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摘 要: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各用人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同時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企業(yè)和人才市場的需要,符合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目標和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必須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根據財會專業(yè)實踐性和職業(yè)性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技能,提升財會專業(yè)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本文通過分析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財會專業(yè)運用中的實際情況,探究項目教學法如何在財會教學中更好地應用。
關鍵詞: 中職財會教學 項目教學法 教學應用
財會專業(yè)教學最突出的問題是大多數老師采用傳統知識導向型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忽視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挫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中等職業(yè)學校財會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相關財會技能操作人員,使學生學到就業(yè)必需的技能,傳統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為了改變這種模式,大多數中職學院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將知識理論與實踐技能學習結合在一起,以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財會專業(yè)人才。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及意義
項目教學法是在理工專業(yè)中廣泛應用的一種實踐技能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通過動手操作,在實際運用中理解理論技能并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目的,注重團隊協作性,使教師在了解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將書本教學知識點按照教學需要轉變?yōu)槎鄠€項目,引導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按照社會需求的聯系將知識總結在一起,將教學內容和目標包含在各個項目中。項目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與學生解決問題同時進行的,能夠讓學生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點,增強學習趣味性,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項目教學法中每個項目的難易程度不同,對學生來講都是挑戰(zhàn),能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針對財會教學的抽象性和理論性,結合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工作技能,在強化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踐培養(yǎng),讓學生的實際工作順利開展,防止因為理論體系的建立導致工作脫節(jié)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學生的趣味性。另外,項目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當學生進行項目操作時,相互交流知識,在團結協助中完成任務,這種做法能夠提升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使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學習進步,不僅培養(yǎng)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提高創(chuàng)造力、團隊合作精神,有益于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項目教學法在財會教學的實際應用
項目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要注重突出能力目標,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將鍛煉學生職業(yè)能力的財產清查、會計報表等教學內容作為重點教學項目,把理論知識內容隱含在各個學習項目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學生的認知程度是否能夠達到接受水平是保證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把理論教學內容加入項目設計中,在學生實踐操作中進行相關分析,適當加以指導,考慮教學項目的實用性,幫助學生很快掌握知識并運用到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考慮財會專業(yè)理論知識的邏輯性,結合學生的整體認知,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延伸學習。項目設計要強化工作性,注重對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有進入工作場景的真實感。教學中采用的企業(yè)財務資料應盡量真實,利用多媒體播放完整的企業(yè)財務報表作為引導性的案例分析,通過教學和操作一體的協助學習,培養(yǎng)學生有專業(yè)技能,提高學生有職業(yè)素質,使學生在自主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構建知識框架體系,提升理論素質;在有效的情境中提出項目要求和目標,讓學生首先明確項目任務,分組制訂任務計劃。教師首先讓學生自由組合,然后進行適當調整。學生可以分別模擬會計、出納等財務人員,并定期換崗,共同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實施。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制訂相關的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根據學生的需求,適當講解相關的重難點知識,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指導,并在完成任務后有針對性地總結相關的新知識。
三、項目教學法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在項目教學法實際運用中,雖然對財會專業(yè)教學具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項目教學法適用于技能型強、操作性強的綜合性課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用于所有財會課程,因為學生在教學參與中是以項目為單位、在獨立的情境中學習,所以學生獲得的知識是沒有連續(xù)性的,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難以掌握學習中具有普遍意義的通用規(guī)律,進行項目教學法教學的同時,并不能取代傳統課堂講授方法;項目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定期交流匯報,在一定程度上會占用上課時間,導致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時間減少,或許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較少;實際教學中,若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過多,則會對教師的教學造成影響,教師不能完全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每個學生的任務分配難以做到合理,消耗過多的時間難以取得相關的效果,這對教師的實際要求較高。實際操作中經常遇到突發(fā)事件,這就要求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知識涵養(yǎng);由于項目教學法適用于綜合性課程,因此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科目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加大教師的工作難度。因此,項目教學法的運用要根據實際情況。
總而言之,項目教學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合理有效的情境,根據課程內容、時間、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需要等具體問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互為補充,讓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羅桂蘭,陶志勇.論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0(31).
[2]田原.項目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與探討[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