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
【中圖分類號】G6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時代的迅猛發(fā)展呼喚高質量的教育,學校面臨著競爭、生存和發(fā)展的巨大壓力,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1.學校要發(fā)展,理念需先行
以前在寫材料時也經常寫學校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明確的辦學方向,但覺得這些是空洞的說教,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必做的功課而已,現在想來是何等的幼稚。兩所學校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發(fā)展成為名校,最根本原因就是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明確的辦學方向。涿州雙語學校的成功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北京小學大興分?!谔骄恐袚P起自信的風帆。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是第一要素。兩所學校都把學生擺在了第一位,學校的管理是為了發(fā)展學生,教學更是為了發(fā)展學生,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素質最終還是為了發(fā)展學生。學校領導的心中有學生,所以,校園環(huán)境布置有主題,有內涵,體現了“處處皆教育”的思想;老師的心中有學生,所以,就會有一支敬業(yè)愛生、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教師干得有勁,學生學得帶勁,一切都會是良性循環(huán)。我們應該加強學習,常學常新,與時俱進,提高理論修養(yǎng);再次重溫我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加深印象,思考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去落實。
2.建立規(guī)范的學校管理制度
在一個組織機構穩(wěn)定的學校里,往往組織機構的程序和規(guī)則很多,很具體且常常是成文的、正規(guī)的,但也有一些非正規(guī)的、不成文的規(guī)則在發(fā)揮作用。有些人說:"所有的學校都是官僚體制的,通過規(guī)章制度管理成員的行為。結構是等級性的,而且有各種角色相一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為規(guī)范。"它所描述的官僚體制,仍然是促進教育目標實現的最合適的組織管理模式。因此一所學校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從而改變管理的無序狀態(tài)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管理局面,有利于促進學校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使全體教師能從嚴格的他律逐漸轉向自律,把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法規(guī)政策內化為指導自己行為的內隱觀念和理論。"無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的開展,一定要有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做保證??茖W性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制定嚴格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
3.加強領導班子、教師和學生隊伍管理
學校的管理重點是對人的管理,要加強對領導班子、教師和學生隊伍的管理。
3.1構筑一支業(yè)務能力強、團結協作的領導班子。要組織班子成員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知識、學校管理知識、法律法規(guī)等知識,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努力提高班子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領導藝術水平。學校工作千頭萬緒,單靠校長一個人工作,即便是忙得焦頭爛額,也未必能把工作做好。校長要善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協調和統籌各方面的力量,使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在實際工作中,校長對班子成員要做到坦誠相待,用其所長,不過多地干涉他們的工作,并能充分理解、信任、尊重他們,使每一位同志的聰明才智得到最為出色的發(fā)揮。校長要教育班子成員團結協作,使班子的整體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3.2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構建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育人環(huán)境。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因為任何一所學校的目標、質量、效益都是通過教職工實現的,校長要千方百計地激勵教職工的工作熱情、責任感和成就欲,要為每一位教職工知識與才能的發(fā)揮提供機會與條件。我們還可以通過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獎勵的辦法來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3.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記得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小學教育實際上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的教育,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傊?,我們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4.要堅持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
學校工作要切切實實以教學為中心。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課堂教學都是學校育人工作中一項最經常、占用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課堂教學猶如一日之餐,實施素質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吃零食。因此,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擾,咬定青山,自始至終,突出教學工作的地位。課堂教學時,堅決反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漫無邊際,使教學抓不住教材重難點,要求教師平時的課堂教學要有新意,不要總是老一套。在課堂教學上,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研究性學習,建立新型的教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大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彼此相互討論交流,重視合作方式的學習。為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教學授課水平和教學效率,我們對教學常規(guī)檢查、質量檢測、校本研究、骨干及課改典型教師的培養(yǎng)、教師的基本功、各種教學活動及競賽活動等常規(guī)性的內容進行有效實施。
如何評價一所好的學校,家長普遍認為,好的學校,必須有好的聲譽,而好的聲譽,首要的是孩子在學校里學得好,學得有出息。校長必須要“沉”下去,走近教師,走近學生,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要經常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指導性評課必須一課一評,要有指導性意見,經常翻閱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作業(yè),在備課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與自身的知識經驗以及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教案設汁與講課要盡最大努力相符,經常召開不同形式的師生座談會,利用適當場合與教師個別談話,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要傾聽教師對教學管理的意見或建議以及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5.制度管理,培養(yǎng)教師的自覺性
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堅持以人為本,但不能降低工作要求。家有家規(guī),國有國法,學校有自己的制度,“沒有規(guī)矩如何成方圓”,人文管理同樣要靠制度。不但要有較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基礎,還要有強有力的執(zhí)行力度作為保障。形成以制度為準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養(yǎng)成自覺維護制度的自覺性。學校才能做到“有制度可依”,教師才有行動的準繩。
5.1.制度的制定要合理化。
制度制度時,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綜合考慮,既不偏袒,也不冷漠的中性制度。教師是學校的主人翁,參與學校制度的制訂是他們正當權利,所以,在學校一些重大制度制定之前,一定要集思廣益,征求教師的意見,聽取他們的建議,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是學校管理的一員,自己在學校管理中是有用的,不是局外人,體會到學校對自己的尊重。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校長要根據教職員工合理的建議,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照顧絕大多數教職工的利益,拿出制度草案。在教職工大會上,學校制度的起草人應講清相關制度制定的目的意義,對相關條款進行解釋說明,然后,留有足夠的時間給大家充分討論,再由學校對制度進行修改、調整,力求科學、合理、公平,最后遞交教代會審議、通過。這樣,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制定制度程序規(guī)范,廣大教職員工自始至終參與全過程,自然而然地就會理解、支持、擁護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
5.2.制度內容要合理,執(zhí)行要公平。
對學校制度的具體內容一定要仔細斟酌,做到“合情合理”。合情是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符合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合情是指符合社會的發(fā)展、教師的生活規(guī)律、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一些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既要體現“剛性”也要體現“人文”關懷。在執(zhí)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時,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時要做好制度外的“法外功夫”。再好的制度,如果執(zhí)行落實有偏差,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執(zhí)行、落實學校制度既要“嚴格”,又要“謹慎”,做到一視同仁,力求公正、公平。在推進學校制度化管理的過程中,只要程序規(guī)范,內容合理,落實公平。就能讓學校制度走向“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學校管理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6.結束語
總之管理藝術是建立在一定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隨機應變處理問題的一種技能,是在此原則的基礎上,展示一種靈活的美,是管理方法巧妙而卓越的運用。學校管理是一項既辛苦,又責任重大的工作,需要奉獻精神,但當學校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得到黨和人民的認可時,又會樂在其中,給人以成功之感,因此,對于一個教育管理工作者來說,學校管理也是人生一項很有意義的事業(yè)。當代中學管理者要不斷學習現代學校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善于研究人與人、人與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善于協調主客觀運動的關系,掌握信息,不斷豐富管理經驗,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和實際管理能力,才能帶領廣大師生不斷取得優(yōu)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