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梅
摘 要: 美術學科是一門藝術學,在小學階段開設美術課就是擴展學生的業(yè)余愛好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起到調(diào)節(jié)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作用。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藝術已以多種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藝術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快樂和驚奇。美術的奇妙就是通過對它仔細欣賞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妙。本文講述如何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 美術欣賞課 教學策略
在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談到關于“美”這個主題時,都會說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贝蠹铱梢宰屑毾胂胧遣皇沁@樣呢?其實確實如此,在生活中不懂得欣賞的人們大多把認為能夠吸引自己眼球的景象當做一種美,而懂得如何欣賞美的人們對美有主觀的把握,也許別人認為的美和漂亮,在他們的眼中并不是那么出彩。那么他們?nèi)绾伟l(fā)現(xiàn)和觀賞美的呢?其實,在他們眼中的美可以這樣評價:美不一定美,丑不一定丑。其實具有這樣一種對美的欣賞能力,才會在美術這門藝術中發(fā)現(xiàn)美的奇妙和美的神奇。
具有對美的欣賞能力,才懂得如何談論美,才懂得如何定格美丑這個深層的概念。下面探討如何在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中有效引導學生欣賞美。
一、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誘導啟發(fā)學生的思考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v述過自己之所以能夠在物理學界中取得如此的成就,并不是因為自己很聰明,而是自己對物理中的一些理論充滿濃厚的興趣。老師對于學生的教導學習同樣如此,以學生的主觀意愿為主,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教學中首先要對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做了解,抓住他們的興趣這一特點,采用因興趣施教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對教學充滿興趣,能夠積極在講課中探討和思考,讓學生對美術的欣賞能力慢慢提高。
有疑問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讓人對其產(chǎn)生關注力,長期這種關注將轉變?yōu)闃啡?。教師還可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誘導啟發(fā),讓學生首先產(chǎn)生一種迷惑,對此迷惑產(chǎn)生思考,而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點撥,引導他們消除這種疑惑。讓學生在這種長期的教學模式下形成思考能力,漸漸增加學生好奇心,使得學生對美術的探索興趣更濃厚,也讓學生更能挖掘出美術欣賞課中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和提升自己。
二、增強學生自主探索意識,樹立學生的欣賞觀
學習過程中只有在不斷學習探索中才會真正對所學知識有所感悟,才會學會把所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當中。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態(tài)度。在美術欣賞課中更需要學生有自主探索的意識,每次上課時,老師都要以課件形式展示許多圖片,當學生看到一幅畫后,首先要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對此畫的欣賞有評價,只有做到如此,學生才會懂得如何欣賞一幅美術作品,才能真正達到開設此課的意義。例如:湘版美術五年級下冊的《巨匠童心》,介紹的是中國畫家齊白石與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當課件展示出各自生平與繪畫風格時,學生分別以自己的認知描述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區(qū)別。教學中要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理解的理論知識,然后教師在課堂中逐一引導,教師也可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知識表象,讓學生通過欣賞后談論自己的見解等,提高欣賞能力。
三、相互交流探討,共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種審美觀,擁有了欣賞事物的能力,這一階段是他們審美觀形成的時期,教師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審美觀,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學會用正確的審美觀欣賞事物。相互交流探討是一種相互彌補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在美術欣賞課上應給予學生自主權,讓學生多一些自主探討機會,因為這一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審美觀才剛剛形成,每個學生的審美定不相同,有的高,有得低,通過這種學生間、師生間的相互探討可讓學生的審美觀得到完善,從而使得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得到提高。
四、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采用有效策略
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興趣及時對教學策略做出改善,如發(fā)現(xiàn)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比較低的時候,可在課上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等為學生展現(xiàn)一些有趣的圖畫,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可在上課時選擇一些有趣的美術教學素材,在課堂中帶著學生一起繪畫,這樣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繪畫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五、培養(yǎng)學生欣賞能力對美術教學所起的重要作用
欣賞能力是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的一種審美觀點,具有這種對事物的欣賞能力,才能在鑒賞藝術時發(fā)現(xiàn)美。審美觀是一個從小到大不斷提升的過程,并在不斷提升過程中使欣賞能力隨之提高,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提高對事物的欣賞水平,讓學生多角度欣賞和看待美,也讓學生對美的欣賞不僅停留在局部。
美術欣賞課對培養(yǎng)學生欣賞能力,指引學生如何欣賞一幅藝術作品起著極大的作用。教師在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應采取有效策略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讓學生擁有獨特的審美觀。
參考文獻:
[1]趙熙子.小學美術欣賞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2]王香芹.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課堂對話的案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