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兵明
【關鍵詞】 化學教學;有效性;氛圍;情境;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111—01
在化學教學中,不少教師覺得,有很多的教學內容,盡管教師花費了大量精力反復進行講授,將重難點逐一突破,還配合各種大量習題鞏固加強,但部分學生最后還是難以掌握。造成這樣現(xiàn)象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由于教學的有效性不高。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學會賞識學生,打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保持沉默,氣氛極其沉悶。學生大都是缺乏自信不敢積極表現(xiàn)自我,生怕說錯、說得不夠好,甚至怕被別的同學嘲笑。針對這些情況,教師需要學會懂得賞識自己的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神圣的,教師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稍有含義的手勢,都可能對他們產生莫大的鼓舞作用,讓他們找回信心。所以教師應該多對學生進行鼓舞、表揚、欣賞和肯定。賞識教育家周弘曾經說過:“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學生),我們作老師的也要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命和祖國的未來而自豪?!苯處熯€要善于用放大鏡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經常享受到成功的歡樂,打心眼里相信“我能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杰出的教育家特爾斯泰曾經提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一直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在課堂中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如用生動的語言講解自然界的一些奇特現(xiàn)象,如“鬼火”、“天火”、“溶洞”等的形成;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地把學生帶進多姿多彩的化學世界,就能更好地喚起學生心靈深處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復習《金屬與金屬礦物》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鳥巢”的構造,再提出問題:鋼是如何獲得的?這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引入,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靈活應用教材,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如前后相隔幾節(jié)課對調是不科學的,這樣會引起學生學習上的混亂,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也會給學生復習帶來不便。當然,一節(jié)課需幾課時完成,每課時內容如何分配,先講什么,后講什么,每節(jié)課講多少內容,講到什么程度,可很據學生情況而定,不可強求一致。例如,我們在講授初中化學一、二單元的同時,可讓學生每天適當記憶一些元素符號,以為后面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四、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做好教材上的每一個演示實驗,課前要認真準備,確保演示實驗的成功。實驗時要做到操作規(guī)范,并注意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對教材后面的實驗應要求學生做好預習,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聯(lián)系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并認真做好記錄,填好實驗報告,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而其他幾個選做實驗和家庭小實驗,教師應在課外指導或鼓勵學生做,培養(yǎng)他們綜合運用知識和善于自學、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五、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化學是一門源于實踐又要回到實踐中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意識地在課堂上聯(lián)系所學內容,介紹有關的化學知識及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學知識,讓學生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之中處處有化學。如講到鐵的銹蝕的條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家中的鐵鍋用過之后,如果里面有水沒倒干凈,很容易在鐵鍋與水面的交界處生成鐵銹,以此讓學生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在講到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身邊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會感覺到課堂所學的知識就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而且非常有用,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學會學以致用。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