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紅
【摘要】自由表達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理念,表達是學生內在的思想、情感、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一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的術語。表達是教育的過程,是教育的結果,自由表達有語言表達、行為表達與神態(tài)表達。本文將就小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出發(fā),對提升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小學生;表達能力;有效措施
自由表達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表達缺乏自由性、民主性、真實性,標的目的被異化,表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表達中存在太多的規(guī)則,束縛學生的自由表達,針對學生在表達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將提出一些改進的措施,促進學生自由表達,提升表達的有效性。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搭建學生的表達的平臺,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引導學生積累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景色優(yōu)美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有許多好詞佳句,需要學生去仔細的理解,在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記憶并被背誦一些好的詞語與句子,在以后的表達中嫻熟的運用。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文章千千萬萬,好的文章更是數不勝數,因此,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收集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與詞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要讓學生自己建立一個摘抄本,將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句子全都摘抄在上邊,學會理解其意思,并且靈活的運用,并且組織相應的評比比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通過讀書、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我們可以獲得一些精美的語言、諺語、對聯、廣告詞、標語等等、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與積累,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只有在拓寬學而生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知識,為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口語表達的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表達的環(huán)境。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量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自由的表達自身的意見,有利于使課堂教學的氣氛活躍起來,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在情緒上能夠興奮起來,甚至為了自己的觀點與維護自己的理念,與其他學生進行激烈的辯論,這是教師想要看的,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達到這樣的目標呢?首先,教師需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時候采取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使學生愿意接近老師,愿意和老師進行溝通,真誠的表達自己的內心的看法。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輕松地、自由、平等的關系。其次,教師要理解學生,在教學中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給與學生更多的是表揚,少一些批評,引導學生敢于發(fā)問,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看法,敢于與老師進行腳力,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表現欲。第二,要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在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教學又發(fā),教無定法,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于情境中國的某些人或者某些事進行評價,表達自己對這個看法與感情,為小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搭建平臺與舞臺,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積極地文化氛圍。第三,要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在教育教學的工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對小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在課堂訓練中,需要多多的給與一些訓練,對學生稍加引導,就會逐漸的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說:“請大家仔細的分析,剛才這位同學的回答怎么樣?”“剛才這位同學閱讀的好么?”“這位同學講的太好了”等等這些語言,給與學生以信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強化學生的語言訓練,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說話。第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好勝心比較強,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些心靈特點展開探討。例如,對小學生開展朗誦比賽、表揚比賽等等,舉行知識的競賽,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的小知識、小常識、開展相關的辯論比賽等等,在每次的口語交際訓練中,起碼要引導學生運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演說,使每個學生的口語得到鍛煉,要為學生的口語訓練制造機會,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鼓勵小學生主動的交好朋友
鼓勵學生交好朋友就是要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交際活動,這些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教室中進行的交際活動,可以引導前排與后排不常常接觸的小朋友進行交際,學習好的小朋友與輔導學習差的小朋友學習,生活條件較好的學生接觸升上有困難的學生,引導他們在輕松地、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創(chuàng)設互幫互助的良好的氛圍,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其次,還可以引導學生適當的使用網絡,現在許多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交流的時候都是與大人交流的,并且存在強烈的逆反心理,在家里是小皇上,出門就一句話不說,不愿意與學生多多的溝通與交流。通過網絡上的交往,有利于打開小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語言上的鍛煉,小學生上網不一定是壞事,家長要引導學生適度的上網,嚴格的控制學生的上網的行為,引導學生謹慎的上網,合理的使用網絡,提升學生的網絡交際活動。
四、在辯論中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沒給小學生都是具有好奇心與表現欲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問題或者是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辯論,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展示,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理解、合理。例如,教師布置給學生有價值的辯題《家長是否可以看孩子的日記》、《雷鋒精神到底要不要學習》等等,這些問題具有辨證的價值與意義,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表達自己內心的觀點與看法,然后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兩個隊的隊員進行積極地思考,積極地交流與討論,將本隊的隊員搜集起來,最后選出6個選手作為主辯手,其他學生作為副辯手,全班學生之間進行公平公正的交流與辯論,在辯論中,學生需要抓住要點、語言流暢積極的進行辯論,要定期的進行交換的意見,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得到鍛煉,學生在辯論中懂得傾聽他人,懂得尊重別人,有利于抓住別人說話的要點,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的能力與技巧。
五、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重要的美德,在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耐心的傾聽別人說話,在生活中做一個專注的人、有心的人,從別人那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例如在說話的語氣、詞匯、思維方式上與說話人進行配合。要想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僅僅靠訓練是完全不夠的,要通過課堂外的空間進行好好地學習,多多看電視、讀報紙、規(guī)范學生的普通話,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學生的自由表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教育需要根據相關的要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意識,引導學生勇敢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為學生的表達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參考文獻:
[1]陳云凱.“自由表達”:學生主體價值的尋獲[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2002(9)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鄭青岳.對探究式學習中“表達交流”要素的認識[J].物理教師,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