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琴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課堂教學策略,它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的一種任務式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果。小組合作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發(fā)掘個人內(nèi)在潛能,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和意識,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變單向交流為合作、多向交流。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際,暢談了初中地理教學中踐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體會,值得大家關注。
[關鍵詞]小組合作;方法指導;問題設計;初中地理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課堂教學策略,它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的一種任務式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果。小組合作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發(fā)掘個人內(nèi)在潛能,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和意識,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變單向交流為合作、多向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既營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學關系和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又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筆者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從如下四個方面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為打造高效課堂創(chuàng)造了一條新路。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小組有不同的產(chǎn)生方式。筆者在編排合作小組時,根據(jù)班內(nèi)的實際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分組,從學生的學習成績、活動能力、性別、個性特點、守紀情況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編排合作小組。而班級每個小組之間基本上是均衡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做到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進步,讓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獲得自信。使各種水平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培養(yǎng)學生思考、歸納、總結(jié)和概括能力。
小組的劃分也是多種多樣的,筆者用得較多的是分層學習法,每四人為一組,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學生均由解題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進行合作交流、討論、質(zhì)疑。而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還能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zhuǎn)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制定組間競爭積分原則和其它獎勵制度,激發(fā)小組學習興趣,相互幫助、取長補短,促進了互助和合作。通過教學實踐,筆者體會到,這種學習方式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愿意接受,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組織小組合作,學生能夠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合作中成長。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指導
新課程倡導小組自主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促進,教師的指導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的始終,而教師有效的課堂指導是小組合作學習成敗的關鍵。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指導是分不開的,教師有效的課堂指導是小組合作學習成敗的關鍵,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講授式課堂,課堂紀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要得到保證,因為唯有學生獨立的自學與思考,才有高質(zhì)量的合作學習。
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和設置合作學習的目的和時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明確合作的問題和時間,明確分工和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合作學習,在學生小組合作活動中,筆者深入到小組中去,說明操作程序,正確把握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度”,對學生討論的問題、合作的效果,要及時進行指導總結(jié),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課程目標。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設計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的,而學習任務的完成依賴于教師課前設計的問題。只有高質(zhì)量的問題才能使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得以開展和深入。筆者在設計問題上注重把握問題的難易度,設計的問題,要前后關聯(lián),層層遞進,邏輯性強。學生在一系列問題的引導下,步步深入探究。問題設計要接近學生認知水平,要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問題設計要緊扣教學課程目標,契合教學有關的主題讓學生合作探究。
筆者在七年級下冊((中東》教學中設計了基地組織、兩伊戰(zhàn)爭、以巴戰(zhàn)爭等討論主題,讓學生的合作交流信息契合西亞自然地理特征等教材主干知識,完成課程目標。最后,問題設計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義務教育課程目標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合作學習的問題設計要聯(lián)系社會、聯(lián)系生活,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展開
小組合作學習要建立在學生的思考之上,學生要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并有自己的思考空間,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實踐的能力和習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率,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質(zhì)量。
交流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合作學習需要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尊重大家的觀點,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在討論立程中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要讓學生學會聆聽。教師要在巡視的過程中了解各組合作交流的情況,教師要在關鍵處予以指導,及時點撥適時調(diào)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僅要用腦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重視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讓學生不輕易放棄自己的想法,達成共識,對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要得到保證,因為唯有學生獨立的自學與思考,才有高質(zhì)量的合作學習。
教無定法,貴在有效。在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務必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問題設計到活動展開與評估等,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地認識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解決地理問題,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gòu),為打造求實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