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乾
【摘要】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運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的效率。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普遍教學效率不高,本文針對中職信息技術的課程內(nèi)容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針對其課程內(nèi)容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并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 信息技術 課程 有效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87-01
有效教學指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讓學生接受到更多的知識的教學。有效教學是高效率、高水準的教學模式。有效教學讓教學的核心價值極大程度的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進步與發(fā)展。有效教學的教學目標就是以學生的進步程度為指標的。在中職信息技術的課程中,教學內(nèi)容比較豐富,課程種類也很多,所以可以用來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也很多,積極探尋中職信息課程有效教學策略,對其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提煉講解內(nèi)容多練習
傳統(tǒng)的中職信息技術課程多是采用教師講授的方法進行的,教師講授在課堂上占有很重的比例。目前中職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講解的部分要進行精簡,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重點和難點,講清楚基本原理。將基本的方法教給學生之后,要引導學生多練習,掌握及領會知識,鍛煉學生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在精講多練的策略中,精講是引導,多練才是關鍵。多練是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采用先精講再聯(lián)系,之后再精講的模式,反復交叉進行,突出重難點,多提出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和分析,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在講解的過程中語言要精練并且準確,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效的接收知識。在聯(lián)系的過程中要注意明確聯(lián)系的目的和要求,讓學生掌握聯(lián)系的要領和關鍵,并且在聯(lián)系中運用到精講中的知識。
(二)設置驅動任務
驅動任務顧名思義就是迫使學生去探索去思考的任務,通過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激起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讓學生勇于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感受完成任務帶來的自豪和成就感。這樣接受任務和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中職信息課程在教學中加入這種驅動教學任務,可以讓學生多實踐,享受突破的樂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任務的設計非常重要,設計任務時要將教學的要求和目標融入到任務中,還可以從生活中設置任務,將任務結合實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設置好任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如何著手去做,從而促進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性。
(三)設置教學項目
設置教學項目就是教師設置一個完整的教學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這類教學項目特別適合中職信息技術課程,學生參與這類項目可以提高動手能力,也能為就業(yè)打好基礎。通過參與項目可以讓理論與實踐結合,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在一個項目團隊中,培養(yǎng)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體驗創(chuàng)造的艱辛與樂趣。教學項目的設置必須與實際的企業(yè)生產(chǎn)相結合,并且體驗崗位的需求,這樣的項目設置能夠快速培養(yǎng)學生的上崗就業(yè)能力。項目的設置必須是綜合性強的項目,教師可以成立項目開發(fā)選手,并且任命組長,安排項目的進度等。
(四)制定技能競賽
技能競賽旨在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考驗學生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追求自我,展示自我的平臺。技能競賽的設置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參加技能競賽的名額有限,從而可以讓學生得到激勵。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技術技能競賽,可以在學校成立技能競賽小組或者培訓班,讓學生能力得到提高,以競賽為契機,讓學生的整體能力得到提高。
(五)鼓勵學生技能考證
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應該鼓勵學生考證,實行證書的制度,要求學生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技能證書,從而獲得相應的任職資格,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技能考證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尤其是當考證成為一種大趨勢,身邊的同學都已經(jīng)有證在手的時候,這種壓力就會變成學習的動力,讓學生主動的去為了拿到證書而努力。
二、有效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解決學生的消極情緒
中職信息技術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消極的負面情緒,在進行有效教學策略時,要注意解決學生的消極情緒,排除學生的浮躁現(xiàn)象。鼓勵學生不要遇到問題就想著放棄,解決這一現(xiàn)象和問題時,可以先設置一些簡單的任務和項目,先從一些簡單的任務開始,可以讓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排出學生的抵觸情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內(nèi)容,將練習內(nèi)容分為不同的等級和層次,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內(nèi)容進行聯(lián)系,并且鼓勵學生挑戰(zhàn)更高難度的內(nèi)容。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指引燈一般的存在,所以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積極的為學生指點迷津,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和方向,讓學生能夠通過努力找到突破口。
(二)特殊學生特別對待
中職信息技術的學生的技術和能力不等,并且差異很大,如果用同一標準對待,效果可能不理想,教師要留意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關懷。對待特殊的學生有必要進行一對一的單獨輔導,教師的一對一輔導對學生來說是特別珍貴的,可以讓學生有較大的提高。輔導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留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有困難的學生時,可以及時的去進行指導,停下來對其進行單獨輔導。還可以在輔導的過程中使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設施,多媒體可以更加方便學生進行提問。很多學生由于性格方面的問題,和老師面對面交流比較困難,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鼓勵更多的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提問和反饋,對學生進行集中輔導。教師還可以針對課程的重難點專門設置一堂課,為小部分沒有跟上教學進度的學生加餐,幫助其跟上進度。
綜上所述,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有效性不高,亟需尋找到有效教學的策略。在有效教學的實施中,教師需要提煉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合理的教學任務和項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競賽和技能證書等特殊手段,鼓勵學生尋求進步。在進行有效教學策略時,要注意學生的接受情況,注意防止學生消極情緒的出現(xiàn),并且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倪艷青.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情感目標達成策略的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0.
[2]苗志鵬.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2012.
[3]劉清.通過探究式教學策略提高中職生信息技術課學習興趣的行動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