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婷婷 袁玲
(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鼓樓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8)
?
癌癥患者疼痛的評估及護理
嚴婷婷 袁玲
(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鼓樓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8)
目的 探討癌癥患者疼痛評估和護理干預方法,評估護理干預對減輕疼痛的影響。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科60 例癌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五指疼痛評估法對其進行詳細疼痛評估并及時準確給予疼痛治療,總結(jié)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的效果。結(jié)果 60例癌癥患者根據(jù)疼痛評估后及時進行護理干預,干預效果顯著,患者入院時、干預2周后和干預4周后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于伴有癌痛的患者,應引起足夠的護理重視,早期進行動態(tài)疼痛評估,適時了解患者疼痛情況和采取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改善患者生存質(zhì)量。
癌癥; 疼痛; 護理
Cancer; Pain; Nursing
疼痛是癌癥患者常見的伴隨癥狀,且這種不利影響會引起患者諸多的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及康復。文獻[1]報道,對癌痛患者實施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減輕患者由于癌痛引起的心理應激反應,控制疼痛,增加患者舒適感。以患者自我性格特征和社會特征整體結(jié)合來看,應針對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生活習慣、家庭、情感及社會關(guān)系采取相應的護理[2]。本研究納入我科60例伴有癌痛的癌癥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通過疼痛評估和??评碚?,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患者疼痛緩解良好?,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科60例癌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5~73歲,平均(58.6±5.5)歲。全組癌癥患者包括胃癌16例、非小細胞肺癌17例、乳腺癌9例、大腸癌11例、肝癌7例。納入標準:(1)經(jīng)患者同意。(2)患者意識清醒,無語言交流障礙,預計生存時間大于12個月。(3)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癌痛評估 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對患者疼痛評估納入日常護理工作中,由小組成員對患者進行詳細的疼痛評估,在臉部表情、肌肉緊張度、身體移動和發(fā)聲狀態(tài)方面觀察患者疼痛的感受情況。采用數(shù)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對全組患者進行疼痛評估,1次/24 h。用數(shù)字0~10代替文字表示疼痛的程度。即將一條直線等分劃分為10段,按0~10分次序評估疼痛程度,讓患者描述在過去24 h內(nèi)最嚴重的疼痛并在數(shù)字上畫圈。0代表無疼痛;1~3表示輕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10代表劇痛。
1.2.2 成立癌痛控制小組 本小組由具有3年以上從事腫瘤患者護理工作經(jīng)驗、護師以上職稱的護士擔任。要求熟練掌握腫瘤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和疼痛??谱o理知識,掌握疼痛評分,能夠通過疼痛評估表和數(shù)字疼痛評分法正確評估患者的疼痛,并能夠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疼痛全面治療、評估和宣教,具有一定的教學和管理才能,做好患者的心理舒緩工作。
1.2.3 干預方法 我們通過對患者進行動態(tài)疼痛評估,護士適時了解患者的疼痛情況,可準確及時地給予相應的疼痛護理治療,如健康宣教、按摩、口服止痛藥、靜脈給藥、經(jīng)皮給藥等止痛?;颊呷朐汉笥砂┩纯刂菩〗M護士實施針對性的指導或健康教育,如對癌痛、鎮(zhèn)痛、止痛藥物、評估方法等的認識,借助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交流示范,鼓勵患者表達出內(nèi)心的感受,并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對NRS評分在1~6分主要通過采取非藥物止痛,包括:(1)通過良性的心理暗示引導患者淡化疼痛意念,給予患者足夠的安全感,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恐懼。(2)進行深呼吸和腹式呼吸訓練,5~6次/d,每次10~20 min。(3)通過播放患者感興趣的音樂來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播放音樂聲大小以不打擾其他患者休息為宜。對NRS評分在7~10分的患者,遵醫(yī)囑及時使用鎮(zhèn)靜劑,避免患者躁動和增加恐懼的心理,影響治療。
1.3 效果評價 采用NRS評估法對全組患者在入院時、干預2周后和干預4周后進行效果評價,分為無疼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劇痛,疼痛控制率=(無疼痛+輕度疼痛)/60×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中60例癌癥患者根據(jù)疼痛評估后及時進行護理干預,干預效果顯著,患者入院時、干預2周后和干預4周后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0例癌癥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疼痛情況比較 例(%)
注:與入院時比較,χ2=12.367,*P=0.028;(2)與入院時比較,χ2==16.947,P=0.011,與干預2周后比較,χ2==14.183,△P=0.016。
癌痛是目前影響腫瘤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僅給患者身體帶來不適,也對患者心理及精神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睡眠障礙,影響患者對抗疾病的積極性和信心,這將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質(zhì)量。WHO特別提出“到21 世紀讓全世界的惡性腫瘤患者不痛”的目標。我國雖然開展WHO癌痛三階梯治療已有10 余年,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發(fā)展不平衡,不同地區(qū)醫(yī)療水平的差異,以及各地區(qū)人們對于癌痛認識的不足,使得癌痛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更多的腫瘤晚期患者長時間忍受癌痛的折磨, 生活質(zhì)量受到極大的影響[3]。任媛等[4]報道,對癌痛患者加強管理,給予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促進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因此,在癌癥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疼痛控制應該成為腫瘤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我們結(jié)合患者疼痛評估情況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引導、改變呼吸方式等一系列干預措施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總之,按疼痛評估的規(guī)律為患者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能夠改善癌痛這一癥狀,而如何將這種措施規(guī)范化、標準化,則需要進一步研究。
[1] 林妙真.規(guī)范化癌痛護理干預對癌痛患者心理與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2):4972-4973,4974.
[2] 朱麗麗,張會敏,李秀敏,等.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社區(qū)食管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改善的效果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7):1221-1224.
[3] Swarm R, Abernethy AP, Anghelescu DL,et al. Adult cancer pain[J].J Natl Compr Canc Netw,2010,8:1046-1086.
[4] 任媛,龍小麗,郭晨,等.以三階梯療法為基礎(chǔ)的護理方案對提高癌性疼痛患者規(guī)范化治療的作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6):1489-1490.
嚴婷婷(1982-),女,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袁玲,E-mail:256073582@qq.com
R473.73
B
10.16821/j.cnki.hsjx.2016.17.031
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