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オ?
[摘要]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是對某一節(jié)課或某一階段教學內容所做的準備學習,我們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預習目標,用自身對學習內容的體驗來尋求自己對學習的獨特感受。傳統(tǒng)教學下單一的詞匯記憶、課文朗讀、簡單提問等預習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教育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預習方式,提升預習有效性,促使學生學習能力和內在素質明顯改善,真正培養(yǎng)適合時代和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課前預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20045
課前預習主要是指教師在新授課開始之前由學生提前完成自主學習的過程,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改善學習效果能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初中英語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存在預習題案設計陳舊、缺乏針對性、注重形式主義、不能進行有效督查等不少問題,導致低效預習,嚴重影響學生預習效果,制約學習效率。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智特點和具體學情,緊扣學習目標,優(yōu)化預習策略,掌握預習技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提升學習效益。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前預習呢?
一、加強思想認識,激發(fā)學習動機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只有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預習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了解預習的諸多作用,才會對英語學習生成較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從而呈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雖然按照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少學生客觀上存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但我們要讓學生知道,不能僅把考試作為學習的終極目標,要從真正培養(yǎng)學生能力、謀求自身素質發(fā)展的角度來學習。這樣,學習視界變得更寬闊,追求目標更深遠,學生就會積極主動、高質量地完成預習任務,確保了預習行為的有效性。
二、指導預習方法,改善預習效果
導致學生預習低效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正確的預習方法,學生花了大量時間做了很多的無用功。因此作為教者,要指導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讓學生的預習過程始終行進在規(guī)范的軌道上,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完成預習任務。如預習過程中首先需要的就是重點詞匯和短語的積累,我們可要求學生在讀會的基礎上找出重要的或難懂的詞匯及短語,并且通過詞匯變形或造句形式嘗試對相關詞匯、短語的應用,加強對它們的語法理解。這樣,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詞匯或短語進行英語表達時,學生就不會感覺生疏,很容易跟上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同時還可以比較自己的理解是否與教師的講解有出入,進一步加深對新學語言知識的印象。語音語調也是在預習過程中需要教者重點指導的問題,我們可讓學生進行任務式分步閱讀預習。第一遍讓學生默聽錄音,對課文的語音語調具備一個整體感受,第二步讓學生模仿跟讀錄音,邊讀邊在需要注意的升降調、輕重音、連讀等地方做好相應標記,第三步是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樣通過不同任務的分步反復閱讀,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語感和規(guī)范的英語表達能力。語法也是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必須先了解的重要內容,我們可指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找出本課的典型句式,然后通過比較、歸納得出句式結構,最后進行相同句式的造句。在預習過程中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養(yǎng)成查閱詞典的習慣,遇到不易猜測詞義的關鍵詞,不能胡亂編造,不能懶,不能浮,要通過對詞典的認真查閱,踏實弄清關鍵詞匯的含義和語法規(guī)則。
三、精設預習作業(yè),注重預習評價
為了讓學生對英語預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我們一般可嘗試設計明確的預習題案要求學生完成。但至關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預習題案的設計難度,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確實可以完成。一般而言,預習題案呈現的是一些基本的詞匯或詞形變化、簡單的短語或句式翻譯。為了督查學生及時完成預習任務,提高預習質量,反饋預習情況,我們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及時檢查,切不可在布置了預習任務后就置之不理。學習評價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通過小組長檢查、組內互查等手段進行檢查。也可以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一定的教學任務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間接檢查,如組織課堂英語競賽,既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感受了新授內容,滿足了好勝心,也在輕松的氣氛下及時檢測了學生的預習效果,教者及時掌握了學情。
總之,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是對某一節(jié)課或某一階段教學內容所做的準備學習,我們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預習目標、用自身對學習內容的體驗來尋求自己對學習的獨特感受。傳統(tǒng)教學下單一的詞匯記憶、課文朗讀、簡單提問等預習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教育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預習方式,提升預習有效性,促使學生學習能力和內在素質明顯改善,真正培養(yǎng)適合時代和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