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高校最基本的單位,也是學生最基本的歸屬單位,高校的教學活動和管理活動,都是以班級為單位和基礎的。班級能夠滿足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并最終實現(xiàn)成長成才的目標,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也是高校針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班級文化是一種班級環(huán)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起著熏陶、約束和引導的重要作用。對高校教師來說,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設積極向上、健康有效的班級文化,提高自我教育和班級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將就新時期的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教育;班級文化建設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多元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眾教育。我國近年來也針對高等教育開展了改革,例如采用網(wǎng)絡化的教學方式,逐步廢除傳統(tǒng)的學年制,實行更加科學全面的學分制,大力發(fā)展社區(qū)文化和社團文化。在這種環(huán)境下,班級的職能不再是固定的,學生和教師的集體意識也不再強烈,因此有必要針對班級文化建設采取相應的措施。
1 高校班級文化特征分析
大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年齡分布、組織形式等都與小學、中學有很大區(qū)別,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高校的班級文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獨立性。相對于初中和高中,大學生顯然缺少父母的約束和庇護,因此有一定的獨立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因此現(xiàn)在的大學生普遍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始嘗試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獨立性是大學生普遍具備的特點,因此高校班級文化同樣具有獨立性的特點。大學時期是學生形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時期,由于大學生相對于其他階層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因此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大學生急于全面的了解自己,塑造與別人與眾不同的形象,完善并充實自我,因此,大學生逐漸趨向成熟使得高校班級文化具備獨立性。2)融合性。高校大學生大都來自不同的城市和省份,生活環(huán)境以及家庭背景都不盡相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班級文化的形成。由于家庭文化、社會文化和校園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同一班級的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信念理想和行為方式等,會呈現(xiàn)融合、碰撞的特點,這也是當今社會多元化的表現(xiàn)之一,高校班級文化同樣體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大學生不同的價值觀讓高校班級文化具有一定的融合性。3)凝聚性。高校班級文化相對于中小學班級文化,還具有凝聚性的特點,因為大學校園文化更具包容性,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并且大學生有更多的獨立時間和空間,大學生大多已經(jīng)是成年人,有條件和能力開展課余文化活動,開展活動提高了班級文化的凝聚性。
2 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對班級文化建設認識不足。大部分學生都缺少團隊協(xié)作精神,導致班級凝聚力較弱,很多學生熱愛班級都是感性層面,也就是雖然說熱愛班級和集體,但是卻很難付諸行動,很多班主任和輔導員也反饋過這個問題。目前很多高校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都缺少正確的認識,不了解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建設班級文化的覺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覺悟的提高可以為建設班集體打下良好的基礎。2)缺少健全的班級制度。很多班級都沒有制定明確的發(fā)展目標,很多高校缺少健全的班級制度,很多班主任和輔導員對班規(guī)都沒有概念,也從沒想過設立班規(guī),認為系里或者學校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已經(jīng)能夠達到管理班級的效果,再制定班規(guī)是畫蛇添足,因此大多數(shù)班級都沒有發(fā)展目標。但是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明確的目標才是發(fā)展的原動力,因此缺少健全的班級制度是影響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3)班級學風欠佳。大部分班級的發(fā)展趨勢都是積極向上的,但是班級學風欠佳是一個顯著的問題,很多學生認為期末考試及格就行,班主任和輔導員召開班會也存在主題不明確、內(nèi)容空洞等問題,這體現(xiàn)出班級凝聚力較差的問題。實際上學風體現(xiàn)出一個系甚至是整個學校的水平,而班級凝聚力則是衡量班級質(zhì)量的標準。4)班主任和輔導員工作力度不足。班主任和輔導員對班級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相對于學生他們有著更加豐富的閱歷和經(jīng)驗,但是大部分班主任和輔導員并不會主動找學生談心,也很少主動召開班會,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班級管理工作內(nèi)容較多,并且較為繁瑣復雜,再加上班主任和輔導員還要授課,時間緊張,還要處理家庭瑣事,沒有時間和精力加強班級管理工作。
3 加強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
1)提高院系領導和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學校和院系領導是各項活動的領導者和發(fā)起人,應該充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根據(jù)院系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班級文化建設計劃,在計劃的基礎上指導各個班級開展文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督促領導、教師和學生嚴格執(zhí)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必需的物質(zhì)資源和財力資源,向其他院校學習,聽取學生和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并且領導應定期深入班級檢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發(fā)展。2)教師做好引導工作。班主任和輔導員要針對班級文化建設做好設計和計劃工作,在院系和學校要求的基礎上,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班級文化建設計劃。任課教師除了授課以外,還要在院系的幫助下做好引導工作,讓班級向健康積極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對任課教師來說,要對班級文化建設有充分且正確的認識,除了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水平,既要教書育人,又要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3)改善班級學風。要提高教育質(zhì)量,改善班級學風是至關重要的,優(yōu)良的學風也是學生做人和求知的基礎,學風不僅僅關系到學習,優(yōu)良的學風還能夠防止學生沉迷游戲,讓生活更加充實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良好的學風還是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格的基礎,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為學生走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結(jié)語
綜上,對于高校的班級文化建設,應做好引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通過建設優(yōu)良的班級文化,能夠塑造他們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優(yōu)秀品格。
參考文獻:
[1] 王鈺嵐.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新課程研究,2015,(09):12.
[2] 廖澤興.淺談大學班級文化建設[J].讀書文摘,2014,(09):85.
[3] 陳鳳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班級文化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10):32.
作者簡介:程呈(1985-),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