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仁強
摘 要:“全動力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四動”——敢動、能動、會動、互動。其合作學習以預設目標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為途徑,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整體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改善班級學習氛圍、實現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為根本目的。其優(yōu)勢在于:環(huán)境所致,無旁觀者;分工明確,責任感增強;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學會理解和寬容等。
關鍵詞:“全動力課堂”;合作模式;優(yōu)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施,以現代教學思想為理論導向的許多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已陸續(xù)展開,由此生成了“全動力課堂”。所謂“全動力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四動”——敢動、能動、會動、互動。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網絡及其他教育資源的服務與支持下,通過師生、生生等合作學習方式,在學習目標的驅動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潛能,進行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性學習?!叭珓恿φn堂”由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成:預習反饋—質疑釋疑—合作探究—精熟提升。無論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免不了合作學習,特別是學生群體的合作學習。那么全動力課堂合作學習模式是什么以及優(yōu)勢何在?
一、全動力課堂合作學習模式
這種合作以預設目標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為途徑,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整體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改善班級學習氛圍、實現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為根本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大膽表達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二、全動力課堂合作學習模式之優(yōu)勢
1.環(huán)境所致,無旁觀者
全動力課堂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均承擔一定的學習研究任務。每個人都肩負創(chuàng)造的責任,任務是否完成、完成得好壞與否直接關系著本小組的成績評價,這不僅對自己很重要,而且對整個小組也很重要。因此,為了共同的目標每位學生都會不約而同地為自己的團體作出貢獻。在這種積極參與的前提下,自然會生成、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
2.分工明確,責任感增強
小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有義務為目標做出努力。有時候,為了實現某一探究,小組成員必須獨立完成相應任務,若有一位未完成,則目標無法實現,無個人的創(chuàng)造就無整體的生成。因此,學生的責任意識會相應提升。
3.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
每個學生都學習同樣的內容,學習結果的評價以個體之間的競爭和勝負為標準。由于優(yōu)勝者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學生沒有成功感,難免產生自卑、孤獨、封閉、相互嫉妒的心理,有的還會引起個性缺乏信心,甚至導致自閉癥等心理疾病。而創(chuàng)生型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避免這些不良心理品質的形成。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還學會從同伴處習得學習方法,改正自己的不足。只要能開口、只要敢發(fā)言、只要愿意與小組成員交流,就會懂得傾聽,就會懂得反思,就會有所收獲;就不會孤獨,更不會自閉。這不正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良好途徑嗎?
4.有利于學生學會理解和寬容
合作交流是建立在自尊自重和平等互助的基礎之上的,誰的思維方式流暢、明快,就會被大家學習和借鑒;而誰的思想是錯誤的、誰的態(tài)度是應該被批評的,也會在孩子們的交流中毫無隱藏地暴露無遺。必然,這份交流會促進彼此之間關系的協(xié)調,逐步形成“換位”思考、角色的轉移。這對形成更加和諧的團隊氣氛十分有利。和諧的氣氛中有尊重與理解,增加了團隊的凝聚力,小組成員之間也就自然多了份理解與寬容。這也正是我們課堂的育人價值呀。
5.強化紀律意識
在合作學習的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包括個人計劃在內的小組計劃的制訂,任何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當任務完成或學習研究取得進展時,大家一起享受其中的快樂;但是當有人違反了組內紀律或者做出了為小組抹黑的事情定會受到其他成員的譴責。由于個體作為主體在團隊中擁有一定的地位,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又肩負著責任,所以每個成員都必須自覺地按照小組內部共同達成的規(guī)則行事,這必然會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
6.重在生成
學生合作探究后生成的資源往往不一定是老師課前能夠預設的,而是學生課堂現場智慧的體現。這種寶貴的學習收獲可能是一種新的解題技巧、可能是一種思維遷移、可能是一道公認的新穎試題,也可能是一種方法捷徑,甚至是一套學生認為最實用的學習資源。
綜上所述,全動力課堂中的合作模式能讓學生個體和群體在課堂上從多方面積累新知識、產生新經驗、收獲新體驗、迸發(fā)新思想、創(chuàng)生新資源,并能夠不斷豐富、完善和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維結構和情感體驗,促進綜合發(fā)展,而這一切正是創(chuàng)生型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康潔,江華.怎樣指導學生合作學習[J].吉林教育,2009(7).
[2]王永田,朱成勇.合作學習:自德與群德的有機結合[J].山東教育科研,2002(1).
[3]游啟平.讓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新探[J].教法學法新探,2006(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