有的老師為了學生期末能考好,不顧醫(yī)生的勸告,從醫(yī)院跑回學校;有的老師為了給學生生火爐子,把自己的小寶貝忘在家里,以致孩子自己跑到雪地里凍僵……所有這些,都讓人感受到老師們對工作忘我的熱愛和付出,那份赤誠,令人動容。然而,老師職業(yè)應(yīng)該是幸??鞓返?,應(yīng)該是陽光明媚的,我們要拒絕悲情。因為,悲情的背后,是我們的自我傷害;悲情的背后,是我們對家人的深深虧欠。我們要拒絕悲情,它不應(yīng)該成為師德的代名詞。因為,師德首先是對自己的道德。我們需要好好地愛自己,關(guān)心自己,照顧好自己,讓自己健康而美麗,然后才能更好地愛學生,充滿陽光和活力地教育好學生。還有,老師的道德同樣包括對自己家人的道德。老師不只是老師,還為人子女,需要盡孝;為人父母,需要盡責。家人的關(guān)愛和理解為他們的工作提供基礎(chǔ)和底色。身為老師,我們所處的每一個人倫關(guān)系,都需要我們兼顧和平衡。因此,師德是一種平衡的藝術(shù),涵養(yǎng)它挑戰(zhàn)著老師的全部生活智慧。我們需要揚起灑滿陽光的向日葵般的笑臉去面對生活,讓由內(nèi)而外的樂觀和欣喜感染自己,也感動學生??傊覀冃枰谏招碌穆殬I(yè)生活中,行止有度,進退自如,和諧圓融,快樂給予,如此,我們便可以擁抱完整的幸福!
能夠找到值得敬仰和效仿的榜樣是幸福的,能夠獲得一種催人向善的力量是幸福的,而我們今天就收獲了這樣的幸福。一個個令人敬重的老師矗立在我們面前,我不禁想到了那句古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辟|(zhì)樸而高尚的師德境界,是值得我們每一個為師之人攀登的。此刻,我們身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夢在哪里,有了清晰的夢想和方向,我們就不會缺乏拔腳前行、風雨兼程的力量!如果教育世界中有更多這樣散發(fā)著德性光輝的老師,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會有更大的發(fā)展,我們的學生就會更快樂的成長。
責任編輯/劉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