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栩然(北京籍2016屆初中畢業(yè)生)
拜讀卜玉英老師《這個學生該怎樣教?》,根據(jù)文章所述,我感覺這個小學生具備以下特點:其一,他具有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換言之,他很清楚自己做的事對不對,以及他算不上一個“好孩子”(自稱色狼可看出);其二,他有一定的暴力傾向,但諸如“我的理想是殺人犯”這種話,我認為更多是小孩一種嘩寵取寵或說了好玩的表現(xiàn),并不能體現(xiàn)他是真的想殺人。
那么他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呢?從卜玉英老師描述他的家庭來看,他或許是缺乏足夠的關愛和正面的影響(奶奶打麻將,爺爺罵奶奶,父母輕視教育),也就是說,他很有可能在家庭受到了身體或心靈上的傷害,又無法反抗,這會導致他缺乏同理心,并選擇【抽刀向更弱者】。這也就是為何他會那樣對待一年級小朋友了,我不否認他“開始想偽裝強大,后來直接證明自己強大”的心理變化。
我相信世界上存在著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實,比如:很多事我們明知道做了是錯的,可依然還會去做。為什么呢?無非是我們內心里不認同外界的是非觀——做了也沒錯,做了不會怎么樣;或我們認為做這件事能夠滿足自身某種需求。
要我說,孩子很多時候比大人所認為的要成熟得多。他們知道很多事情,甚至他們清楚這個世界的某些“潛規(guī)則”。對于這個孩子來說,將暴力詞匯掛在嘴邊、有驚世駭俗的理想、看比基尼美女、欺侮年紀小的同學,這些不僅是他從大人那里學來的(既然大人這樣做沒錯,我這么做也沒錯),也是他實現(xiàn)“發(fā)泄”“獲取別人關注”“證明自己強大”的方式,是他順應外界和自身【我是一個壞孩子】認知的舉措。
至于怎么教這個孩子……老實說,這或許就是我不愿意當老師的一個原因……首先,他的問題不容忽視,為防止這個孩子以后干出什么出格的舉動,我強烈支持老師從現(xiàn)在開始對他“洗腦”。
然后,一味地找他分析行為對錯是沒用的,因為他不是不知道,想讓他不干,最重要是告訴他“暴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可以用其他方式證明自己強大”。那孩子不是說想和別人不一樣嗎?姐姐告訴你,想要與眾不同的方法多得是,學習好興趣多性格棒思維獨特,但絕不是靠殺人!珍愛生命,遠離暴力!還有,沒有人不想成為更好的人,認為自己是個“色狼”就無可救藥的話是毫無道理的,要多對他強調他可以變好。最后,根源還是在家庭上,但是我認為老師說服家長比說服孩子更任重道遠……所以我只是說說……更何況我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孩子這種敏感的生物又容易只記得傷害不注意關愛,他奶奶因為打麻將不做飯,不是還天天給他送果汁么?
另,順帶說一下學校的品德課。凡是上過義務教育的,沒有誰喜歡品德課,要說什么課又無聊又沒用,我相信不少人會選它。品德課考試我是拿過滿分的,真不用記什么東西,用同學的話說,“只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就行了”。比如選擇題一律選“作弊是不對的”“我應該孝敬父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說句老實話,這些話誰不知道?可是就連小孩都知道,很多時候書上寫的,和現(xiàn)實根本是兩碼事。說什么人人平等,難道你沒看過富二代官二代,各種關系戶?說什么信守承諾,老師家長不也常常出爾反爾?說什么誠實,那每次公開課是排給誰看的?學校的品德教育,只會說一些空口白話,卻根本不能培養(yǎng)學生真正的責任感和情商。
其實品德教育在學校能找到很多課題,比如作文沒有人寫真話,再比如抄作業(yè)問題。不幸的是,以上兩項我都干過。關于這種行為到底是否道德,我就不討論了,因為這其實是無解的。我只想說,誰沒有在老師質問時圓滑回應的能力?比如沒寫作業(yè)不能說沒寫,要說忘帶了。學生自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技巧。這里,只是想給老師一點忠告:其一,現(xiàn)在的學生,千萬不要小看他們,個個人小鬼大,他們知道的,多著呢;其二,老師啊,就算曾經(jīng)當過學生,也永遠無法真正融入到學生社會里的。這個社會也有自己的運轉法則、是非觀;其三,漫長的教育生涯里,難道沒有遇到過個人理念與大環(huán)境相悖的時候嗎?這種時候,老師又會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