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實
摘 要:關愛,會使班級更加和諧,會使班集體更有凝集力,會使同學們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明確老師的殷切希望與家長的熱切期待,而會更加刻苦努力、奮發(fā)向上。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中學教育;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總結(ji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146-01
每一次提起“教師”這個詞,不禁會讓人們聯(lián)想到“紅燭”、“春蠶”、“階梯”等詞語?!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樣的寫照,體現(xiàn)了教師多么高尚的情懷!而在學生的眼里,老師對他們的倍加關心與護愛,亦如同父母,所以,老師也往往會被學生看作是“嚴父”亦或“慈母”;也有人把老師比作一條大船,在浩瀚的江海里載著學生揚帆遠航……
關于對教師的稱謂——“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快樂成長的守護神”……如此云云,足以窺見教師職業(yè)的崇高,繼而亦可體現(xiàn)出教師師德之高尚、情懷之寬廣。
對于每一個教師而言,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不畏艱辛,拼搏進取,無私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大家都在努力踐行著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并且表現(xiàn)得都很優(yōu)秀,盡管工作累一些,盡管生活苦一些。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在對待學生方面還可以表現(xiàn)為:
一、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抱怨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學會欣賞學生,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清楚地懂得,在每一個初中生身上,也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都難免會存有“孩子氣”,尤其是剛剛?cè)雽W的新生。然而,他們的天真與幼稚會隨著他們的成長與進步而漸漸地消減,所以,我們要辯證地、科學地看待這一問題。
我們常常會聽到老師們這樣的抱怨:“從來就沒有見過這么笨的學生”、“真是不可救藥”、“這樣的學生恐怕神仙也教不會了”等等,其實,老師的種種抱怨也都很正常,應該予以理解,因為這正凸顯了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在這個問題上,我總是這樣認為的: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值”越高,而對學生的“抱怨”就會越多。然而,抱怨終究是抱怨,與此同時,我們要清楚地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學生的成長也不例外,只要我們以欣賞的心態(tài)去看待學生,以發(fā)展的眼光去審視學生,承認學生學習成績的滯后只是暫時的,是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這樣的抱怨就會少一些的。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盡管他們在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學習了英語這門課程,但那只不過是剛剛“入門”而已,要想在初中階段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與掌握英語知識,的確還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笨拙”與“智力低下”都是很正常的,學習成績不好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教師看不到學生的點滴進步就不正常了。常常是,當我們從欣賞的角度去面對學生時,學生就是在不斷地進步與發(fā)展的,這樣,教師心中的抱怨也就被拋到九霄云外了。
所以說,學會欣賞,學會欣賞學生,學會以鼓勵的心態(tài)以及從愛的角度去欣賞學生,是每一個教師當然包括專任教師的必修課。
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
老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應該以鼓勵為主。真誠的鼓勵,是學生進步與成長的“催化劑”??梢哉f,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表揚與鼓勵,也可以說,沒有鼓勵就沒有孩子積極進取的動力。然而,批評與指責則會使這一事物的發(fā)展走向更為遙遠的另一面,因為學生那來之不易的一點點進步會在老師的“管制”與“責備”之下顯得太過渺小而“弱不禁風”了。
我做過這樣的試驗,當由于開展自主學習,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教給了學生,允許學生自主支配學習時間,允許學生自由討論問題,這樣,而使課堂秩序出現(xiàn)相對“混亂”的狀態(tài)時,有的學生難免會“我行我素”而說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話。這時,我只說了一句話——“老師要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表現(xiàn)得更好”,課堂上的“弦外音”頓時就沒有了,而此時每個同學都會學得很投入。而恰恰相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以指責的口吻去“要求”與“約束”學生,教室內(nèi)的“無秩序”狀態(tài)不知道還要持續(xù)多久。
下面的事例更為常見:當我在學生作業(yè)的評語欄里寫下一句激勵性評語如“You did a good job!”、“You made rapid progress”或“ The teacher is really happy for you”等之后,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打開自己的作業(yè)本時,臉上那藏不住的喜悅則理所當然地綻放開來,而這種鼓勵,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由此可見,學生特別在意老師的表揚與鼓勵,同學們也都想得到老師對自己的認可,都想在老師的稱贊聲中表現(xiàn)得更好。因而,老師要多多尋找機會,多多鼓勵學生,如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在課后批改學生作業(yè)的時候,在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等等,教師都要及時抓住有利時機,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要錯過對學生熱心鼓勵的每一個機會。
三、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冷漠
我曾經(jīng)寫過如下的教育格言:“人是應該有愛心的,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把對學生的愛擺在第一位?!薄皬哪撤N意義上說,教育離不開愛,也可以說,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是成功地教育?!?/p>
這些格言都體現(xiàn)了“愛的教育”的重要性。而在教育教學中,愛,真的很重要!
學生是需要關愛的,尤其是學困生。在一個班級體里,學困生的產(chǎn)生不可避免,而學困生既然產(chǎn)生了,老師就應該對其倍加呵護,耐心幫助。由于學困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他們一旦遭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冷眼與歧視,則會變得更為自卑,也因此會在后進的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改變對學困生的冷漠態(tài)度,對他們多付出一些愛,是學困生轉(zhuǎn)化的前提條件,也是轉(zhuǎn)化學困生的必由之路。
學困生既然如此,而其他學生亦是這樣??梢哉f,關愛,會使班級更加和諧,會使班集體更有凝集力,會使同學們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明確老師的殷切希望與家長的熱切期待,而會更加刻苦努力、奮發(fā)向上。
歸根結(jié)底,教師的高尚師德決定了教師應該具有寬廣的胸襟,而對學生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抱怨,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冷漠,則成為教師特有的情懷,這完全符合新時期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也正是每一個教師的師德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