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雁
摘 要:高中地理學科可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拓寬知識的范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對很多理論和方法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課堂的教學評價工作,當前這項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從這些問題出發(fā),探討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對日后研究發(fā)展進行思考,為提高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水平做貢獻。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評價;研究
高中地理學科涉及的知識面日益擴展,有重要的實際價值,但是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難度,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師需要做好教學評價工作,準確地找到側重點,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激發(fā)高中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當前我國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采用教學評價的方法沒有結合地理學科的實際情況,照搬照抄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缺少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無法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也不能及時發(fā)現自身的不足。
第二,很多高中地理教師沒有評價自身,沒有發(fā)現教學方法、內容欠缺等問題,評價學生的方式過于單一,只停留在課堂作業(yè)和期末考試上,缺少綜合素質方面的教學評價。
第三,教學評價的指標過于死板,缺少靈活性,主要表現就是對每個學生的評價標準都相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潛力。總體來說,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評價缺少完備的評價體系。
二、做好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評價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明確了解任課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日常的作業(yè)、課堂測試等,了解掌握知識的情況;通過課堂上的觀察和課下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通過學生提出的建議,地理教師可以改進教學。
第二,通過教學評價的結果,地理教師需要針對問題研究解決的措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推動教學內容、方法、理念的不斷發(fā)展,促進地理教學的改革,使之更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第三,開展課堂的教學評價工作。地理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樹立教師良好的形象,增加親和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
1.提高對高中地理教學評價的認識
一方面,教育改革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工作各環(huán)節(jié)的內容,要注重學生的能動性,所以地理學科教師要提高對教學評價的認識,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學習地球運轉的時候,課堂上要多提問,通過多種題型,讓學生鞏固地球運轉規(guī)律的知識。另一方面,高中校長提高對地理學科教學評價的認識,定期考察教學的情況,尤其是教師的教課方式、課堂的參與度等,地理教師對自身也要注意進行評價。
2.完善高中地理學科課堂教學評價的總體指標
高中地理學科課堂的評價標準是國家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所以這就要求高中教師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完善總體的指標,實現由“成績?yōu)橹鳌边^渡到“學生日后綜合發(fā)展”為主,地理學科的課堂評價要在保證學生理論成績的基礎上,推動高中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如學習溫度與地帶問題,結合多媒體,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了解溫度和地帶的基本概念和變化規(guī)律,將這個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確定“我們的家鄉(xiāng)位于什么地帶”“同學們去過的旅游國家中,都有哪些特征”等評價題目,提高學生的興趣。
3.擴展高中地理學科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
第一,評價基本的地理教學內容理解情況和實踐應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評價工作奠定基礎,通過課后研究題目等方式,促進高中生積極思考。如學習自然資源內容的時候,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到自然中探索、研究,借助互聯網、圖書等工具,形成完備的報告,教師通過評測研究的報告,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二,評價學生地理學科學技術使用的情況。如讓學生運用經緯度在地圖上準確找到某一個區(qū)域,或者通過太陽變化情況、農作物成熟規(guī)律等找到相應的國家等。
第三,評價地理學科中科學技術的運用情況。如家鄉(xiāng)存在的資源緊缺、環(huán)境破壞等問題,讓學生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
總之,研究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評價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地理教師應加強重視。除了文中提到的內容外,評價的內容還要綜合考察學生的道德水平和環(huán)保意識,促使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朱雪梅.“多元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基于地理教學觀察的行動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11):63-68.
[2]李建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兼談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學理論,2012(17):250-251.
[3]張韻.淺析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啟示——從《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角度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8):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