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初中語文學習來說作文是一個重點,最能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體現(xiàn)出來,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學生對寫作沒有什么興趣,甚至害怕寫作文,本文主要提出幾種策略,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出來。
【關(guān)鍵詞】初中作文教學 學生興趣 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8-0097-02
1.用靈活多變的命題來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出來
長期以來作文命題都比較單調(diào)和陳舊,《一件難忘的事》是最常見的敘事作文,《我的爸爸/老師/同桌》等是最常見的寫人作文,或者是與國慶、中秋等有關(guān)的節(jié)假日作文。這樣的作文題目可以一直從小學延續(xù)到高中,非常的老生常談。這種命題自然不會讓學生有興趣,只會覺得非常倦怠。我們在布置作文的時候可以采用不同的命題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
1.1填空式命題
在題目上空出一兩個位置,不對學生思維造成太大的局限,讓學生先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行思考,然后按照提示將題目填滿,再開始寫作。例如《一件事》這個題目,可以是什么事就有很多種選擇,傷心的、有趣的、奇怪的、難忘的、讓人痛苦的等等,這樣就有了更多的題材可以寫,范圍也更加廣泛,學生將自己想說的東西寫了出來,自然不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真正做到了有感而發(fā),自然是思如泉涌。
1.2求異式命題
客觀事物一直是處在發(fā)展變化中的,人的認識也會隨之變化,在時代變遷的過程中人們會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得出新意。這種理念可以同在求異式命題中。例如《君子動手不動口》,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不動手”是君子的標準,但是具體是否要“動手”或者“動口”要看具體的情況來決定。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只能動口不能動手,在遇到了殘疾人或者老人過馬路的時候,在看到有人出車禍的時候,應該動手予以幫助,這才是君子所為。所以這種求異式命題不僅可以對學生的逆向思維進行培養(yǎng),還可以進行全新的觀念的樹立,讓學生有興趣進行寫作。
1.3分解式命題
分解式命題就是將一個題目分解開來,成為幾道與之都有關(guān)系的分題。這種命題的優(yōu)勢在于彼此之間有聯(lián)系,成為了一個系列,對于學生邊緣思維的開啟有幫助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其組合能力。例如《成長的喜與憂》這個題目,就可以分解成為《成長的憂慮》和《成長的喜悅》這兩個分題,而“喜”和“憂”這兩個方面又能進行題目的拆分,例如《媽媽拆開了我的信》這種憂慮或者《今天我擁有了自己的單車》這種喜悅。在進行這種題目設計的時候,要多從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讓學生寫出自己熟悉并且愿意表達的內(nèi)容,自然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了。
2.使用新穎的方法來指導作文寫作
傳統(tǒng)作文指導往往是依照教學單元的知識進行的,教師進行命題然后學生進行寫作。教師的指導一般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審題,讓學生明白題目中有什么規(guī)定,對這個命題可以進行的寫作內(nèi)容進行解釋,也就是引導學生炫彩,最后以舉例的方式來將內(nèi)容的思路展示出來。但是事實上,這種指導往往是機械化的零件組裝過程,沒有觸及到學生的情感,,自然就不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和培養(yǎng)了。這種指導方法在學生剛接觸作文寫作的時候比較實用,但是也不能多用,我們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2.1多項構(gòu)思指導法
將作文題目布置下去以后,學生可以進行思考,然后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涵以及外延,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選材和組合,將自己的看法充分的表達出來,然后教師對其進行點評,肯定其中好的構(gòu)思和設想,修正不太恰當?shù)臉?gòu)思和設想,完成修改以后再下筆寫作。例如《今天我家停水》這個題目,學生根據(jù)“停水”這一特殊情況開展合理聯(lián)想,后續(xù)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出現(xiàn)什么樣的人,充分的展現(xiàn)了一切可能性和必然性。結(jié)果學生興致高昂的列出了眾多想法,例如停水帶來的后果,停水以后大家的表現(xiàn)等等,具有很好的效果。
2.2散發(fā)性指導法
由一個題目的各個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進行作文寫作,這種指導方法在議論文寫作的指導工作中比較常用,例如寫“追星”這個話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思考以下問題:首先為什么多為年輕人在追星,從而剖析學生自己,對思想中不成熟的部分有所認識;然后想想追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得出結(jié)論“盲目追星”是不可取的;最后是作為初中生,應該追什么樣的明星。通過這些啟發(fā),學生就可以進行觀點的提煉,不僅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了啟迪,還能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出來。
3.批改作文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tǒng)的方法批改作文的時候非常詳細,恨不能精準到每一句每個詞,相比起批改其他科目的作業(yè)來說勞動量要大很多,但是很多學生卻并沒有注意到那些評價,形成了事倍功半的結(jié)果。為了使教師負擔減輕,并且不打壓學生的興趣,在批改的時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3.1多進行鼓勵評價
作文是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生活經(jīng)歷等,融合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表達能力也需要進步,所以難免會不完善。教師應該擅長在學生作文中尋找長處和亮點,多進行鼓勵和表揚,含蓄的指出其中的缺點避免對學生的自信心產(chǎn)生打擊。很多教師的評語過于程式化,而且非常籠統(tǒng),例如中心不夠明顯、選材不準確等,必然會給學生潑一盆冷水,讓學生失去興趣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
3.2使用多種批改方式
過于單一和死板的批改方式會使學生喪失興趣,可以利用學生彼此之間互相評改或者師生一起進行評改的方式替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宋汪洋.自主作文揚起學生寫作激情的風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學[J].柳州師專學報,2012,01:128-131+136.
[2]任海龍.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初中作文教學淺談[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7:97.
[3]董泗玲.注重積累 激發(fā)興趣 有效批改——淺談初中作文教學的一點體會[J]. 寫作(上旬刊),2015,09:58-60.
作者簡介:
熊樂祥(1972—),男,漢族,職稱: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