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剛
【摘要】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審美教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已經廣泛運用。高職英語教學并不是純粹的語言信息和語言知識的學習,而是教師通過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帶著審美的因素去欣賞文章,學習知識。本文針對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用審美化的新視角看待高職英語教學,以及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職英語 教學 審美能力 培養(yǎng)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首先,教學內容傳統(tǒng)。傳統(tǒng)的高職英語教學在內容上過分地強調和重視了詞匯和語法教學,過分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關聯(lián)性,并且教學內容過于單一,過分迎合應試教育;在教材上,高職專業(yè)教材建設并沒有緊跟時代,很多信息已經陳舊,針對性不強,閱讀性不強。近幾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大量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和遠程教育等,很多教師采用了這些先進方法,充分發(fā)揮了現(xiàn)代技術的優(yōu)勢,但是也沒有彌補教材的缺憾和不足,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另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高職院?,F(xiàn)狀調查結果顯示,高職生源主要來自于普通高中、中專、職高等,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自學能力差,缺乏相應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缺乏解決困難的信心及渴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能很快地適應和培養(yǎng)應用能力為主的高職教學模式。學生對高職英語學習目的不明確,也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以上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現(xiàn)狀,這就要求教師在高職教育中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部分基礎本來不好的學生在學習中不會產生厭學甚至逆反心理。
二、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當代高職英語教育
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當代高職英語教學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注重審美能力的提高,使學生了解到外國的優(yōu)秀的文章和作品,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抵制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促使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審美教育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第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如《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其教學內容涉及到自然、社會、藝術等美學的各個領域,使學生能夠提起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不再覺得教材是枯燥無味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第三,提高審美能力,可以優(yōu)化學生在學習中的非智力化因素。教育學家認為審美的對象包括對自然形態(tài)的審美和對社會形態(tài)的審美,對在學習中的學生具有感染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這些主要是要通過后天培養(yǎng)而成的。
三、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確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審美定位?!敖逃闹饕康?,在最廣泛意義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確切地說,幫助學習者成為充分成型和完美無缺的人?!备呗氂⒄Z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擁有自己價值觀和人生光的成年人。但高職生中大都自我管理意識相對薄弱,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脆弱,缺乏持久的意志行為。因此,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應進一步加強。同時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也應圍繞社會現(xiàn)實意義更為深刻的主題來進行。高職學生的特點決定了課堂教學應是美學感知的知識學習的課堂,是知識容量適中、思維開放活躍和具有人文關懷的綜合性課堂。
2.選擇具有審美元素的教學材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適當?shù)臅r候為學生提供一些具有審美元素的材料,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喚醒其審美意識,并獲得其情感認同。教師需根據(jù)課程不同的內容適當選取材料,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理解教材的內容,并通過課外材料來拓寬文化視域。教師在舉例時,可以選擇一些經典名著名言中選取一些簡練實用而又思想深刻的句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作家在寫作時的用詞和造句的精妙。教師如果能經常在課堂上把一些經典名句時時刻刻灌輸?shù)綄W習中,讓學生更容易體驗到其中蘊藏的哲理和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設計具有審美體驗的教學內容。高職英語的課堂教學應逐漸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停留在形式單一的師生互動上。由于高職學生存在諸多的缺點,比如不夠完善的獨立思考習慣以及還沒有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設計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要有新意,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力,而且還要順利引導學生進行自覺思考。另外,教師應該緊跟時代腳步,利用現(xiàn)代化網絡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例如欣賞有關教學內容的影視作品,擺脫紙質教材的束縛,建立網絡學習小組,這樣便于討論與交流,學生也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時時刻刻可以和教師及同學交流。
4.教學中教師行為的審美自覺。一節(jié)英語課堂教學是否具有審美功能,關鍵在于教師。所以教師自身就應該具有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并且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來實現(xiàn)教學策略與教學風格的自主創(chuàng)新,結合自身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對象,進行因材施教。
四、結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審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基礎上,增加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對文章學習的審美體驗,在現(xiàn)有的和新的教學理論支持下改進和改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審美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達到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模式的革新。
參考文獻:
[1]北京101中學.課堂美育設計理論與實踐[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郝時秋.淺談大學生的審美情趣教育[J].美與時代,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