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梅琳
摘 要: 生本教育是近年來逐漸受到人們關注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與新課標的要求不謀而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生本教育 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主要是指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現(xiàn)有效的生本教育,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利用教學新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學主要采取的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坐在座位上聽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促使學生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展開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成長的煩惱》的學習為例,這部分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收集學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煩惱,根據(jù)利用調查問卷搜集到的學生信息,有側重點地選擇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中的相關視頻。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與視頻中的主人公獲得情感上的共鳴。播放完視頻后,教師詢問學生:“視頻中,主要介紹了主人公的哪些煩惱呢?同學們,視頻中體現(xiàn)出來的煩惱對于你們來說也是煩惱嗎?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煩惱呢?可以和教師談一談嗎?”利用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獲得切身感受,隨后教師和學生根據(jù)視頻中的主要內容進行交談,將交談的主題從視頻轉移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引出教學的主要內容,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在從不成熟邁向成熟,學生渴望教師像對待大人一樣對待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以《心中的規(guī)則》的學習為例,教學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主要內容,隨后,教師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為的自律和他律、規(guī)則和自由指的是什么?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講一講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和其他學生共同討論,學生討論完成后,教師聽一聽學生的答案,聽學生的答案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之中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喜悅。對于學生的回答中有失偏頗的地方,教師也要適當進行糾正。教師通過聽學生基于個人對自律和他律的解讀,在學生的解讀上對學生的看法進行完善,提高學生對自律和他律、規(guī)則和自由的認識,明確二者之間界限。教師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個性化解讀,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實現(xiàn)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課堂。
三、貼近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學
為了實現(xiàn)在思想品德教學課堂中的生本教育,教師要注重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或是熱會熱點問題,利用這些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索。以《聚焦兩會》的學習為例,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知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了解人大和政協(xié)的組成,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的職責。前一階段兩會的召開一直是我國的社會熱點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詳細介紹兩會近況的新聞視頻和與兩會相關的報紙報道。學生閱讀和觀看完視頻內容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閱讀報紙,知道了什么,從中可以體現(xiàn)出我國兩會的哪些特點,利用問題方式引起學生討論,使學生在分析中體會到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課堂上教師利用社會熱點代替枯燥的課堂講授,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達到主要的教學目標。
四、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但是在進行小組探究式學習前,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教材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學生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是進行小組探究式學習的基礎。以《我們的權利》的學習為例,學習本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作為一名青少年都有什么權利呢?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侵害了青少年權利的行為呢?作為一名青少年,若是權利受到了侵害,則應如何進行維權呢?誰是青少年的主要保護者呢?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上課時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每個學生確定了自己的基本觀點之后,在小組間展開探究式學習。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成不同小組,學生在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小組成員在課下時間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報紙等收集相關資料,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對小組答案進行完善,小組成員共同確定滿意的答案。學生根據(jù)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及自己對問題的答案,制作以青少年的權利為主要內容的展報。學生的展報制作好后,在課堂上進行評比,采用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選擇出制作的最為優(yōu)秀的展報作品,并讓制作展報的小組談談如何展開展報的準備工作。除了在課堂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自主學習的內容制作展報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獨自思考探究的基礎上撰寫思想品德小論文及調查報告。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思維進行獨立思考,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時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將教學內容與熱會熱點結合起來,利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思品課堂中的生本教育。
參考文獻:
[1]牟紅菊.初中思想道德課實施“生本教育”的探索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