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名
和老板「拉鋸」
◎ 佚名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陷入了一個職場怪圈:和老板“拉鋸”。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老板給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而老板呢?當然比我精,我干了多少活,他就給多少錢,有時甚至低于我的勞動所值。我們之間看上去平衡了,實際上把我的寶貴時間都鋸成了一堆廢木頭屑。于是我開始對老板不滿,覺得他小氣得要命。在這公司干得沒勁,我開始悄悄找工作,然后辭職。老板沒有挽留,我本是可有可無的角色。到了新公司沒多久,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在“拉鋸”。
直到我進入第四家公司,有一天,聽到一位同事和主管鬧矛盾,主管要她抓緊時間趕工作,她卻說:“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為什么要累死累活地趕?”這話真熟悉,我曾無數(shù)次在心中這樣說。主管回答:“你不多干,老板怎么會多給?時間是你自己的,你是把它推向徹底無用,還是讓它走向可能有用?”主管的話讓我心頭一驚:之前我就是把自己的時間推向了徹底無用,鋸掉了它的無限可能性。就在那一刻,我決定丟掉心中那把“鋸子”。
我的工作是畫一些應用動漫,以前我總是被動工作,主管提出畫什么風格,我便畫什么風格;如果要畫一個微劇本,我會盡量簡化,有時簡單畫幾筆敷衍了事;我從不去問市場部哪個動漫最受歡迎……現(xiàn)在,我開始改變。每次拿到原始劇本后,我會仔細揣摩,有時還和作者溝通,適當修改,然后根據(jù)劇本選用不同的繪畫風格。畫完后,我會主動拿給市場部的同事看,征求他們的意見。
很快,同事們都看到了我的變化,市場部稱贊我設計的微動漫劇點擊率提高得非常快。我暗自歡喜,知道這些將很快傳到老板的耳朵里。這叫“口碑”,是職場上很重要的一種間接“吆喝”。當然,真要讓我的職場時間在老板那變得“高大上”,自己主動吆喝也是必不可少的。
開會時,我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默不語,而是充分利用機會表達想法。這些想法并不是所有的都可取,但老板看到了我的工作積極性。
不到一年,老板主動給我加薪了。我的職場時間就這樣從地攤價升到了商場價,因為它飽滿豐盈,含金量高,老板用得放心,買得開心。事實就是這樣,與其滿腹牢騷地與老板“拉鋸”,不如充分利用時間努力栽培出一棵職場大樹。
(摘自《當代青年·我贏》2015年第10期 圖/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