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梅
(甘肅省山丹縣清泉幼兒園,甘肅山丹734100)
?
芻議有效矯正幼兒任性行為實踐與研究
趙新梅
(甘肅省山丹縣清泉幼兒園,甘肅山丹734100)
摘要:處于幼兒期的兒童,心智以及控制力還沒有完善,不能理智的支配自己的言行,就會出現(xiàn)任性的行為,任性行為即不受約束的、為所欲為的一種行為。若家長任由兒童的這種任性行為發(fā)展下去,不加阻止和勸導(dǎo),將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因此,在幼兒時期,家長們應(yīng)該及時、正確的對兒童的任性行為加以勸導(dǎo)和改正,保證兒童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將對孩子的一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影響。本文則主要從幼兒任性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確引導(dǎo)幼兒任性行為這兩方面,來闡述對矯正幼兒任性行為的研究成果。
關(guān)鍵詞:幼兒;任性行為;矯正;實踐措施
(一)幼兒不成熟心智的影響
幼兒一般是指年齡在2歲到5歲之間的兒童,這一階段由于兒童的心智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因此他們不懂得去區(qū)分自身行為是否是正確的、恰當?shù)模麄儍H僅只會根據(jù)自己的感受來支配自身的行為,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行為往往都是任性的。而且,這一年齡段正是人生的第一個反叛期,這一階段的兒童情緒暴躁、不接受他人的意見,往往愿意跟家長反著來,而且這時期的兒童觀察能力比較弱,只關(guān)注自身情況而忽視了家長的情緒,因而他們的行為會比較任性。
(二)父母的溺愛行為以及不當?shù)墓芙?/p>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現(xiàn)今的幼兒絕大部分為獨生子女,這就導(dǎo)致父母對子女的絕對的寵愛甚至為溺愛行為的發(fā)生,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父母都會盡力去滿足。父母這種無節(jié)制的、百依百順的滿足孩子對吃、穿、玩、樂的要求,是導(dǎo)致孩子任性行為的誘因。其次,當孩子出現(xiàn)不合理行為或是對父母提出不合理要求時,父母不僅沒有指出孩子行為中的不當之處,反而去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對孩子無規(guī)則的管教方式,同樣是孩子產(chǎn)生任性行為的原因之一。
(三)父母不良行為對幼兒的影響
幼兒時期的孩子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理,他們會隨時隨地去模仿他們認為有趣的行為,對于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父母,則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很多的家長本身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而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由于平日生活隨意慣了,有了孩子以后也不去注重改變自身的任性行為與不足之處,而孩子又處于不會區(qū)分行為正確與否的年齡段,這就使得孩子有了不良行為的模仿對象。而很多的80后家長對于這時期孩子的模仿習性不是很了解,就導(dǎo)致了孩子模仿家長行為后,形成了不良的任性行為。
(一)父母要合理滿足幼兒的要求
要想有效的矯正幼兒的任性行為,家長就應(yīng)該明確認知孩子的哪些要求是合理的行為,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任性行為;對孩子合理正確的要求家長應(yīng)該鼓勵、支持并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而對于孩子那些錯誤的任性行為,家長就不應(yīng)該滿足,務(wù)必要讓孩子知道他們的這些行為和要求是不正確的、不被允許的,要讓孩子及時的改正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例如:在孩子提出任性的不合理的要求時,家長就應(yīng)該解決的告訴孩子他的這個要求或行為是不對的,這樣做后會產(chǎn)生那些不好的影響,還要明確的給孩子指出他的這個要求哪些地方是能夠滿足的,哪些地方是錯的、解決不會被允許的。家長只有明確的給孩子指出他們要求或行為中的不對之處,并合理的去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在這種對比之下讓孩子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錯在何處,才能有效地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
(二)正確運用“冷處理”等教育方式應(yīng)對幼兒任性行為
有效矯正幼兒的任性行為,家長正確的“冷處理”等教育方式會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首先,幼兒的要求在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對著父母哭鬧,這時家長就應(yīng)該采取“冷處理”方式,不要對著孩子生氣,也不要因為孩子的無休止苦惱而對孩子妥協(xié),而是應(yīng)該無視孩子的哭鬧,給他造成一種無人理的處境。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在沒人理睬的情況下,就會失去興趣從而自己就放棄自己的要求。其次,家長還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當孩子產(chǎn)生任性行為時,可以嘗試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這階段的孩子很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因此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矯正他們的任性行為。例如:在商場購物時,孩子要買昂貴的玩具,家長就可以對他說:“前面有海綿寶寶在表演,我們先去看表演?!边@樣離開了這個賣場,就可以輕易地勸說孩子。
(三)父母以身作則,樹立正確行為觀念
想要幼兒改正行為任性的缺點,家長就應(yīng)該首先從自身做起,改正自己的任性行為,秉持言傳不如身教的真理,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以及模仿對象。若是家長在短期內(nèi)不能有效地改正自身的任性行為,那就應(yīng)該時刻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若是家長不小心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了任性的行為,那么另一位家長就應(yīng)該當著孩子的面及時的指出爸爸或媽媽的行為是不正確的,要孩子不要跟著爸爸或媽媽學(xué)習,而做錯事情的媽媽或爸爸就要及時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并要求孩子時刻監(jiān)督自己,保證壞行為不再產(chǎn)生。爸爸或媽媽的這種及時認錯的行為,不僅讓孩子認識到父母的任性行為是錯誤的,不應(yīng)該學(xué)習的,還能夠給孩子樹立知錯就改的正確觀念。
(四)家庭教育觀念要保持一致
只要是教育,就會有教育觀念以及教育方式的差異,而想要有效的矯正幼兒的任性行為,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就要求家長能夠保持一致。例如:在教育孩子的大方面上,需要夫妻雙方經(jīng)過協(xié)商來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方針;在日常小事的處理上,若是夫妻中有一方處理錯了,那另一方也不要在孩子的面前指出,而是在事后夫妻兩人獨處時,在與另一方講明,在另一方接受錯誤后,在一起去向孩子道歉,告訴他之前問題是父母處理錯了,請孩子原諒。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兒童,對事情的對錯會形成清晰地認知,對矯正他們的任性行為起到了促進作用。
總之,幼兒任性行為的產(chǎn)生,不僅僅是因為幼兒本身心智不成說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長的某些不正確行為給幼兒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所造成的。因此,想要有效的矯正幼兒的任性行為,不僅僅需要家長及時矯正幼兒的不正確行為,還要求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約束好自身行為,為自己的孩子做好表率。只有家長的行為規(guī)范了,才能給孩子規(guī)范的模板加以學(xué)習,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改變幼兒的任性行為。
參考文獻:
[1]龍路英.學(xué)前兒童行為問題的箱庭干預(y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08.
[2]陳京芬.糾正幼兒的任性行為[J].幼兒教育,2006(12).
[3]高鐵男.幼兒任性行為的表現(xiàn)及教育對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1.
[4]陳季梅.幼兒任性行為的糾正策略[J].教育導(dǎo)刊:下半月,2011(01).
[5]陳娜娟.小脾氣,大問題——幼兒在家任性行為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早期教育,2000(14).
[責任編輯趙建榮]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2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