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永強
摘 要:分析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從教師的教學能力、師生關系、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評價等方面,研究影響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因素,認為應該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建立和睦的師生關系,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采取多元化成績評價方式,建立合理的獎罰機制與薪資分層制度,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成長;因素;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1-0030-02
隨著時代的進步,公眾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xiàn)代人才的基本內涵之一就是擁有健康的身心素質。近年來,政府積極號召全民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身體素質。教育部門很早便在初中教育階段設立了體育科目,旨在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陀^上看,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依然有許多嚴峻的問題,甚至存在著其他學科教師搶占體育課的亂象。部分教師認為體育是副科,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看法。鑒于以上情況,教育部門與廣大體育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一、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廣義上看,有效性指的是供求關系的協(xié)調與穩(wěn)定,某類需求與產(chǎn)生的吻合度即是有效性。教育過程中的有效性指的是學生在經(jīng)過教師的教育與點撥后,在一定時間內獲得了相應的進步。大致可以將教學有效性分為有效率、有效果以及有效益。有效率指的是教師在最短的時間里令學生獲得最多的知識量或者人生經(jīng)驗。有效果指的是學生在接受老師的教育后,在短時間內知識量得到顯著的擴充、實踐技能被有效強化。有效益指的是教師花費最少的精力,使得學生獲得最大的發(fā)展與進步。與其他科目相比,初中體育課程較少、教育時間較短,但是教學任務卻并不輕松。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體育教師應當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初中體育教學任務并非易事,因此教師必須要努力提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二、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當前,初中知識學習難度較小學而言有了不小的提升,在加入化學、物理等新科目后,初中尤其是初三學生幾乎沒有時間參加課余活動??茖W研究表明,久坐不運動會升高血液的黏稠度、誘發(fā)多類疾病。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階段國內近視、駝背的初中生數(shù)量急劇上升,肥胖人群比例也有所上漲。因此,初中生必須要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投身于體育鍛煉活動中。初中體育是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讓初中生暫且放下學習進行體育鍛煉的科目。初中生通過在體育課中學習基本的運動學理論,參與體操、長跑、籃球等運動項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身心,更為重要是通過一系列的運動,學生能夠充分地活動身體每一個關節(jié)、加快血液的流動、增強肌肉的耐力,從而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預防諸如感冒、發(fā)燒等小疾病。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一直以來,許多人對體育有著嚴重的誤解,認為體育鍛煉只是單純的肢體運動,除了能夠練出一身肌肉外別無益處。事實上,體育鍛煉的作用遠遠不止增強鍛煉者身體素質這一項。眾所周知,許多體育項目被稱作競技體育,體育鍛煉不僅能夠作用于鍛煉者的肉體,還能作用于鍛煉者的心靈,培養(yǎng)鍛煉者的競技精神與堅韌不拔的品質。目前,國內許多初中學校開始在體育課中推行武術教學,武術這一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便能很好地塑造鍛煉者的人格。一個優(yōu)秀的習武者的身體必然是傷痕遍布,但是為了探索武學的真諦,習武者不會放棄鍛煉,即使摔倒了也會勇敢地爬起,并通過不斷訓練,力求使得一整套武術動作具有行云流水的特征。由此可見,體育不僅僅是一項身體上的運動,同時也是鍛煉者升華心靈、錘煉人格的重要渠道。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途徑主要有三。其一,學生通過在體育課上認真學習一些基本動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自身的專注力與觀察力,而這兩種能力在初中文化學習中能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其二,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后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能夠舒緩心情;在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大腦血液、氧氣保障充足,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后進行學習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部分學生可能因某次考試失利而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體育課中參加體育鍛煉,學習體育動作,無形中會進行自我開導,在享受運動帶來的無限樂趣的同時重拾對學習的信心。
三、對體育教學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
(1) 教師的教學能力。無論在何種工作中,發(fā)揮最關鍵作用的因素是“人才”,初中體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初中生年齡相對較低,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因此在體育課中對體育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不達標,對體育教學課程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則必然無法提升體育教學工作的質量,甚至還有一定可能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信心,消退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通過調查走訪,發(fā)現(xiàn)部分初中體育教師不僅未具備合格的教學技能,而且沒有養(yǎng)成備課的習慣。這部分教師對體育教學的熱情不高,認為體育教學無足輕重,初中生只要專注于文化學習即可。同時,一些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古板,對個性特征強、對新鮮有趣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初中生而言沒有吸引力,從而造成學生上課不認真、教師體育課上走過場的現(xiàn)象,導致初中體育課程形同虛設。
(2)師生關系。某種意義上,初中生與體育教師的關系決定了體育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當前,一些學生不主動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在體育課上心猿意馬,不按時按量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的原因便是這些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不佳。人是社會型動物,每一個人都難以獨立地生存發(fā)展。初中生的社會閱歷不足、人際關系較為簡單,因此與初中生培養(yǎng)感情、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工作非常微妙。教師既有可能非常容易地與學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也有可能因為一句話不合適、一個眼神不和善等原因而招致學生的埋怨甚至是忌恨。事實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初中體育教學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體育教師必須要搞好與學生的關系,從而為后續(xù)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體育教學目標。初中體育教學目標的設定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一個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或者規(guī)劃必須要兼顧學?,F(xiàn)有教學資源、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教師本人的教學習慣風格等因素。如果體育教學目標樹立得過高,可能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在體育課中擔心自己無法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在體育學習任務難度較高致使自身無法快速掌握學習內容的情況下喪失信心,如此將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如果體育教學目標太低,則會給學生一種體育課是非常容易的、無關緊要的科目的錯覺,可能促使學生產(chǎn)生一勞永逸的心理,如此也無法真正地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作用。
(4)體育教學評價。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應當具備既能肯定學生的成績,又能恰如其分地指出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不足之處的功能。然而,國內一些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評價設計方面表現(xiàn)不佳,部分體育教師在學生獲得一點成績時便滔滔不絕地進行表揚,使得學生洋洋自得,進而產(chǎn)生驕傲的心理。事實上,體育學習難以做到盡善盡美,教師過度表揚學生極有可能會讓他們“得意忘形”,不利于他們今后的體育與其他科目的學習工作。也有部分體育教師恨鐵不成鋼,總是嚴厲地批評體育成績不合格的學生,這容易促使學生產(chǎn)生對體育的厭學情緒,同時可能會怨恨體育教師,從而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體育學習。
四、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備課能力、課堂教導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與其他科目一致的是,初中體育同樣需要教師認真?zhèn)湔n。通常情況下,備課的內容包括體育運動的教學、教導學生理解并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等。課堂教導能力是體現(xiàn)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重要因素,擁有良好課堂教學能力的體育教師能夠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活動、了解體育知識。校方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行業(yè)專家講座以及組織專業(yè)技能培訓活動的形式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使其更加適應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的各類要求。與此同時,教師本人也應當積極尋求有效措施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借鑒國內外中學體育教學經(jīng)驗,認為初中體育教學應當采用諸如生活情境法、游戲情境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此能夠有效地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2)建立和睦的師生關系。和睦的師生關系是教師順利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之一,為此必須要加強體育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關心學生,而不是只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為了獲得學生的尊重,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不得出現(xiàn)有悖師德的行為。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安全。如教學“扎馬步”等動作時,應當控制好訓練時間,避免對學生的膝蓋產(chǎn)生不良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一視同仁,不得出言侮辱或者諷刺體育成績落后的學生,而是應當積極鼓勵暫時沒有取得佳績的學生,重樹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信心。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校方應當嚴格監(jiān)督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及時提醒指正行為有失偏頗的教師,對于不遵循《中學教師行為準則》的教師予以嚴懲。
(3)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為了促使學生的體育學習松弛有度,體育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制定工作需要著重考慮多類因素,其中包括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學?,F(xiàn)有體育教學資源以及班級學生的平均體育學習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紤]到初中生身體素質普遍較差,所以不宜將體育教學目標設定得過高,在諸如武術等體育項目的教學中,只要學生能夠掌握基本動作的要領即可。對于那些學有余力并對體育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單獨訓練,并酌情提高教學目標與要求。
(4)采取多元化成績評價方式。應當加大體育成績改革力度,引進多元化的體育成績評價制度。目前,一些初中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體育成績評價模式,單一的評價模式可能會扼殺擁有體育天賦的學生。因此,建議在體育成績評價模式中加入對學生學習努力程度、學習成果等考核因素,實行全方位考核,如此教師既可以較為合理地判斷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學生也能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處。
(5)建立合理的獎罰機制與薪資分層制度。薪資分層制度與獎罰機制在企業(yè)中非常常見,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認為上述制度在教育行業(yè)中也能發(fā)揮作用。為此,學校應當制定針對體育教師的獎罰機制與薪資分層制度。合理的獎罰機制能夠實現(xiàn)表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做出貢獻的教師,同時處分言行不當、教育失敗的教師,達到約束體育教師行為、遏制不良教育現(xiàn)象發(fā)生的目的。應當將體育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業(yè)績與學生對其的評價等因素納入教師附加工資考核體系的評判范圍中,從而實現(xiàn)以物質刺激激勵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五、結束語
教育是立國之基、強國之本。進入新世紀后,各個行業(yè)乃至國家的競爭本質上是一場人才的爭奪戰(zhàn),高素質人才的數(shù)量與質量決定了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習慣、塑造良好品質的黃金時期。隨著教育改革腳步的加快,體育教學在初中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所發(fā)揮的作用也愈來愈顯著。目前,國內初中體育教學總體效率與質量不容樂觀。為此,學校方面應當制定一系列針對體育教師的約束與鼓勵制度。廣大體育教師需要積極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探索新式教學方法、注意關心愛護學生,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范運祥,夏漫輝,馬衛(wèi)平.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及其診斷與矯正[J].體育學刊,2013(05).
[2]李啟迪,邵偉德.論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與正當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3).
[3]姜武成.對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性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2).
[4]梁干強.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9(09).
[5]張靜.新課標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5).
[6]韋練珍.論中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