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來詞也叫借詞,即從外族語言里借來的詞。在自己學習日語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漢語當中有很多的詞匯都是來自日語,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文化反輸入”。大量日源外來詞的反輸入原因很多,這些詞根據(jù)造詞方式和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很多類型。
關鍵詞:日源外來詞;原因;類型
作者簡介:蘇杰(1989.2-),漢族,河北邢臺人,碩士學歷,現(xiàn)就讀于河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H1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1
1、日源外來詞反輸入的原因
1.1同文同種
“同文同種”即中日同屬于漢字文化圈,都使用漢字。隋唐時期漢字以書寫符號的形式被傳入。明治維新以前,日本還是用漢字來做為自己的官方記錄文字。中日兩國長時期共用漢字,中國學者在翻譯時常照搬日語新詞,日語新詞便隨著大量的譯著傳入中國。
1.2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19世紀末,以孫中山,魯迅為代表的有識之士,東渡日本,將日語中所反映的西洋文字詞匯以漢字的形式帶回中國,大量日語詞匯涌入中國。
改革開放以后,中日經(jīng)濟文化交流逐漸增強,中國大地上大量日資企業(yè)的融入,以及多樣日本產(chǎn)品涌入中國。如今隨著信息網(wǎng)絡的發(fā)展,代表日本文化的影視產(chǎn)品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并頗受青年人的喜愛。年輕人喜歡使用新穎、獨特、有異域風格的詞匯,顯示自己跟上了時代的潮流,日語語恰恰迎合了人們這種心理。如:人們不說“故事”而說“物語”,不說“菜肴”而說“料理”等。
2、日源外來詞的類型
社會的發(fā)展,新事物的涌現(xiàn),人們需要認識、指稱這些新事物,并給它命名,以滿足交際的需要,便產(chǎn)生了新詞。日本人利用漢字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新詞,并且重新傳回中國。其根據(jù)造詞方式和構造的不同主要可分為以下六種:
2.1日語借用漢字創(chuàng)造的新詞
日本人利用現(xiàn)有的漢字重新組合成新詞來表達自己認識的概念。如:常識、刺激、革新、迷信、前提、化學、內海、人格、動產(chǎn)、手續(xù)、自然人等。
2.2中國古籍中的詞語變新詞
日本將源于中國古籍中的詞語賦予新的含義,又“反哺”給中國。如:文化、經(jīng)濟、革命、主體、封建、社會、自由、運動等。
(1)人氣:莊子《人世間》“未達人氣”曹礎基注:人氣,他人的感情。人氣還指人體的氣味或人的氣息。日語中人氣有“人望、人緣、受人歡迎”的意思?,F(xiàn)在被我們大量使用,商品包裝上經(jīng)??梢姟叭藲饪睢钡淖謽右约澳趁餍乾F(xiàn)在“超人氣”。
(2)文化:《補亡詩》“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文化即以文教化。日語中文化指:人類接收大自然的恩惠形成的東西。包含衣食住行,技術學問。我們今天所說的 “弘揚中華文化”中“文化”一詞的含義就是日語中的含義。
2.3漢字音譯西文詞
用漢字音譯西文詞語產(chǎn)生的詞匯,日本人士利用從中國引入的漢語翻譯西方文學,又傳入中國,如:
西語原詞 日語音譯漢字 先使用的漢語詞
Gas 瓦斯 瓦斯
Romantia 浪漫 浪漫
除上述詞語外還有俱樂部、混凝土、淋巴等詞。
2.4詞義演變詞
有些詞語在引進中國后,發(fā)生了詞義演變,詞義或詞性同原詞不相同,但這些詞仍屬于日語借詞,典型的詞有:
(1)取締:在日語中是“提交”;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指明令禁止或取消的意思。
(2)空巢:在日語中是無鳥之巢、人不在家的房舍。而漢語中的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離開后,只有老人單獨的家庭。如“空巢老人”。漢語和日語的意思完全不同,顯然只是借用了其形態(tài),卻賦予了新的意義。
2.5日語借用漢字偏旁部首造出新詞
日本雖然從中國傳入了大量的漢字,但日本人還是利用漢字中的偏旁部首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文字,既為“和制漢字”。如“働”“腺”、“癌”、“喱”等。這些字大部分用來指稱日本的人名、地名,現(xiàn)代漢語詞典把他們收入進來,并冠以中文讀法,直接進行中譯日的翻譯。
2.6對現(xiàn)代漢語復合詞的影響
日語外來詞的融入,大大增強了詞匯的構詞能力,其中很多詞在現(xiàn)代漢語當中充當詞綴的角色。
2.6.1作為前綴:(1)超:超人氣、超好喝、超便利(2)宅:宅男、宅女
2.6.2作為后綴:(1)式:日式、新式、舊式(2)力:生產(chǎn)力、消費力、勞動力(3)的:大眾的、男的、科學的(4)化:大眾化、多元化、電氣化(5)族:上班族、不婚族、月光族。
3、總結
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是封閉不動的,它是在隨著民族之間各種形態(tài)的接觸當中,不斷地發(fā)生碰撞。語言不斷地從他種語言當中吸收新的詞匯,為自己注入新的血液。借詞是民族關系的一種見證,現(xiàn)代漢語當中大量日語借詞的出現(xiàn)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結果,它豐富了現(xiàn)代漢語詞匯,使?jié)h語更具有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郭伏良.從人民網(wǎng)日本版看當代漢語中的日語借詞[J].漢語學習.2002.
[2]金錦朱,沈艷.2001―2010年間日語借詞研究[J].語言應用研究現(xiàn)代語文.2013.
[3]沈國威.回顧與前瞻—日語借詞的研究[J].日語學習和研究,2012,(5).
[4]王雯.改革開放以來的日源外來詞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0.
[5]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4.
[6]黃渤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