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平(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李艷平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任務型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fā)展起來的,Prabhu(1987)是最先進行任務型教學實踐的。Candlin 和Breen(1987)在1987年對Prabhu的任務型教學法進行了改進。Candlin(1987)認為“任務是一系列有區(qū)分度,有層次的活動,學生必須通過交際活動和認知過程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盉reen所做的改變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他提出課程設計者將可選擇的學習任務和活動提供給學習者。Long(1981,1992,1998)和Crooks(1992)進一步提出“任務是一項有特殊目的的工作和活動,應具有特定的目的性?!盬illis(1996)在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 (《任務型教學的框架》)一書中,提出了將任務型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huán)(task circle)和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Lee(2002)在西班牙一所研究院開展了一次將任務型教學于計算機中介交流相結合的研究。得出結論說網(wǎng)絡同步電子聊天于任務型教學相結合在英語學習中有重大影響。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在我國,任務型教學首先出現(xiàn)在香港。1996 年,香港教育署制定了以Task-based Approach 為主導之一的香港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 1998年夏紀梅、孔憲煇發(fā)表了《“難題教學法”與“任務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及其模式比較》一文,詳細介紹了任務型教學理念,稱任務教學法是“達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的有效方法之一”。同年,陳慧媛、吳旭東在《任務難度與任務條件對 EFL 的寫作的影響》一文中就任務難度與任務條件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 2001 年,任務型教學取得了突出的進展。世界上英語學習者最多的中國制定了以任務型教學為主導教學方法的《英語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教學,由此掀起了一股任務型教學研究的浪潮,出現(xiàn)了不少專著與論文。
所謂“任務型”教學法就是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法,提出隱含知識特征的任務,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交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語言,提高其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把語言運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圍繞特定的交際目的和語言項目,設計可操作性強的任務化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多種語言活動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
通過調查與研究,學者們建立起一系列的教學模型并且將它們成功的應用到了教學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Willis(1996:38)在她書中所建造的模型,在她的書中,任務被分成了三個階段:1.任務前階段 2.任務圈 3.語言焦點。
(一)任務前階段。在這步中,教師最好首先將任務型教學法和任務介紹給同學以便讓同學們掌握這個話題和任務的目的。確保同學們復習了已經(jīng)學過的單詞和短語并且知道在接下來的任務中需要用到的新的單詞和短語。在前任務階段所用的活動應該能激發(fā)學生開發(fā)相關的背景知識,降低學生的認知壓力,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給學生們一些相關的建議,最重要的是要激發(fā)學生對這個話題的興趣.
(二)任務圈。任務圈分為三個部分:任務,計劃和報告
1.任務。在這步中,學生可以一對或一組的形式來完成任務。
摘要: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的日益發(fā)展壯大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影響,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聯(lián)合國的六種官方語言之一在各國交流的過程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交流變多,對英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是令人很滿意。雖然很多人的語法很好,但是口語交際能力并不強。因此積極尋求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切實有效的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就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中的運用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研究。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運用的研究
2.計劃。在分配完任務后,學生們以成對或討論組的形式進行認真細致的討論,然后準備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一個演講,演講的內容包括任務的步驟,結論和最新發(fā)現(xiàn)。
3.報告。老師選擇幾隊或幾組的同學在全班同學前陳述他們的觀點并且對這些陳述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評論。
(三)語言焦點。學生們關注前兩個階段的語言的意義。然而他們在這階段關注的是語言的形式,包括語言分析和語言練習。
1.語言分析。老師應該確保同學們的演講包括他們的身份和他們對某種語言形式的特點和使用的認識和見解。除此之外,老師還必須詳細分析口語活動。
2.語言練習。為了鞏固學生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生們首先要記住所學的單詞短語,句子結構和語法結構,然后通過不同的適當?shù)木毩曨}將進行訓練。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吉林大學的158名材料科學學院的材料科學專業(yè)的兩個班級的大一新生進行調查。其中有79名為實驗班的同學,采取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另外79名同學為普通班,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兩個班級的授課老師是同一位。試驗前分別給兩個班級的同學做相同的調查問卷。一個學期的試驗后,在讓同學們作相同的調查問卷和測試。通過分析對比兩個班級實驗前后的成績和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通過口語測試和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在英語口語上,實驗班的同學要比普通班的同學表現(xiàn)出更多的興趣和自信。在活動中,學生們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任務型教學法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不同的活動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其次,任務教學法在英語口語課堂上的運用會提高同學們的口語水平。因為同學們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所以他們更愿意表達他們自己,并且和同學有更多的合作。再次,任務型教學法是一學者為主的教學方法。它并沒有事先預設目標并且關注學生的需要,風格和目標。它刺激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性也提高了同學們的成就感和自我認知能力。最后,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驗,老師和學生都從任務型教學法中獲益良多。
參考文獻:
[1]Breen,M.1985.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Applied Linguistics,6(1): 60-70
[2]Nunan,D.1989.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
[3]Nunan,D.2004.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ln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7.
[4]方文禮 ,2003,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外語與外語教學》,第9 期,17-20頁.
[5]魏永紅,2004,《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6]夏紀梅,2001,“任務教學法”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效益,《大學英語教學》,第二期7-9頁。
[7]夏紀梅、孔憲烽,1998,“難題教學法”與“任務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及其模式比較,《外語界》,第四期,34-40頁。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61-0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最好充分使用英語(或他們的母語) 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或意見。記住關鍵的一點,老師要管理學生而不是參與到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