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摘 要: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加強課內(nèi)閱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延伸課外閱讀,著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主陣地。
關(guān)鍵詞: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35-01
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閱讀實踐。因此,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強課內(nèi)和課外的閱讀實踐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加強課內(nèi)閱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
傳統(tǒng)教學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就是按部就班的識字教學,這固然沒錯。但是,小學語文教學并非如此單一,每單元都安排有精讀課文、自讀課文、課內(nèi)閱讀(開卷有益)等內(nèi)容。對于重點課文,應該精講精讀,但對于自讀課文、課內(nèi)閱讀千萬可別一筆帶過,或置之不理,殊不知那里面包含著豐厚的文化,歷史文化、人物傳記、寓言故事、風土人情、自然景物等都盡顯其中。例如,在教學《漓江的水》這一課時,應緊緊抓住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進行引導、點撥,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一方面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另一方面又啟迪學生的思維,何樂而不為呢?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啟蒙教育,對學生一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要通過教師的教育來實現(xiàn)。《論語》曰:“立身以求學為先,求學以立身為本?!睂W生高尚品質(zhì)的形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就要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來熏陶、感染和陶冶。
二、延伸課外閱讀,著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首先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在卷帙浩繁的歷史畫卷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教師務必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時下個別學生思想意識不夠端正,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勢在必行。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從傳授《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入手,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同時,讓學生領(lǐng)略古人的語言風格和情懷。如李白的浪漫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李清照的纏綿悱惻、屈原“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獻身精神、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這些都應讓學生有所體悟,對開闊學生視野、拓寬知識面、啟迪學生思維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課外閱讀中,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通過圈注、標記、學寫心得體會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所表達的情感。延伸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須在課內(nèi)課外下功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主陣地
課內(nèi)閱讀是教學重點,課外閱讀是教學的延展。語文教學包羅萬象,真正讓語文成為交際的工具,還需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在教育教學中,可以通過舉辦手抄報、演講比賽、小組對話、寫作訓練等實踐活動,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傳統(tǒng)教學卻忽略了這些有效的手段,特別是由于升學的壓力,教師明顯加大了死記硬背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似乎背著門板看戲,其結(jié)果嚴重制約了學生思維的提升,課堂教學流于形式。所以,要讓學生真正領(lǐng)會文章的內(nèi)容、了解作者深邃的思想、洞悉作者的心靈世界,教師須與學生達到心靈的交融。引導學生體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空曠寂寥,領(lǐng)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雄渾壯闊,體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錚錚鐵骨。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達到與學生心靈的共鳴,迸發(fā)出心靈的火花是需要教師認真思考的。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深刻認識到: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書籍是航行知識海洋之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盡最大限度挖掘?qū)W生自身的潛力,使他們真正學有所長,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盡管小學階段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忽略。閱讀教學一直是農(nóng)村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一方面要著力抓好農(nóng)村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提高,加大培訓學習的力度。另一方面各級教育機構(gòu)要加大政策傾斜的力度,抓好圖書館、文化角等學校文化硬件建設(shè)和資金投入。只有這樣,教育落后的面貌才能大大改觀,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才能有質(zhì)的飛躍。
四、結(jié)束語
總之,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教學千頭萬緒,語文閱讀量大、面寬,作為人,思想的貧乏比什么都可怕,千萬可別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加強課內(nèi)外閱讀,以課內(nèi)閱讀為主線,以課外延伸為輔線,兩線并進。作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并輔以合理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富琳.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黑河教育,2014(10).
[2]潘淑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吉林教育,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