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軍?オ?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之下,怎樣認識和評價課堂?課堂教學應突出六個字:真、實、活、新、全、精。
[關鍵詞]真實活新全精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20080
課堂教學是落實教育內容、體現(xiàn)教育思想、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主陣地?,F(xiàn)在,課堂教學要堅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怎樣使課堂教學符合課程理念,怎樣的課堂教學不會失去本真?筆者認為課堂教學須突出以下“六點”。
一、真
課堂教學要遵循真實性原則,做到真實。學生回答問題“真”,數(shù)學活動開展“真”,教學過程“真”,檢測考評“真”,教師了解班情、學情“真”,教師才能真實地備教材、備學生、備自己,教學才能符合教學規(guī)律,符合學生學習實際,才能真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教學,只有真實,才有真知,才不會失去教學的真正意義。課堂教學要強化真實,教師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見去啟迪學生的真情實感。課堂教學要撕去虛假的面紗,從真實出發(fā),不演戲,不表演,把真實的一面給予學生和觀眾。這樣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二、實
課堂教學要扎實、樸實。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動態(tài)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過程都來不得半點虛假,不然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學習方法的掌握、思維活力的激發(fā)、認知感悟水平的提高、再學習能力的形成就會變成空話。課堂教學要以實效為根本,這種實效既不是死記硬背,又不是簡單的復制。這種實效體現(xiàn)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落實上。實的課堂,必能真正獲得教學的實效。
三、活
活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應積極、主動、靈活地參與學習、討論、探索知識的發(fā)生和形成以及得到的結論,使師生“動”起來,平等地對話交流。教師要活化課堂氛圍,活化教學方式,活化知識的分解傳授,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要活化學習方式,活化學習行為,活化思維情緒,討論、辨析、思考、猜想、推證,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擺脫課堂死氣沉沉、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呆滯”聽課的狀況,倡導和要求師生在課堂上共同活動、共同參與、共同探討,一切活動的開展圍繞學生的發(fā)展來進行,使學生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
四、新
課堂新穎,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使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課堂新穎,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在寬松愉悅、新鮮適宜、和諧平等的氛圍之下主動學習;課堂新穎,學生對學習才能更有興趣,更快完成學習任務,更能積極投入學習當中。備課時要突出教材的吸引力,上課時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活動中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探討中要煽起學生的表現(xiàn)欲。探索中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適時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結合學生情況,體現(xiàn)教師的個性特點,采用合適的教法為學生搭建學習的舞臺。
五、全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數(shù)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從這一點看出“全”指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不管是城市的學生還是農村的學生:不管是正常的學生還是殘疾的學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和權利,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在原有的基礎上使其有所發(fā)展。
六、精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場所和主渠道,一般來說,學生初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獲得和掌握是在學校和課堂中形成的,而學生在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教師精心安排課堂,精心設計課堂,精心謀劃課堂,精心組織課堂,包括語言、情境、練習、選題、操作、討論、書寫、解題思路、教學思想方法等,都需要精心準備和構思,該“精”的必須“精”,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個別教師在課堂上就出現(xiàn)語言啰索、課堂結構松弛、課堂活動務虛、選擇題目難易不當、提出的問題無價值,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學生產生厭學和厭煩情緒。為此,要求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精”備課,“精”上課,以達到課堂效率最大化。
總之,課堂教學無論從教師角度看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設計、內容的整合、活動的開展、練習的選擇、教法的應用,還是從學生角度評學習方式、參與意識、學習效果等,都不能離開課堂的“本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學生高效發(fā)展。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要突出課堂的“本真”導向,注重課堂教學實效。
(責任編輯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